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源。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幼儿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品德,让我们和幼儿一起用实际行动弘扬劳动精神,让幼儿爱交流、会劳动,达到以劳育德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
目前,仍有不少家庭存在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独立能力极差,有的学生上小学三年级了还要家长喂饭,更不要说会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衣柜、书包,帮做家务等。这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弱,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不适应的。为了增加幼儿的劳动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会劳动,养成勤俭朴实,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制定系统劳动教育课程,以劳育德
笔者在编排学期上课内容时,认真研究幼儿教材,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劳动教育的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品德目标、幼儿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精心设计一套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教育意义的劳动课程。例如,中班劳动教育活动《小熊的衣柜》,笔者让幼儿观看图片一:小猫的衣柜里各种物品摆放整齐;出示图片二:小熊的衣柜里的物品乱,没有分类,衣服没有折叠、是塞进去的,一打开柜门,衣服掉满地。笔者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自己的柜子是怎样的呢?”小浩说:“我的柜子像小猫的柜子一样的整齐。”接着又提问:“你们喜欢小猫的干净柜子,还是喜欢小熊的衣柜?”小朋友们一起说:“我们喜欢干净整洁的小猫衣柜。”笔者说:“今天我来教孩子们整理衣柜,首先把上衣、裤子、袜子、内衣,小物件分類,衣服要一件一件折叠好,分类放进衣柜里,袜子、小物件可以用小胶盒装好。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折叠衣服,分类。”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泼轻松,通过实践,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爱干净的良好品德。
二、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以劳育德
(一)种植劳动
幼儿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任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但现在的幼儿大多数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这种现象引起幼儿工作教育者的重视。我园开设种植园,每个班一块种植地,单数班种菜,双数班种花。负责种菜的班级,开学初,教师组织班上的幼儿在自己班的地里,松土,选择适合开平市气候种植的蔬菜。幼儿们用小锄头松土,开始播种在家里拿来的种子,每天安排小小值日生浇水,每个星期安排幼儿拔草,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期末进行比赛。蔬菜成熟,可以收获,幼儿摘回来做蔬菜沙拉,也可以用蔬菜的叶子开展手工活动。负责种花的班,开学初,每个班的教师组织幼儿拔草,给花剪残枝、施肥、浇水,每周组织幼儿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班上的自然角也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试试用多种方法种植,例如,用矿泉水罐装水养大蒜、洋葱。课后,幼儿和同伴一起摸摸、看看、用尺子量一量,观察植物的变化,用笔画下来,记录下来。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
(二)开展节日活动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我们开展五一节主题活动,内容有:①社会调查。调查表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家长与幼儿一起做社会调查,记录下来,如,白天上班的有哪些人,晚上上班的有哪些人,星期六日还在上班的有哪些人。做好调查后,回来幼儿园和好朋友分享交流调查结果,体验劳动人民工作的辛苦,尊重劳动人民,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②小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使幼儿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体验生活自理的乐趣,在与同伴的比赛中,增强比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③各班开展“我爱劳动”亲子主题画活动。幼儿在家人的陪伴下作画,表示对劳动者的热爱,感谢劳动者对社会的奉献。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园开展活动:小班、中班的社会教育活动—— “中秋节”,在各班的画廊展示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的月亮一个月的变化记录。在班上展示幼儿在中秋节前观察月亮后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在幼儿园、走廊挂灯笼,在每个班的图书角投放月亮知识故事书。课堂上,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习俗。
大班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由家长们提供月饼的材料、工具,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月饼的意义,体验月圆人圆的寓意。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的生活情趣,感受浓浓的亲情。在冬至来临之际,我园开展了“包汤圆,庆冬至”的主题活动。幼儿和教师一起做汤圆、吃汤圆、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幼儿分组洗菜,把青菜、南瓜、紫罗兰洗干净后放在榨汁机榨汁。教师和粉,把蔬菜汁放进粉里,把粉和成团。教师和幼儿动手一起制作汤圆,中午幼儿园厨房阿姨负责煮汤圆,下午午点时间,幼儿品尝汤圆,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们知道冬至的起源和冬至要吃汤圆的习俗,还在包汤圆、吃汤圆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三)侨乡文化节活动——跳蚤市场
我园开展祥幼走进开平侨乡文化节“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幼儿纷纷把闲置的图书、玩具、采摘的蔬菜、家长做的侨乡美食等物品拿出并摆到自己的摊位面前。这次的活动让幼儿们在参与中体验义卖活动的劳动快乐,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树立了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理念。
三、家园合作,以劳育德
劳动创造了世界。培养一个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孩子,家庭和幼儿园要联手,家长、教师以幼儿劳动教育共同探讨,教育要同步。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幼儿园和家庭充分挖掘居家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有效利用家庭资源,多方面引导幼儿进行适合、适量的居家劳动实践,让居家生活绽放出独特的教育魅力。首先,让幼儿们了解家里的各类家务劳动,争当“自理小达人”。小朋友们走进厨房,会有什么表现呢?和妈妈一起摘菜、洗菜、摆碗筷、扫地、擦桌子。劳动者是光荣的,幼儿们动手为自己心中的劳动者制作勋章。“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劳动教育使得幼儿主动参与各项家务劳动,积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收获自信和满足,并认识到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对劳动者要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感悟之意,并努力尝试各种劳动创作。这既促进了幼儿劳动技能的发展,也更好地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组织亲子义工活动:开展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
目前,仍有不少家庭存在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导致学生的独立能力极差,有的学生上小学三年级了还要家长喂饭,更不要说会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衣柜、书包,帮做家务等。这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弱,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不适应的。为了增加幼儿的劳动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会劳动,养成勤俭朴实,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制定系统劳动教育课程,以劳育德
笔者在编排学期上课内容时,认真研究幼儿教材,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劳动教育的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品德目标、幼儿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精心设计一套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教育意义的劳动课程。例如,中班劳动教育活动《小熊的衣柜》,笔者让幼儿观看图片一:小猫的衣柜里各种物品摆放整齐;出示图片二:小熊的衣柜里的物品乱,没有分类,衣服没有折叠、是塞进去的,一打开柜门,衣服掉满地。笔者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自己的柜子是怎样的呢?”小浩说:“我的柜子像小猫的柜子一样的整齐。”接着又提问:“你们喜欢小猫的干净柜子,还是喜欢小熊的衣柜?”小朋友们一起说:“我们喜欢干净整洁的小猫衣柜。”笔者说:“今天我来教孩子们整理衣柜,首先把上衣、裤子、袜子、内衣,小物件分類,衣服要一件一件折叠好,分类放进衣柜里,袜子、小物件可以用小胶盒装好。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折叠衣服,分类。”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泼轻松,通过实践,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爱干净的良好品德。
二、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以劳育德
(一)种植劳动
幼儿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任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但现在的幼儿大多数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这种现象引起幼儿工作教育者的重视。我园开设种植园,每个班一块种植地,单数班种菜,双数班种花。负责种菜的班级,开学初,教师组织班上的幼儿在自己班的地里,松土,选择适合开平市气候种植的蔬菜。幼儿们用小锄头松土,开始播种在家里拿来的种子,每天安排小小值日生浇水,每个星期安排幼儿拔草,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期末进行比赛。蔬菜成熟,可以收获,幼儿摘回来做蔬菜沙拉,也可以用蔬菜的叶子开展手工活动。负责种花的班,开学初,每个班的教师组织幼儿拔草,给花剪残枝、施肥、浇水,每周组织幼儿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班上的自然角也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试试用多种方法种植,例如,用矿泉水罐装水养大蒜、洋葱。课后,幼儿和同伴一起摸摸、看看、用尺子量一量,观察植物的变化,用笔画下来,记录下来。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的情感。
(二)开展节日活动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我们开展五一节主题活动,内容有:①社会调查。调查表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家长与幼儿一起做社会调查,记录下来,如,白天上班的有哪些人,晚上上班的有哪些人,星期六日还在上班的有哪些人。做好调查后,回来幼儿园和好朋友分享交流调查结果,体验劳动人民工作的辛苦,尊重劳动人民,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②小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使幼儿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体验生活自理的乐趣,在与同伴的比赛中,增强比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③各班开展“我爱劳动”亲子主题画活动。幼儿在家人的陪伴下作画,表示对劳动者的热爱,感谢劳动者对社会的奉献。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园开展活动:小班、中班的社会教育活动—— “中秋节”,在各班的画廊展示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的月亮一个月的变化记录。在班上展示幼儿在中秋节前观察月亮后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在幼儿园、走廊挂灯笼,在每个班的图书角投放月亮知识故事书。课堂上,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习俗。
大班级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由家长们提供月饼的材料、工具,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月饼的意义,体验月圆人圆的寓意。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的生活情趣,感受浓浓的亲情。在冬至来临之际,我园开展了“包汤圆,庆冬至”的主题活动。幼儿和教师一起做汤圆、吃汤圆、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幼儿分组洗菜,把青菜、南瓜、紫罗兰洗干净后放在榨汁机榨汁。教师和粉,把蔬菜汁放进粉里,把粉和成团。教师和幼儿动手一起制作汤圆,中午幼儿园厨房阿姨负责煮汤圆,下午午点时间,幼儿品尝汤圆,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们知道冬至的起源和冬至要吃汤圆的习俗,还在包汤圆、吃汤圆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三)侨乡文化节活动——跳蚤市场
我园开展祥幼走进开平侨乡文化节“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幼儿纷纷把闲置的图书、玩具、采摘的蔬菜、家长做的侨乡美食等物品拿出并摆到自己的摊位面前。这次的活动让幼儿们在参与中体验义卖活动的劳动快乐,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树立了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理念。
三、家园合作,以劳育德
劳动创造了世界。培养一个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的孩子,家庭和幼儿园要联手,家长、教师以幼儿劳动教育共同探讨,教育要同步。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幼儿园和家庭充分挖掘居家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有效利用家庭资源,多方面引导幼儿进行适合、适量的居家劳动实践,让居家生活绽放出独特的教育魅力。首先,让幼儿们了解家里的各类家务劳动,争当“自理小达人”。小朋友们走进厨房,会有什么表现呢?和妈妈一起摘菜、洗菜、摆碗筷、扫地、擦桌子。劳动者是光荣的,幼儿们动手为自己心中的劳动者制作勋章。“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劳动教育使得幼儿主动参与各项家务劳动,积极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收获自信和满足,并认识到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对劳动者要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感悟之意,并努力尝试各种劳动创作。这既促进了幼儿劳动技能的发展,也更好地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组织亲子义工活动:开展严格遵守交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