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复合沉积方式制备导电海绵的研究

来源 :电镀与涂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b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采用化学镀及电镀的方法在聚氨酯海绵表面沉积镍基纳米埃洛石管(Al4[Si4O10](OH)8)复合镀层,研究了2种沉积方式所得导电海绵的阻燃及电磁屏蔽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电沉积样品表面镀层致密,严密包覆聚氨酯基体.锥形量热仪、四探针电导率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镍基纳米埃洛石管复合镀层导电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阻燃性,在5~9 GHz中高频段内具备优良的电磁屏蔽效能.
其他文献
先通过酸蚀去除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再由二次浸锌使TC4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主要工艺阶段中基体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能谱仪对施镀后的基体表面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热震法检测镀层的结合力,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得镀层的表面摩擦因数及显微硬度.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几项工艺参数:首次浸锌时间90 s,二次浸锌时间120 s,镀液温度85°C,pH 4.5.使用最优工艺所得镀镍层组织致密,表面均匀光洁,摩擦因数在0.25~0.30之间,显微硬度为59
介绍了某挂镀镍铬生产线的铬酸雾收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排风罩设计、管道系统设计以及风机选择.
通过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量研究了温度和Cl-质量浓度对Q235钢在CO2饱和的20%(质量分数)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MDEA/CO2)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Cl-质量浓度对Q235钢在MDEA/CO2体系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是交互的.Cl-质量浓度为1 g/L和10 g/L时,Q235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l-质量浓度为15 g/L时,Q235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了AlCrFeNiTi高熵合金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溅射参数对薄膜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溅射功率一定,随着衬底温度升高,AlCrFeNiTi高熵合金薄膜由非晶向2个BCC相转变,衍射峰强度也随之增大,同时薄膜的结晶度提高,晶粒尺寸增大,导致薄膜粗糙度增加.当衬底温度一定时,随着溅射功率增大,X射线衍射峰强度大幅度上升,薄膜表面晶粒迅速长大,但因为溅射功率过大会导致表面形成缺陷,所以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CBD)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PbS薄膜,探究了沉积时间(20~100 min)对其厚度、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浴沉积所得的PbS薄膜均匀、致密,呈镜面光亮的黑色.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PbS薄膜厚度先快速后缓慢增大,微观形貌逐渐由片状结构转变为立方体结构,择优生长取向从(200)转变为(220),禁带宽度先减小后增大.沉积60 min所得PbS薄膜的厚度约为853 nm,以(220)晶面为生长取向,禁带宽度为0.205 eV,光学性能最佳.
整体快装汽轮机对于缩短现场安装时间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针对百万等级100%容量给水泵整体快装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研究,对整体基架设计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研究,对保证运输的可靠性和检查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机组整体快装结构的可靠性。
文章运用专业的凝汽器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目前600 MW等级汽轮机凝汽器常用的几种典型管型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凝汽器不同管型结构的几何模型、压力场、空气浓度场、传热系数分布场、速度矢量场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估了各管型结构热力性能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凝汽器管型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比了某电镀车间分别采用双侧槽边排风罩和吹吸式排风罩时对化学物质(包括可溶性含镍化合物、氢氧化钠、铬酸盐、硫酸和盐酸)的减排效果,发现采用吹吸式排风罩可有效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降低风机能耗和提高风机寿命.
采用不同织物的活性碳纤维吸附法处理含铬、镍、铜电镀废水.本文研究了单轴向、双轴向、多轴向活性碳纤维对电镀废水的渗透率及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当电解时间为30 min时,不同织物结构的活性碳纤维对铬离子、铜离子、镍离子去除率效果最好.双轴向活性碳纤维对电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去除率最高,去除率达到95.92%.
当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时,在进行运维检修前,往往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过载。海底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海底电缆在不同的敷设环境下,其过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具体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进行具体分析。本文以海南联网系统500 kV充油海底电缆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00 kV充油海底电缆暂态热路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敷设环境下的应急电流和应急时间计算与分析,给出了不同敷设环境下海底电缆过负荷能力的规律,进行了我国首次500 kV充油海底电缆加热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充油电缆过负荷分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