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剧《大长今》的文化启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读《大长今》中蕴涵的儒家文化传统,分析近年来韩剧热的原因,对于我们继承儒家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弘扬和发展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韩剧《大长今》儒家文化
  
  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御医——太长今的传奇故事。长今自幼失去父母,为了替母亲伸冤进入宫中,在宫廷错综复杂的权势斗争中,她屡遭陷害,历尽艰辛。但是,凭着坚忍善良的品质,长今最终苦尽甘来,成为深受皇上信赖、人人敬仰的的御医,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这部电视连续剧弘扬了韩国民族文化,从饮食文化、宫廷礼仪、人际关系、医术医德、道德观念、人生理想、从政为官等诸多方面,借大长今的故事,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韩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中国观众在欣赏本剧的同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韩国把我们的文化传统传承发扬了,而我们却丢掉了许多原木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儒家文化。
  
  一、韩剧《大长今》中的儒家文化解读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以道德为根基的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在朝鲜、越南、日本等国长期占据支配地位,据考证在公元前三世纪,儒学己传到朝鲜,但儒学真正受到重视和广泛传播则是在三国时期,这一点在《大长今》中可略见一斑:诸葛亮为了避免“人祭”。曾用面粉制成“人头”馒头抛入江中,韩国文化人选取了《三国演义》中最富人性人道的内容作为考题,巧妙地用“人非人,头非头,衣非衣”这一三国典故之谜面,来猜“馒头”谜底,可见中国文化的痕迹。
  《大长今》这部历史剧是一部激情励志片,在作品中充满了受儒家文化熏染的细节。从拆字、药膳、针灸到诗词、官阶、书法等无不渗透着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他把成熟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催生的典章制度对古朝鲜社会的巨大影响临摹得惟妙惟肖,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流光溢彩,它的魅力非凡。如:忠孝礼义廉耻,同情忍让责任,这些东西,几乎贯穿始终,例如在争取成为内医院医女的考试中,主考官员为深入测试医女的学识,给长今出了新的题目:孟子初见梁惠王时一人的对答之语,长今对此是倒背如流。该篇的主旨在于力斥功利主义的危害,劝当政者以仁义来治国。用此典故,也显示了李氏朝鲜深受中国儒学影响,以儒学为根本的治国理念。
  观众喜欢《大长今》的又一原因,就是剧中东方女性的优雅。《大长今》里的主演李英爱从头至尾眼神平和,神气从容淡定,表现出海洋的胸怀、坚韧的性格。出身在宫女与军官家庭的徐长今虽生活于颠沛流离之中,但她自小从父母那里得到良好家教,性格温婉不失坚强。待人接物,石淡风清,宠辱不惊。太长今之“大”不仅是官职,史在“有容乃大”。长今对待仇人的怜悯,对待爱情的羞涩,对待名分的淡泊,对待友谊的忠诚,对待厨艺的认真,对待医术的诚心,都表明“无欲则刚”的处世哲学。
  除大长今外,剧中许多人物身上也能看到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矜持、知性、内外兼修的徐长今;成熟稳重、心系社翟的闵政浩:为人正直、关爱后辈的韩尚宮;温柔善良、愿用生命呵护友情的连生,他们性格中的闪光之处跟儒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二、近年来“韩剧热”的原因探析
  
  2004年我国电视台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有107部来自韩国。是什么原因使韩剧如此吸引国人?其中一个答案似乎可以肯定,就是《大长今》等片背后的汉文化。史书记載,当时的韩国是明朝的附庸国,所有书籍上都是竖排的汉字,大量的文献与权威著述《医药·烹饪》都来自中国,而皇家发布圣旨、正规考试用字也是汉字。他们的门楹上、客厅里都是汉字书法。汉字美化了他们的文化,在电视镜头里,让人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韩国人非常坦荡地认可这段历史,认同这种文化渊源,他们对汉文化仍保持一种敬仰的心态。
  韩国中央研究院的李瑞行教授是研究儒教文化的,对韩剧在中国的流行,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李瑞行看来,中韩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中国人理解韩国文化比较容易。韩剧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大长今》播出之后,韩国料理,包括韩国的食谱、药补的药方都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其实,早在《大长今》之前,韩国电视剧己在中国深入人心。1997年,中央电视台引进了第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讲述来自开放家庭的女知识分子朴知恩,爱上了来自韩国典型专制家庭的医生李大发,两个对立的家庭成了亲家,自然是冲突碰撞不断,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虽然讲的都是家长里短,但是轻松平实的剧情却让人觉得亲切可信,许多人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喜欢上韩剧的。韩剧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表现时代的进步,这是一种自信。对文化的传承,他们有着比中国人更强的使命感,中国人在别人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时,是熟悉也有失落。
  
  三、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在韩剧当中看到仁义礼智信等表现伦理道德的东西,感到非常亲切。因为这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韩国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其家族观念、长幼礼节、妇女问题等一系列儒家传统观念在社会生活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于是,这个问题顺理成章地反映在影视剧中。我们在韩剧当中看到了很多传统美德的影子,比如长幼有序,长辈起床了,孙辈要把饭端到长辈而前。从韩国的伦理剧当中我们看到,韩剧是大胆提倡韩国家庭的道德准则,其实对于韩国社会来讲,韩国政府一直在力图保持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大长今》的特色显而易见:其一,《大长今》不仅鲜活了历史,还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直面历史,深及人性、心灵,在阴谋权术与欺诈中,人性的力量总像地底活火山一样,显示热力与爆发力,底层人民的善良与互相关爱总是一道亮色给人希望与温暖。其二,民族特色,世界眼光。历史上,“中国”政府是朝韩的“宗主国”,而中华文化甚至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母体文化。在《大长今》一剧中,他们一点也不忌讳这一点。是文化的自信使他们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大长今》虽然认同传统的汉文化,但他们更在着力彰显他们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创新。生活即发现,《大长今》的眼光体现了朝鲜人独具创造力、接受力的慧眼,她们的衣饰、宫廷、市井与自然都构成极美的画面,他们的音乐既具民族特色,又引进了流行因素,他们在向全世界塑造、推举属于历史又属于现实的——韩国人与韩国文化。
  韩剧的成功热播应该引起我们进行文化反思。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建设却相对薄弱。汉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许多精體己渐渐被我们遗忘,而这些在邻近国家却得以保留和弘扬。韩剧大多是歌颂道德、爱情以及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观的,它的热播说明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近邻韩国人的作法值得借鉴。韩国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文化遗产被当作是“无形文化财产”被保护起来,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因为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因此,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更应该行动起来,捍卫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世代延续的独立精神和价值体系,形成自身的民族凝聚力,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同时,应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引进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更加完美的文化审美和文化价值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爱情呼叫转移》是2007年一部较为成功的喜剧电影,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探讨该部电影的语言特色,我们认为影片语言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网络语言和当下语言的使用、许多修辞手法的使用、庄谐结合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爱情呼叫转移 语言特色 网络语言 修辞手法 庄谐结合    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以下简称《呼叫》是由张建亚导演。刘仪伟、束焕编剧的一部喜剧电影。这部电影一上映,便受到
[摘要]中国女性电影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实也是女性意识的体现。本文从女性的情感视角来看,她所表现的女性审美、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的困惑来解读女性意识的嬗变。  [关键词]女性电影 情感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指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以女性的眼光来体察生活中的一切。当这种女性意识深入到电影里,以女性的情感视角看女性的婚姻、恋爱、家庭等生活现象,不仅使中国的女性电影开拓了表现的视野,同时也有
打破纪录的像素数量  这次,索尼α7R Ⅳ的约610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ExmorRTM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打破了135全画幅数码相机保持了几年的像素纪录,即使在APS-C画幅模式下依然有约2600万像素,大大提高了照片的实用性。这也是索尼首次在135数码相机的像素数量上取得领先地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索尼在影像传感器研发生产水平上的领先实力。因此,索尼在发布会之始就打出“数码影像新高度”、“
摘要 从二语习得、心理学及英文动画片的特点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看动画片学英语最适合刚接触英文电影的大学生。  关键词 英文动画片 学习 二语习得 心理学 英文动画片特点    随着我国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断加深,学者们越来越发现英文影视在英语学习中的突出地位。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众多影音材料里,用英文动画片来学习最合适。下面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英文动画片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一、从二语习得看二
[摘要]杨维桢的情诗类作品多是民歌体,其中名气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是《西湖竹枝歌》。这类情歌多以女子的口吻,单调和谐、轻快上口,语言一般朴素自然,新鲜流利。他的竹枝歌在当时和后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杨维桢 情诗《西湖竹枝歌》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是元代后期的诗坛领袖。《明史·杨维桢传》说他“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张羽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
1984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成为一个普通编辑,开始接触到摄影界,接触到那些充满活力的群体和个人。  在那之前,我没有看过一个摄影展览,也不认识一个摄影师,甚至也不知道好的照相机长什么样……那时候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就是,在思想被牢牢地禁锢了几十年之后,摄影人突然明白,原来摄影有另外一副模样!原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拍摄的,原来可以不只是为了完成领导指定的任务而去拍摄的……  8
[摘要]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影片《大话西游》读解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加冕和脱冕的仪式结构、正反同休的狂欢节人物形象构成了《大话西游》艺术思维的狂欢化源头号,而时间和究竟的反复纠缠则为《大话西游》里这些狂欢化人物提供了活动的时空“广场”。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一切只有放在狂欢化诗学的视野里才可以显现出来,这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古典的“西游”母题在当代的流变及其
心境如影 崔建玲 摄 / 佳能EO S 5D Mark IV相机,300mm焦距,光圈F5,曝光1/200秒。  心境往往是主观的,或欢乐、或悲伤、或兴奋、或平静……因此选择以抽象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往往比写实具象更有感染力。摄影师崔建玲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体实施多重曝光技法以及慢速快门摇拍等技术,在反反复复的尝试中,崔建玲将生活中看似平淡普通的植物小景拍摄得犹如油画般笔触厚重、韵味浓郁,使
[摘要]长久殖民统治下无根文化的香港催生了充满了“无根性”的王家卫电影,本文将从王家卫电影“无根性”的本质出发、从王家卫为何总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些没有名字、似乎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的特殊视角出发,阐述王家卫电影中“交流”与“拒绝”的纠缠。  [关键字]王家卫电影 无根性 交流 拒绝    香港的电影创作的成就虽然令它成为“东方好莱坞”,但是处于主体或母体文化边沿的香港不论从历史、或文化认知上
[摘要]影片《洗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片中以“上善若水”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精华,以及淳朴的亲情,是我们永远不能丢失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上善若水” 亲情 人文情怀    在浮躁喧嚣的氛围中,我更加怀念一部时隔七年的影片《洗澡》。  《洗澡》是一部拍给老百姓的片子。片中的故事,是一个像生活的故事.一个朴实无华的老百姓的故事:北京.一个父亲,两个儿子。父亲老刘早年丧偶,开了一个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