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6日,是我人生中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那天下午,荣昌火车站作业场一片闷热,我正和同事陈周锐进行调车作业。
列车运行到车站联络线道岔处时,我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一名动作迟缓的老人正在横穿铁道。
我急忙向司机发出停车指令,同时大声呼喊,还使劲吹响口笛,可是老人并没有任何躲闪的迹象。
15米、10米、8米……眼看老人近在咫尺,我顾不上多想,飞快地跳下列车,用尽全力抱住老人向铁道外推。
就在此刻,由于惯性作用,车轮承载着80余吨的重量,从我来不及抽回的右腿碾过……
截肢、治疗、康复……一段时间以来,我在充满药味的病房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煎熬。
在医院治疗期间,我亲爱的工友们给予我细致入微的照顾,帮我安抚父母,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社会给了我“英雄”的称号,让我的病房充满了爱心与力量;那个横穿铁道的老人,也来到我的病房表达了她的感谢与歉疚……
面对环绕在身边的正能量,我想说,在受到威胁的生命面前,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从酷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在充满关爱和祝福的病房里,面对伤痛的折磨和考验,有时候我会望着天花板的方格子,回忆起人生的一些片段——
作为“铁三代”的我,从小就是伴着火车的声音、听着铁路的故事成长起来的。小时候,看着父亲兢兢业业地工作,我的内心常常泛起波澜,也想要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21岁时,我从部队退伍来到铁路系统,以前熟悉和向往的一切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贵州遵义车务段,那些延伸在红色热土上的铁道线和小站,至今还时常穿梭在我的记忆中,让我倍感亲切又心生敬畏。
在一次次通宵达旦的值班值守中,在一次次攻坚克难的重要战役中,我一遍遍地对自己说:“服务群众,守护铁道,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是扛在我肩上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不能忘却的初心!”
2016年3月,我结束了异地通勤生活,调到重庆车务段荣昌火车站工作,回到了父母身边。本以为,从此便可以陪伴父母,没想到,如今却让父母终日陪伴、为我操心。看着胃出血尚未痊愈的父亲为我跑上跑下,继续做着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看著母亲顶着日渐增多的白发为我忙前忙后,脸上仍是一如既往的慈爱和焦虑,我的心像针扎般难受。
每当夜深人静时,这段时间的经历就会在我脑海里回闪,有时候突然感到右脚掌痒痒的,不自觉地伸手去挠,却是空荡荡的。这时候,失落和隐忧就会涌上心头……
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如果重新面对险情,我依然会作出相同的抉择。
在我心里,其实一直住着一个英雄,那就是广顺场站派出所铁路公安民警罗云山烈士。
56年前,罗云山为救横穿铁道的旅客光荣牺牲,他的纪念碑就矗立在离我家不到100米的地方。
多少次,罗云山面对的生死一刻都在我脑子里闪过:危急的险情、行驶的列车、果断冲进铁道的身影、脱险得救的旅客……
我想,罗云山在那一瞬间应当是没有迟疑没有畏惧的,什么“得失”“牺牲”“英雄”这样的字眼在那一刻也不会出现。
但在那个危急时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多年以后,当我也面对同样的险情、置身同样的场景、拥有类似的经历时,我对罗云山就更加理解了。
其实那一刻,只有面对生命的义无反顾——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义无反顾地豁出去,义无反顾地不顾一切!
“来不及多想,就这么简单。”这是我救下老人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救人,失去了一条右腿,但我守住了一颗初心。
(作者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车务段荣昌站车站值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