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效果表明,利用板图板画进行地理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在电化教学手段未能进入每间教室的条件下其作用尤为突出。那么,如何巧妙运用板图板画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呢?
一、巧妙构思“画”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我校电化教学手段还未能进入每间教室,因此板图板画在我校地理课堂上的作用更为明显。课堂上我凭着几支粉笔和熟练的技艺在黑板上绘图作画,那巧妙的构思和迅速的成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简易的地图,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课堂上他们通过听、看、写、画、想、问等多渠道反复训练,情趣活跃,在课堂教学中受到美的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愉快地度过了45分钟。如在讲授《黄河的治理》时,我娴熟地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形状,标出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河的形状,它像巨大的“几”字形,横亘在北方的大地上。我也借此机会让学生动手画出黄河的形状,这些为我讲解黄河各游段的忧患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办法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此可见,板图板画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
二、充分调动感官,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利用板图板画,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教师绘“形”绘“色”的引导能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同时使学生产生联想、回忆,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领会,进一步启迪诱发想象。通过变换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使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多端思维、综合性思维、跳跃式思维。在教学中我常根据教学内容当堂作图,让学生观察作图的笔顺、作图的步骤和绘图的技巧,因此,许多学生会主动地跟随老师,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进行模仿作图。学生在参与板图板画绘制的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幅好的板图板画,能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教师改变“满堂灌”或过多板书的呆板教法,更好地开展活泼新颖的教学活动。板图板画教学,通过教师在上面边讲边绘,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绘的形式,变单调的听为边听边练,从而使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
三、突出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直观记忆
板图板画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地、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来理解问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直观记忆,从而把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容易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新疆的地形时,我利用板图把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的主要地形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借助板图直观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疆的地形对气候、地貌、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果不其然,直观的板图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效果显著。可见一幅好的板画,能让人一看便心领神会。
四、揭示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板图板画形象生动,图形简单,内涵丰富,对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具有突出的表现。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地形》这一章节时,本人原本想直接展示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形图,但考虑到这样做内容会过于繁杂,学生可能会觉得茫然,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我先画出中国轮廓图,将学生的目光全部吸引到黑板上,此时我告诉学生“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而我国的山脉又分为多种走向,我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地图上寻找,然后我再在空白的中国轮廓图标出“东西走向”的山脉,接着我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地图寻找,看看自己找的是否准确、是否遗漏。随后我换另一种颜色的粉笔画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如此边讲边画,用不同的色彩区别山脉的不同走向。分层次逐步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山脉分布印象深刻,不易记错。随后我又让学生在一列山脉的两侧寻找高原、盆地、平原。边讲边画的教学法不仅让学生记住了主要地形区,还牢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可见,板图板画比多媒体教学直接展示中国地形图的效果要好得多,它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巧妙构思“画”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我校电化教学手段还未能进入每间教室,因此板图板画在我校地理课堂上的作用更为明显。课堂上我凭着几支粉笔和熟练的技艺在黑板上绘图作画,那巧妙的构思和迅速的成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简易的地图,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课堂上他们通过听、看、写、画、想、问等多渠道反复训练,情趣活跃,在课堂教学中受到美的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画”境,轻松地掌握了学习内容,愉快地度过了45分钟。如在讲授《黄河的治理》时,我娴熟地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形状,标出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河的形状,它像巨大的“几”字形,横亘在北方的大地上。我也借此机会让学生动手画出黄河的形状,这些为我讲解黄河各游段的忧患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办法做了很好的铺垫。由此可见,板图板画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
二、充分调动感官,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利用板图板画,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教师绘“形”绘“色”的引导能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同时使学生产生联想、回忆,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领会,进一步启迪诱发想象。通过变换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使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多端思维、综合性思维、跳跃式思维。在教学中我常根据教学内容当堂作图,让学生观察作图的笔顺、作图的步骤和绘图的技巧,因此,许多学生会主动地跟随老师,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进行模仿作图。学生在参与板图板画绘制的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幅好的板图板画,能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教师改变“满堂灌”或过多板书的呆板教法,更好地开展活泼新颖的教学活动。板图板画教学,通过教师在上面边讲边绘,学生在下面边听边绘的形式,变单调的听为边听边练,从而使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实现。
三、突出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直观记忆
板图板画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地、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便于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来理解问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直观记忆,从而把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统一起来,容易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新疆的地形时,我利用板图把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的主要地形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借助板图直观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疆的地形对气候、地貌、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果不其然,直观的板图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效果显著。可见一幅好的板画,能让人一看便心领神会。
四、揭示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板图板画形象生动,图形简单,内涵丰富,对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具有突出的表现。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地形》这一章节时,本人原本想直接展示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形图,但考虑到这样做内容会过于繁杂,学生可能会觉得茫然,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我先画出中国轮廓图,将学生的目光全部吸引到黑板上,此时我告诉学生“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而我国的山脉又分为多种走向,我先让学生在自己的地图上寻找,然后我再在空白的中国轮廓图标出“东西走向”的山脉,接着我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地图寻找,看看自己找的是否准确、是否遗漏。随后我换另一种颜色的粉笔画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如此边讲边画,用不同的色彩区别山脉的不同走向。分层次逐步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山脉分布印象深刻,不易记错。随后我又让学生在一列山脉的两侧寻找高原、盆地、平原。边讲边画的教学法不仅让学生记住了主要地形区,还牢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可见,板图板画比多媒体教学直接展示中国地形图的效果要好得多,它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