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相对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先进的问题化教学思想,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力求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化学教学;问题化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问题化教学全面融入到化学课堂中的措施,以期能够借助问题化教学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初中化学教师已经对化学教学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活动,教学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强,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得到了适当的培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解,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仍然有所忽视,造成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科学文化素养也不能够得到理想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认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无法借助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动态性掌控,造成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所以新时期,教师结合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十分有必要引入问题化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学生带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科学性,为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将问题化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基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问题化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措施,以期可以借助问题化教学引导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将问题化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 对化学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在应用问题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保证所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引导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应该对化学教学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问题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例如在对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溶液相关问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导入。具体来说,结合“兑糖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结合自身原有生活经验能够认识到糖放少了水不够甜,糖放多了又无法全部溶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此时,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分析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溶液中物质溶解问题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对糖不溶解现象加以解答,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对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在应用问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问题,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特定的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争取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针对“水加热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验活动,共同完成水沸腾实验,然后观察实验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后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的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等,撰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學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自身化学学习兴趣和整体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对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能够为学生未来更为系统地学习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包含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引导,也涉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组织学生对锌、镁与稀硫酸反应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即能够出现什么样的反应现象。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学生能够对实验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对锌、镁与稀硫酸的反应也能够形成相对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必然会有所提高。可见,在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化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进而逐步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问题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措施加强对问题化教学的应用,循序渐进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兴云.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158.
[2]李达.刍议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问题化教学[J].求知导刊,2015,(13):122.
[3]袁敏.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6,(2):78.
[4]杨金平.研究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4):81.
作者简介:孔尕明,甘肃省靖远县第五中学。
关键词:初中教育;化学教学;问题化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问题化教学全面融入到化学课堂中的措施,以期能够借助问题化教学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初中化学教师已经对化学教学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活动,教学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强,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得到了适当的培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解,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仍然有所忽视,造成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科学文化素养也不能够得到理想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认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无法借助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动态性掌控,造成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也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所以新时期,教师结合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十分有必要引入问题化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学生带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科学性,为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将问题化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基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将问题化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措施,以期可以借助问题化教学引导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将问题化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 对化学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在应用问题化教学法的过程中,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是基础性的工作,只有保证所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引导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应该对化学教学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问题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例如在对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溶液相关问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导入。具体来说,结合“兑糖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结合自身原有生活经验能够认识到糖放少了水不够甜,糖放多了又无法全部溶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此时,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分析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溶液中物质溶解问题形成深刻认识,进而对糖不溶解现象加以解答,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对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在应用问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问题,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特定的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争取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针对“水加热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验活动,共同完成水沸腾实验,然后观察实验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后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的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等,撰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學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自身化学学习兴趣和整体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对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能够为学生未来更为系统地学习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化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包含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引导,也涉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组织学生对锌、镁与稀硫酸反应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即能够出现什么样的反应现象。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学生能够对实验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对锌、镁与稀硫酸的反应也能够形成相对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必然会有所提高。可见,在化学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化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进而逐步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问题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措施加强对问题化教学的应用,循序渐进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兴云.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00158.
[2]李达.刍议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问题化教学[J].求知导刊,2015,(13):122.
[3]袁敏.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6,(2):78.
[4]杨金平.研究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4):81.
作者简介:孔尕明,甘肃省靖远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