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15-01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任课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优劣的重要方面。
  一、增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吸引力的依据
  1.当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吸引力,是中学思想品德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在不同程度上使教学失去了吸引力。
  2.增强吸引力,调动积极性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量事实证明,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师生的主导和主体关系,这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障碍。因此,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努力增强吸引力。
  二、增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吸引力的具体方法
  (一)改进、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吸引力
  1.增加实践内容,以增强吸引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增加乡土材料,以增强吸引力。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
  3.增加时事政治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以增强吸引力。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内容,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吸引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我们从三个方面创新了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学习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他们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尽量使学生在一定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减少理解的难度,对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吸收教学方法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例如"幽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参与式"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给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3.发挥在学生自主与合作活动下的教师的指导作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种极大挑战,不仅要求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要走进学生。教师既是一堂课的策划者、编剧、导演,又是一堂课实实在在的演员,应该与学生一起参与,提高课堂的师生互动效应,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要善于运用激励艺术,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1.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前,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教师如果没有积极进取、奋力开拓的精神是难以胜任这门课程的。同时,为人师表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楷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2.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學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基础上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
  (四)探索多种评价手段,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唯成绩论学生的单一价值评价标准。而转变到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上来。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虽然无法取代,但改革势在必行。考试应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和学习成果的舞台。考试试题应努力体现知识的广泛性、选题的时代性、内容的综合性和试题的开放性。命题时要尽可能地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留下广阔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来多角度地解答问题,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要彻底改变过去由教师单向评价学生成绩的做法,可采取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办法,由学生、学生家长、社区成员和教师共同评价,特别是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从而在学生自评、互评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上好初中第一节思想品德课对七年级新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怎样上好初中第一节思想品德课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第一节重要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16-02  面对新环境、新学校、新集体、新同学、新课程,七年级新生既兴奋、激动,又忐忑不安,不知所措。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初中
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的真实需求和消费行为不一致,出现了异化消费。异化消费,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补偿劳动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其根本原因是受虚假需求的干预。异化消费具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喜忧参半的现象。喜的是:课堂因活动而精彩;课堂因主动而生动;课堂因生活而真实;课堂因体验而有效;课堂因生成而丰实。忧的是:"娘巧女拙"、 "远离本质"、"重走老路",课堂教学在"三迷三化"中重复着低效的实践行为。解决的措施:应在"学什么"上作文章;应在"怎么学"上下功夫;应在"学的效率"上用心思。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教学喜与忧  【中图
【摘要】中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基础差、学习兴趣淡漠、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在中职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终身受益,教师唯有从根本上改变中职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采用快乐英语教学方法,为中职生不断营造成功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需求,从而爱学英语,爱上英语课堂。  【关键词】中职生 兴趣 培养 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学校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开始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效率。随着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已经密不可分,这其中也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对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创新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