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让学生树立自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措施。
一、巧设陷阱,激发自信
“潜能生”的共性是对学习没有主动性、自觉性、自信心。教师若能略施小计,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大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一位学生非常聪明,却总是不肯用功读书,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也不愿温习功课,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原班主任对他死了心。五年级时,我担任了他的班主任兼数学课教师。期中考试时,他考了56分,我却给了他60分。然后,我又佯装发动学生查自己的分数,看老师是不是统计错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抓住机会大大表扬了他的诚实,然后对全班同学说,这4分没有统计错,是老师暂时借给他的,相信他会在期末考试还给老师的。从此,他变了,不仅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主动要求家长买配套资料给他做,我每次都及时表扬他。期末考试时,他得74分。当然,我并没有扣掉那4分,只是这次换了个说法,这4分转成奖励。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他每年都在教师节寄给我一张贺卡,说是我借给他的那4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慷慨表扬,赠送自信
在一节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兴致很高,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告诉大家自己的好方法。我问:“还有不同的方程方法吗?”在众多举起的小手中,我发现了一只举得最矮的小手,那是我们班多次考试不及格的王菲同学举起的。“王菲,你来回答,好吗?”“我是用360÷30=12……”学生们一片哗然。我问:“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老师,她说错了。你让大家说的是方程方法,不是算术方法。”有的学生说:“她没有认真听·。”还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她差的原因了,就是她上课不认真听。”只见王菲红着脸低下了头。我说:“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我要向王菲表示感谢和祝贺。她能举手回答问题,说明她已经动脑筋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了。我们的王菲进步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课后,她来到我身边,悄悄问我:“老师,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好吗?”我摸摸她的头说:“对呀!你就是这么好的,相信你自己,好吗?”
三、爱融分数,树立自信
对于潜能生,能考100分,确实是梦寐以求的事。那我们为何不因势利导,在分数上做做“文章”,使分数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凭借呢?我常常在检测题的设计中,降低考题的难度,还故意向学生“泄漏”考题,明确地告诉他们今晚的家庭作业中一定有明天的检测内容,只要今晚作业弄懂了,明天一定会拿100分……事实告诉我,这样做没错。有的老师也许会担心,这样做不是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吗?但我认为,在平常的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中,老师已经很清楚学生的情况,不改考卷,都能大体估计到某某学生哪些题目会做错,会得多少分。所以,我淡化测试的甄别功能,而把它当作对学生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一次“回报”与“奖励”。我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激励功能,多给学生几分,今天的“高分”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影响学生明天的发展。这样,我们所给的就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孩子的明天。于是,我平时设计的家庭作业比较难些、全面些、灵活些,但在检测时,我把及格率设定在100%,让大部分学生能取得高分,获得成功。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树立自信心。
一、巧设陷阱,激发自信
“潜能生”的共性是对学习没有主动性、自觉性、自信心。教师若能略施小计,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大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一位学生非常聪明,却总是不肯用功读书,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也不愿温习功课,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原班主任对他死了心。五年级时,我担任了他的班主任兼数学课教师。期中考试时,他考了56分,我却给了他60分。然后,我又佯装发动学生查自己的分数,看老师是不是统计错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抓住机会大大表扬了他的诚实,然后对全班同学说,这4分没有统计错,是老师暂时借给他的,相信他会在期末考试还给老师的。从此,他变了,不仅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主动要求家长买配套资料给他做,我每次都及时表扬他。期末考试时,他得74分。当然,我并没有扣掉那4分,只是这次换了个说法,这4分转成奖励。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他每年都在教师节寄给我一张贺卡,说是我借给他的那4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慷慨表扬,赠送自信
在一节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兴致很高,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告诉大家自己的好方法。我问:“还有不同的方程方法吗?”在众多举起的小手中,我发现了一只举得最矮的小手,那是我们班多次考试不及格的王菲同学举起的。“王菲,你来回答,好吗?”“我是用360÷30=12……”学生们一片哗然。我问:“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老师,她说错了。你让大家说的是方程方法,不是算术方法。”有的学生说:“她没有认真听·。”还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她差的原因了,就是她上课不认真听。”只见王菲红着脸低下了头。我说:“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我要向王菲表示感谢和祝贺。她能举手回答问题,说明她已经动脑筋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了。我们的王菲进步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课后,她来到我身边,悄悄问我:“老师,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好吗?”我摸摸她的头说:“对呀!你就是这么好的,相信你自己,好吗?”
三、爱融分数,树立自信
对于潜能生,能考100分,确实是梦寐以求的事。那我们为何不因势利导,在分数上做做“文章”,使分数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凭借呢?我常常在检测题的设计中,降低考题的难度,还故意向学生“泄漏”考题,明确地告诉他们今晚的家庭作业中一定有明天的检测内容,只要今晚作业弄懂了,明天一定会拿100分……事实告诉我,这样做没错。有的老师也许会担心,这样做不是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吗?但我认为,在平常的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中,老师已经很清楚学生的情况,不改考卷,都能大体估计到某某学生哪些题目会做错,会得多少分。所以,我淡化测试的甄别功能,而把它当作对学生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一次“回报”与“奖励”。我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激励功能,多给学生几分,今天的“高分”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影响学生明天的发展。这样,我们所给的就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孩子的明天。于是,我平时设计的家庭作业比较难些、全面些、灵活些,但在检测时,我把及格率设定在100%,让大部分学生能取得高分,获得成功。这样,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