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多巴胺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疏水涂层在表面自清洁、流体减阻、防雾防冰冻和微流控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工程应用中圆管内表面超疏水涂层微结构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不同的剪切应力下将聚多巴胺(PDA)涂层制备到不锈钢圆筒内壁,并将正十二硫醇(NDM)修饰到PDA表面,进而制备出PDA/NDM超疏水涂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试仪(C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测试仪(XRD)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PDA沉积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溶液中的PDA颗粒在不锈钢基底上面
其他文献
稳定的CO2需要高能分子的活化,如环氧化物。而亲核试剂有助于诱发三元氧环的开环,进而实现CO2的插入活化。针对聚苯乙烯负载的有机催化剂,考察不同含氮杂环材料在催化CO2环加成中的活性差异,发现五元氮杂环显示出了高于六元氮杂环的催化活性,五元氮杂环对底物间弱的协同效应是诱发环氧丙烷开环和活化CO2插入的关键。进而与引入ZnCl2、烷基胺的聚苯乙烯负载型催化剂作对比,虽然后两者反应速率得以提高,但也造成了选择性的下降。在无
以铁还原菌厦门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 BC01(SXM)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SXM在不同有机溶剂胁迫下的行为变化。生长方面,SXM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与其亲水性相关,甲醇、乙醇、丙酮及DMSO的耐受浓度可达5%,对异丙醇、丙醇及叔丁醇的耐受浓度为2%,对丁醇的耐受浓度仅为1%。形态方面,丙醇刺激下的SXM菌体被显著拉长为至少5μm以上,而丁醇刺激下菌体则缩小至平均不足1μm,且均为可逆变化;蛋白方面,在丙醇与丁醇刺激下,与铁代谢相关的TonB、IucA及含铁脱氢酶等蛋白表达量
采用油菜花粉作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ZnO,再通过浸渍还原法将Cu负载于ZnO上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Cu/ZnO负载型催化剂(bio-CZ-500),研究发现在500℃条件下焙烧制备的bio-CZ-500催化剂在CO2加氢反应中经过100 h测试活性几乎不变,同时甲醇选择性高达81%。相比之下,无生物模板制备的Cu/ZnO催化剂显示出较低甲醇选择性(50%),且催化剂在12 h内快速失活。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程序升温等表征技术
将假交替单胞菌 JMUZ2的 κ-卡拉胶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对重组 κ-卡拉胶酶进行 分离纯化,表征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利用质谱分析 κ-卡拉胶的酶解产物,并进行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 表明,假交替单胞菌 JMUZ2的 κ-卡拉胶酶属于 GH16家族,能专一性降解 κ-卡拉胶,重组 κ-卡拉胶酶的最适反 应温度和 pH 分别为 50℃和 8.0,在 40℃条件下处理 1 h,保持约 80% 残余活力。重组酶对去垢剂 Tween 20、 Tween 80和 Triton X-100有良
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70/30(体积比)为流动相,利用三区带模拟移动床分离了两种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通过前沿分析法测定了两种生物碱的吸附等温线,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吸附等温线,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亨利系数分别为3.11和5.25。利用经验公式估算了轴向扩散系数和有效传质系数。分别利用三角形理论和基于模型的优化方法对三区带模拟移动床的操作条件进行设计,在优化的条件下,最大进料流量为0.55 ml∙min-1,两种产品纯度均大于99%。通过异步切换策略,在不增加设
可在非水相体系高效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氧化还原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业应用前景。基于基因挖掘技术,获得了17个耐盐氨基酸脱氢酶的基因,并分析了其进化同源性和蛋白质稳定性热力学参数。选取来源于Natranaerobius thermophilus的苯丙氨酸脱氢酶(PheDH),进行了基因合成和表达、分离和纯化,获得了耐盐氨基酸脱氢酶,并检测了其有机溶剂耐受性。结果表明,对于催化L-苯丙氨酸的氧化脱氨体系,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12。在含有30%的二甲亚砜反应体系中,催化活性是水相体
为提高聚醚嵌段酰胺(PEBA)膜对水中苯酚的选择分离性能,采用二苯并-18-冠醚-6(CE)对PEBA膜进行改性制备了PEBA/CE渗透蒸发膜。通过FT-IR、SEM表征证实了CE与PEBA紧密结合且CE均匀分布在膜表面;AFM表征表明CE的修饰有效地提高了膜表面与苯酚的接触面积;水接触角测试表明CE的修饰极大地提高了PEBA/CE膜的疏水性。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膜中CE含量、原料液苯酚浓度、进料温度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能显著提高PEBA膜对苯酚的选择性,在料液苯酚为0.8%(质量)及70℃操
金纳米颗粒具有特征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分析检测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了突破间歇搅拌反应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技术局限,提出了一种连续流微反应方法.该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借助螺
采用TG-FTIR-MS研究了生物质三组分二元混合热解过程的失重特性和小分子气体逸出规律。结果表明二元混合组分热解过程降低了热解反应开始温度。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混合热解过程热解反应受到抑制,热解失重率降低,H2、CH4和H2O产量减小,CO和CO2产量增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在混合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促进热解反应进行,H2产量增加,然而其他小分子气体产物的生成被抑制,协同效应的效果更有利于可冷凝挥发分产物生成,这种效应随着半纤维素比例增大而减弱。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在整个热解过程表现出相互抑制的效果,其小分子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因具有调节血脂、降低纤维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抗炎抗过敏的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目前,EPA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s)的鱼油等自然资源逐渐匮乏,利用改造的微生物菌种发酵生产EPA的方式成为主要趋势。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Shewanella sp.SCRC2738的烯酰还原酶基因(enoyl-reductase,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