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种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的不同而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全新考验,以及各高校完成培养人才目的的不同要求,结合当下新媒体之于社会生活的改变,本文将简要分析主题网站、手机报、微博三种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为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手机报微博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已经从“你说我听,你问我答”变为借由网络革命而引起的互动式教育模式。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如主题网站、手机报和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已经开始逐步发生明显的改变。本文将着力探讨立足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在新媒体发展中影响。一、引言正本清源,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中的表现,是指与新媒体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中“媒体”二字的理解是界定本文所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根据中央16号文件中对于“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阐述,作为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下面本文将从主题网站、手机报和微博三种新媒体的异同出发,作简要分析。二、三种新媒体对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产物以不同的方式渗透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借助其有利一面,改变其不利一面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主题网站是指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注意、教科研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和发布,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手机报是指通信增值业务与全通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是手机媒体领域崛起的“新生代”。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一种可以及时发布消息的系统。三种新媒体的共同点如下:第一,互动参与性。三者都已经摆脱了长久以来的单向灌输式的教育理念,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新媒体区别于以往教育方式的根本在于它们所形成的一种更加普遍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人与人在交流的距离上更加拉近。第二,个性自主性。新媒体对于个体自主来说是一把尚未完全发生作用的双刃剑。从有利的一方面来看,作为由人主导的网络虚拟空间,新媒体社会使主体的独立意识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尚未明确的作用就是新媒体也造成了部分主体的独立性的丧失,使教育的受众反而丧失了主见和负责任的主人翁意识,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思想的形成,而这也给广大高等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第三,开放融合性。以往高校教育工作的消息封闭的特征随着新媒体的到来而逐渐瓦解,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信息的诉求使得教育工作也需要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还需要关心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生活对于其自身的影响所带来的可能的变化。三、主题网站的作用研究主题网站既有一般网站的共同特征,也具有自身的一般特点,其网站的建设者都从手中的特殊性等方面出发,针对特定的人群和工作者设定网站的主题和传播信息的类别。高校教育主题网站正是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关于大学生上网选择的首要目标。网站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出发,利用更具针对性的主题网站可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论坛中搜索、浏览或者查询的有关信息。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使得大学生在不同的网站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完成更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任务。就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来说,其对于国家的态度上表现为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上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并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针对上述主题网站作用的利弊,笔者认为应该构建关注时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用更强大的理论武器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转化的问题,并在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过程中弥补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营造校园主题网站积极的氛围和价值取向,并且成立专职部门对主题网站进行监督和管理。四、手机报的作用研究手机报的出现是一种传播媒介形态上的变化,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出发,对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改变更需要引起注意。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报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从高等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本质出发,面对更广大的学生无疑是一种必要的选择。手机传输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手机能在图文、声音和影响等方面给大学生更加立体化的思想教育引导。目前,手机报没有根据大学生而设定的内容,尚缺乏相对专业的,毫无高等教育工作背景的采编人员进入手机报系统。又由于手机报大都有特定的时间进行发送,对于转瞬即逝的新闻线索总是存在滞后的发布特点,并不能达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期要求。加强高校自己的手机报编辑队伍建设,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投入到手机报中与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互动以了解大学生所关注的时事新闻与国际内外政治信息,既给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发表言论的平台,又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真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五、微博的作用研究微博的影响力最早在于美国的twitter网站,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等消息的发布都证明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我国微博起作用的标志性的事件为中央电视台新址的大火和新疆骚乱事件等。微博的时效性是其成为即时信息发布的有效手段,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正是进入了解社会生活的关键年龄阶段,大学生选择自己认可的微博主进行关注获取自己认为有效的信息。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通过微博能够和大学生一道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不会在时效上落后于大学生。微博作为一种起步尚早的网络即时信息发布工具存在着信息安全、降低效率等方面的消极作用。就大学生为主体的微博人群来说,虽然获取信息可以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往往不能被得到确凿证实就被转发;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还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促进大学生投入更多精力投入学习应该是其主要任务,但是微博却未能保证大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反而沉溺其中。尽管中国本土化的微博产品尚未普及,但若不能及时对其不利方面予以控制,必将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对于微博的作用应该以学校为单位形成特定的关注群体,以填充广大学生的微博生活,通过中国微博本土化产品的开发降低外来意识形态的入侵。严格掌控媒体对于微博自主性的监管,保障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权利与其健康成长。六、结语综上所述,主题网站、手机报和微博等新媒体在网络化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利弊都已经由笔者做了简要分析,但具体的实践还要靠时间和更多的同行进行检验。而新媒体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高校中思想教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也时刻在变化。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任务是关乎到社会精英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2007,8.
  [2]杨菲.教育主题网站系统平台的构建.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3]王永欣.手机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4]杨状振.中国新媒体理论研究发展报告.探索思考,2009,5.
  [5]李卫红.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中国网,2009.
其他文献
文章就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对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碱性溶液中,苦味酸能够和氰根反应产生红色物质2,6-dinitro-5-hydroxy-4-hydroxylamino-1,3-dicyanobenzene,其吸光度和加入的氰根成正比。基于这点,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一套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途径。研究性教学更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若将其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对提高论文质
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在初中的尾巴上,初三的天空笼罩着压力,但是,有亲切的老师,有可爱的同学,有温暖的集体陪伴着,我并不觉得乏味。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老师。  闵老师是我初一初二的班主任,一位讲话幽默,喜欢笑,很有气场的数学老师。说起来,我们班同学对她的敬仰之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我们总在私底下称呼她“老大”。我们都很喜欢上她的数学课,她讲课的节奏很快,但给我们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作为班主任的老大也是
研究了利用X射线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方法检测红毛丹内部品质--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首先用阈值分割法去除红毛丹背景,然后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来分割果肉区域.红毛丹可
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对棉苗叶片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棉苗后均可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提示串
大学生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时段上来讲,抓好一日中的“两头”、一周的“两头”、一学期的“两头”、入学与毕业这“两头”等四个“两头”的管理。特别是抓好新生入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