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pe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R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4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非随机同期对照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RCD方案和MPT方案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质量缓解(CR+VGPR)率分别是84.0%(21/25)和65.0%(13/20)(P>0.05),64.0%(16/25)和30.0%(6/20)(P<0.05)。复发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24.0%(6/25)和55.0%(11/20),76.0%(19/25)和45.0%(9/20)(P<0.05)。治疗组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嗜睡、便秘、水肿等非血液学毒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在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光学质量和客观眼内散射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近视度数为-6~-12 D患者44例,年龄18 ~40岁,其中24例(48眼)接受飞秒LASIK术,20例(40眼)行ICL植入术,除角膜厚度(t=4.77,P<0.05)外,2组间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运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区以及肿瘤中心距侧脑室壁边缘(TV)的最短距离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130例胶质母细胞瘤的数据资料,其中45例肿瘤累及室管膜下区。采用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方检验表明年龄、性别、肿瘤方位、肿瘤体积、术前癫痫、肿瘤切除程度在是否累及室管膜下区这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年龄、性别、肿瘤方位、肿瘤体积、术前
1例82岁严重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行右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给药结束后约4 h患者出现寒战、乏力、肌痛、高热,约6 h出现恶心、呕吐,约14 h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意识丧失、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示二氧化碳结合力14 mmol/L,B型钠尿肽1 374 ng/L,凝血酶原时间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 s,ALT 269 U/L,AST 279 U/L,BUN 34.6
1例60岁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服用环孢素(300 mg、1次/d)第2天出现咽部疼痛,第3天出现便血、腹胀、腹痛,第14天出现双目失明、短暂性双眼左上方凝视发作、轻微头痛和血压升高(150/9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示环孢素血药浓度372.4 μg/L,头颅MRI示双侧额、顶、枕、颞叶对称性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液体衰减反转复原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影,提示血
1例20岁女性患者因静脉窦血栓长期规律服用华法林(3.75 mg/d),INR波动于1.50~1.90,头痛控制有效,无出血倾向。为进一步缓解症状联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第4天患者发生鼻出血;第5天出现牙龈出血,INR为2.06。未停用中药汤剂,华法林减量至3.00 mg/d,患者未再发生出血。华法林减量第18天复查,INR为1.56,患者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