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在日益壮大。伴随而来的就是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各层次大学根据不同的社会分工,培养着不同类型和符合社会分工要求的人才,从而形成了人才的供求关系。随着大学近年来不断的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那么就会凸显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女性应届毕业生。主要针对女性应届毕业生应聘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困难,使女性应届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容地面对压力,顺利地找到工作。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女大学生;心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73 -02
  一、当前女大学生应聘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
  1.性别歧视
  《妇女权益保护法》第23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性别歧视却是女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
  在应聘工作时,虽然现在企业因为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不许出现性别歧视等现象,所以企业不会在招聘信息中涉及性别要求等敏感词语。可是在一般的招聘工作中,招聘官通过面试都会把性别作为隐性的筛选条件。如在面试时,如果是男生就比较关注,问的问题也会比较深入。如果是女生就会在态度和面试流程中,敷衍了事。正因为有了这些招聘潜规则,使女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会对性别等问题比较在意呢?因为女性在工作后几年,可能就要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实际情况。必不可少地会请婚假和产假。作为公司,在正常发放工资的情况下,此类员工又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正因为如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比较在意性别问题。
  2.外形歧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价格战、质量战、品牌战,逐步演变为目前的企业综合形象战。企业为了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往往运用CIS战略时,都会把视觉识别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方式。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员工的内外形象就尤其重要。所以企业在同等条件的招聘时,往往都会选择所谓的“俊男靓女”。根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416名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48%左右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形歧视。比如身高歧视、外形歧视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中的心理负担,导致她们不自信、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出现,使真正的学历、技能被外形等先天条件所替代。
  3.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比男生更为艰难
  在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下,年龄、身高、相貌这些先天的条件都成了女大学生应聘中“有力的核心竞争资本”,而能力、学历却成了这些条件的附加注脚。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女大学生不惜进美容院整形整容,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添购衣物来包装自己。还有的女生在简历中故意强调自己是校花,能喝酒,另外还附加个人写真集。在求职书的制作上,女生往往比男生做得更多、更精美。这样一份相同的工作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耗时长,成本高。虽然女生最后可能也能找到工作,可是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心酸要比男生多得多[1]。
  4.面试过程影响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上述歧视现象和现实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心理压力大、不自信的心理问题,从而在面试时产生焦虑、不自信,不能发挥出真实的自我,而且在重外貌和身高,轻学历和技能的环境影响下,势必会影响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打击对自我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和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她们可能认为通过后天的形象包装和穿衣打扮,会比天天寒窗苦读要有用得多。或者通过靓丽的外形,来找一个家庭条件好的男朋友以后结婚,将来就不用这么辛苦。久而久之,依赖感和消极情绪就会逐渐形成,从而不利于女大学生的成才和成长。
  二、解決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的成功,不能单纯靠智力水平,还要看他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即使智力条件差些,但他具备人才成功的优良心理品格,又能坚持不懈努力,也能锻炼成才,女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因此,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应该做出努力,积极主动地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促进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1.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如今,建立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声音。社会要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如激励用人单位安排女大学生,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将女性生育费用纳入社会统筹,在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而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从社会统筹基金中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助等,以保证女性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2]。
  2.加强就业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可以针对社会上的相关行业进行评估和预见,找出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从中进行行业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找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匹配的专业和技能。也可以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调查分析,根据这些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速度保持一致,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通过此类课程,根据大学每年的实际情况不同。如就业环境不同、教学计划不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同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大一新生,由于新生刚进入大学,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所改变。从而可以针对这些对她们进行以适应和认知大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概念性教学。认知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进行规划,使女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等到了大二或者大三阶段,就业指导课程就要开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教学。随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也有所偏移。新生时,由于学习方法和生活环境所改变,所以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教学方法可以逐渐由理论教学偏向于实践教学。学校可以通过实习和见习,来帮助女大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社会和企业。还可以通过心理和职业测评来使女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中找出自己适合的行业或者岗位,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等到了大四的时候,就要针对毕业班的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就业心理的引导等内容进行教学,来让女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通过组织面试技巧、简历设计比赛等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实操能力。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和信心,使她们在用人单位面前,自己的气质与得体的语言和行为,以及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人生争得一片试飞的天空。
  3.用人单位应转变女性人才观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看不到女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女性要比男性细心。以行政岗位为例,烦琐的事务和细小的杂事所构成的行政事务所决定了,细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要求。在这一点上,女性较男性更适合做行政的相关工作。再比如,女性比较和善,能体贴人。在公关和销售这两个岗位来说,体贴人和细心都是需要员工所具备的。所以说,女性和男性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所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人力资源招聘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人岗匹配。根据岗位的特点不同,选择相匹配的人员。那么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通过人才测评,找到女性员工的优势所在,从而发挥她们的潜力。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地从中得到长久的利益。
  
  一、当前女大学生应聘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
  1.性别歧视
  《妇女权益保护法》第23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性别歧视却是女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
  在应聘工作时,虽然现在企业因为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不许出现性别歧视等现象,所以企业不会在招聘信息中涉及性别要求等敏感词语。可是在一般的招聘工作中,招聘官通过面试都会把性别作为隐性的筛选条件。如在面试时,如果是男生就比较关注,问的问题也会比较深入。如果是女生就会在态度和面试流程中,敷衍了事。正因为有了这些招聘潜规则,使女大学生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会对性别等问题比较在意呢?因为女性在工作后几年,可能就要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实际情况。必不可少地会请婚假和产假。作为公司,在正常发放工资的情况下,此类员工又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正因为如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比较在意性别问题。
  2.外形歧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价格战、质量战、品牌战,逐步演变为目前的企业综合形象战。企业为了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往往运用CIS战略时,都会把视觉识别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方式。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员工的内外形象就尤其重要。所以企业在同等条件的招聘时,往往都会选择所谓的“俊男靓女”。根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416名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48%左右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形歧视。比如身高歧视、外形歧视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中的心理负担,导致她们不自信、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出现,使真正的学历、技能被外形等先天条件所替代。
  3.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比男生更为艰难
  在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下,年龄、身高、相貌这些先天的条件都成了女大学生应聘中“有力的核心竞争资本”,而能力、学历却成了这些条件的附加注脚。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女大学生不惜进美容院整形整容,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添购衣物来包装自己。还有的女生在简历中故意强调自己是校花,能喝酒,另外還附加个人写真集。在求职书的制作上,女生往往比男生做得更多、更精美。这样一份相同的工作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耗时长,成本高。虽然女生最后可能也能找到工作,可是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挫折和心酸要比男生多得多[1]。
  4.面试过程影响女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上述歧视现象和现实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心理压力大、不自信的心理问题,从而在面试时产生焦虑、不自信,不能发挥出真实的自我,而且在重外貌和身高,轻学历和技能的环境影响下,势必会影响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打击对自我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和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她们可能认为通过后天的形象包装和穿衣打扮,会比天天寒窗苦读要有用得多。或者通过靓丽的外形,来找一个家庭条件好的男朋友以后结婚,将来就不用这么辛苦。久而久之,依赖感和消极情绪就会逐渐形成,从而不利于女大学生的成才和成长。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的成功,不能单纯靠智力水平,还要看他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即使智力条件差些,但他具备人才成功的优良心理品格,又能坚持不懈努力,也能锻炼成才,女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因此,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应该做出努力,积极主动地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促进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1.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如今,建立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声音。社会要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如激励用人单位安排女大学生,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将女性生育费用纳入社会统筹,在女职工因生育、哺乳而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从社会统筹基金中获取一定的经济补助等,以保证女性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施展才华的机会[2]。
  2.加强就业指导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可以针对社会上的相关行业进行评估和预见,找出适合女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从中进行行业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找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所匹配的专业和技能。也可以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调查分析,根据这些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速度保持一致,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通过此类课程,根据大学每年的实际情况不同。如就业环境不同、教学计划不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同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大一新生,由于新生刚进入大学,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所改变。从而可以针对这些对她们进行以适应和认知大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概念性教学。认知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进行规划,使女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等到了大二或者大三阶段,就业指导课程就要开始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教学。随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也有所偏移。新生时,由于学习方法和生活环境所改变,所以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大二大三阶段,就业指导教学方法可以逐渐由理论教学偏向于实践教学。学校可以通过实习和见习,来帮助女大学生初步接触和认识社会和企业。还可以通过心理和职业测评来使女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中找出自己适合的行业或者岗位,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等到了大四的时候,就要针对毕业班的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指导、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就业心理的引导等内容进行教学,来让女大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通过组织面试技巧、简历设计比赛等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实操能力。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技巧和信心,使她们在用人单位面前,自己的气质与得体的语言和行为,以及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人生争得一片试飞的天空。
  3.用人单位应转变女性人才观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看不到女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女性要比男性细心。以行政岗位为例,烦琐的事务和细小的杂事所构成的行政事务所决定了,细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力要求。在这一点上,女性较男性更适合做行政的相关工作。再比如,女性比较和善,能体贴人。在公关和销售这两个岗位来说,体贴人和细心都是需要员工所具备的。所以说,女性和男性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所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人力资源招聘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人岗匹配。根据岗位的特点不同,选择相匹配的人员。那么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通过人才测评,找到女性员工的优势所在,从而发挥她们的潜力。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地从中得到长久的利益。
  
  收稿日期:2014-03-08
  作者简介:武臣(1985-),男,山东济南人,初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是目前硫磺硫化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橡胶复合材料体系促进剂,添加后能显著提高体系的硫化速度。然而,添加促进剂后体系通常表现出较短的硫化诱导期,使得其应用于工业生产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根据所需硫化诱导期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促进剂显得尤为重要,对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背景。本课题针对三种应用广泛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DZ,NS和NOBS),将其加入天然橡胶(NR)基体中研究其促进反应机理,即先通过实验方法综合研究了各促进剂的硫化促进效率,同时借助多尺度分子模拟方法,从分子尺度
摘 要: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升入高等学校架设一座“金色桥梁”,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对高等少数民族预科生学风分析下的导学实践与思考,对于预科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以及提高预科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预科;学风状况;导学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以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目前,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氢能不仅燃烧热量高,储量大,而且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所以,氢能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各种制备方法中,电解水制氢的原料储量巨大,而且可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等可再生能源来电解水制氢,因此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为了提高制备氢的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高效的析氢电催化剂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铂金属被公认为是活性最好的催化剂,但
摘 要:近年来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土地财政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香港和美国的土地财政的发展过程,加深了对我国土地财政的看法:土地财政利大于弊,只是目前发展不成熟。并且借鉴香港和美国土地财政发展经验,对我国土地财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财政;香港;美国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76-02  “土地财
期刊
在石油化工行业,传统的气固流化床中固体颗粒常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然而在精细化工领域,也存在着较多气-固非催化反应,即气体和固体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但固体颗粒并不对反应起催化作用。目前该类反应大多是以传统的搅拌反应器为主的间歇生产,若研发出能将该类反应进行连续化生产的新型流化床反应器,对于产品质量提高、产量提升以及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苯酚钠羧基化连续化反应工艺为研究对象,根据苯酚钠羧化反应特点,创造性提出了能够实现气体与固体颗粒高效接触连续反应生成固体颗粒产物的流化床新构思;通过
摘 要: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例,对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着领域不宽泛、基础薄弱、动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加强立法支持及政策引导、建立融资担保新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203-02  一、研究背景  实现
期刊
摘 要: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据首要地位,选取适当的方法对美元汇率波动性进行解释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四种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然后运用2007年6月1日到2014年5月1日的美元指数收盘价数据,基于GARCH族模型对美元指数收益率进行分析,将对称GARCH与非对称GARCH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对称GARCH模型中历史波动情况对当前波动的影响较非对称GARCH模
期刊
摘 要: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泡沫是股价持续上涨从而导致其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值。ST股票背离于市场的表现使其所代表的投机泡沫尤为严重。通过使用动态自回归方法以及单位根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中ST股票价格泡沫的水平与性质。检验结果表明,我国ST股票长期存在泡沫,近两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而且ST股票泡沫水平随着其股价的上涨而上升。  关键词:ST股票;价格泡沫;动态自回归;单位根检验  中
期刊
摘要:从降低农村人口贫困率的角度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2008—2011年培训数据进行分析,考量其在提高农村人口收入,降低贫困人口中的作用,并以此为据提出进一步的建设建议,以期这一体系在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扶贫;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53-02  一、张掖市甘州区贫困人口概况  
期刊
摘要:关于收入偏差的文章很多,这些研究有共同特点,即是研究某一因素的偏差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或是研究如何将基尼系数计算的更准确。这些收入偏差的间接研究方法,很難看清收入偏差的真实情况,依据基尼系数计算出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富人、非富人收入权重,据此结合城镇居民富人、非富人储蓄比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城镇居民富人、非富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进而看清富人、非富人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