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失败”演示实验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o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刚结触物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老师要给学生做大量的演示实验,然后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到揭示事物的本质,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在学生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失败”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分析,从而判断真假对错,能力从而得到提升。本文教师以自己的亲身教学经历通过列举教学事例来说明巧设“失败”演示如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失败”演示实验;初中物理;创新思维
  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及理论都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创立和验证物理规律离不开实验。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更需要进行实验。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好的方式。
  1巧设“失败”演示,激发探究的欲望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希望每堂课精彩纷呈,除了完成教学目标和规定的内容外,更希望不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逐步培养他们严谨、严肃、科学、执着的科学精神。而作为有演示实验的物理课,更担任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重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成功演示实验,课前往往都要做大量的准备,所有的课堂演示实验,课前都要预先做一遍,掌握实验操作的关键。课堂的演示实验中,教师的每一步操作都很规范、认真、一丝不苟,力求尽善尽美。这样的课简洁、高效无疑是可取的。通过多年的物理教学我发现,长期用规范的、准确的、有序的操作方式去完成演示实验,有时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发现,在物理教学中,经常性的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到意外,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在演示實验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了一些“失败”的演示实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节内容时,准备了几只漏斗和几个乒乓。……向学生展示了器材后边实验边引导学生回答:
  漏斗口向上(图1),一只乒乓放进去。
  师:“乒乓会掉下来吗?”
  生:学生会心一笑(好简单哟)。
  然后漏斗口向下(图2),把一只乒乓顶进去,放手后。
  师:“乒乓会掉下来吗?”
  生:学生捧腹大笑(好白痴哟)。
  接下来,我让一名女生上讲台,要她向下吹漏斗(图3)。
  师:“乒乓还会掉下来吗?”
  此问题一出,有同学迷惑(啥子问题哟)、有同学低语(掉下去、肯定掉下去!可能不会掉下吧?)、有同学正襟危坐、有同学面带不屑一顾的神色、也有同学面带微笑……。我悄悄告诉女生,轻轻向下吹漏斗,乒乓果然如学生所愿:掉下了(满堂一片嗤之以鼻声音)。
  “大家别急!再看实验!”现在让女生用力向下吹漏斗(图4)。啊?啊?啊?……乒乓这次并没有掉下去!为什么?为什么?……
  师:这次,女同学向下用力吹漏斗,乒乓球并没有掉下去,是什么力量让乒乓球没有掉下去?你能不能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试着画一画?分析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同学来分析乒乓不掉下去的原因:受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力,施力物分别是?)→上下表面压力差→压强差→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规律)。继而又分析为啥轻轻吹气,乒乓会掉下去的缘由,最后同学能轻松得到:有压强差→压力差→小于自重(掉下来),为下一节《飞机的升力》埋下伏笔。
  在学生明白规律后,我再让五名男生上讲台向上吹漏斗里的乒乓球(图5),比一比谁会把乒乓吹得高,谁就是冠军。看着他们憋足劲吹气的样子(乒乓就是紧紧的贴在漏斗里),把台下的同学笑的前仰后合。
  这样设置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比传统的老师在上面按规则操作,收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必然会认真地去思考,思维能力就可以提到提升。有了结论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若让他们设计一架飞机,应当怎样去设计。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创新思维锻炼的过程。
  又如: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故意先让通电导线与小磁针成垂直方向进行演示。
  演示时,无论怎样都没有看见书中的现象:小磁针没偏转。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一次,小磁针仍旧不偏转。经过预习的同学都知道:小磁针要偏转。但老师演示时就是不偏转,为什么?增加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的发现去思考,效果肯定大不一样。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物理史上很多发明或发现,表面上看是偶然,但科学家为这个“偶然”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物理探究过程是曲折和艰辛的。
  2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物理改变了世界。比如,电的发明,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电磁波的应用,让我们通信变得方便快捷。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奇特”的想法出现,教师善加利用,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信心必然后大增,学习积极性必然会提高,创新的意识就会不断得到加强。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唤起,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物理课堂将变成创新的课堂。
  3结束语
  物理课堂是生长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思考,用各种办法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看似“失败”的演示实验,虽然表面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既增长知识又锻炼学生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胡贵建.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0,(8):80-81.
  [2]马海龙.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读与写(下旬),2011,(3):53-55.
其他文献
摘 要:阶梯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概述了阶梯式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并从若干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阶梯式教学法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阶梯式教学  一、阶梯式教学法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阶梯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阶梯式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作文教学与识字教学相互整合、相互渗透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重点强调提高学生将这些词语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的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既丰富了习作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双赢”目的。本文从形近字对照构词、形近字的联想构词、“滚雪球”式的词语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模块化”词语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词语训练;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式教学方法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实施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说明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成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由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一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体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即使如此,我国的教育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深入到各科教学之中,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有目共睹,很多学校也以此作为考核教师能力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多媒体是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绝佳工具,文章将初中英语课堂的角度开展多媒体优化教学质量的相关研究,加强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化
◆摘 要: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已经遍布到各行各业,在幼儿园的教学教育过程也与“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紧密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背景下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因为丰富的网络资源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丰富性,开展性,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丰富的网络资源是
摘 要:体育教育是一项体能训练的课程,在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体育运动动作,在训练时如果学生动作不规范,很有可能出现受伤的现象。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体育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动作示范;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育当中,示范是教师将相应技术动作分部或完整的为学生演示,促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解直接转变为形象的模仿和学习,从而更好的了解动作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