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育是一项体能训练的课程,在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体育运动动作,在训练时如果学生动作不规范,很有可能出现受伤的现象。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体育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动作示范;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育当中,示范是教师将相应技术动作分部或完整的为学生演示,促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解直接转变为形象的模仿和学习,从而更好的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等,从而更好的进行模仿,掌握动作的细节,形成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是一项形象、直观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方式。
1动作示范在体运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技术的掌握、体能的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体实际而言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以及机体功能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当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提高学生表象理解正确性的有效途径。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正确且优美的动作示范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相当明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生理情境以及动作展示情境。例如,在标枪、铅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整的解释系列性的技术动作,并且需要示范做完整的投掷演示,如助跑的节奏感,投掷的手腕力量等,身体需要协调,用力连贯,最终标枪或铅球沿着优美的线条飞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被这一系列性的动作所吸引,相对于单一的应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讲解而言,动作示范对于学生的吸引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2有利于正确理解动作概念
动作示范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借助直接观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直接观察的方式明确教学内容,从而构建正确的动作理念。例如,在掷铁饼的教学中,因为这一动作的中带你在与用力的顺序掌握,用力特点是转、瞪、加速,相对于铅球、标枪的用力顺序并不相同。对此,如果采用单一的语言详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不理想,很容易混淆,采用动作示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精髓,再动作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精确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形成技术概念的学习。
2初中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应用
2.1做好备课准备,保障课堂效率
在课堂开始之前,必须做好课堂的备课准备,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性艺术。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掌握课堂当中的教学可能性,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在动作示范方面,教师必须明确示范的教育目标性以及示范重点。
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许多学生在掷铅球时会受伤或一整堂课仍然没有学会掷铅球的动作和要领。对此,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一现象的教学课堂,针对性的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案,可以由教师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之后选出几名动作标准、规范的学生作为“小老师”,然后帮助其它同学进行练习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因为备课属于较为复杂且艰苦的脑力工作,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一方面下足功夫,以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再例如,在“单杆后摆下”的动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这一动作的示范重点在于后摆、制动、推杠多项动作的掌握,在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教师示范中推离器械、后摆制动等动作的技巧,并促使学生更有效的模仿。另外,教师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障动作的优美、完整、连贯以及规范,只有在教师熟练掌握动作并示范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模仿准确性等效果。
2.2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要准确
动作示范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并让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听到,从而达到模仿的效果。对此,教师的示范不仅需要规范,同时还需要关注示范的方向以及位置。示范的位置需要按照学生的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好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例如,在体操类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横队队形的方式进行示范,教师可以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示范,假设是复习训练,便可以采用横队集体训练,教师可以在队伍的左、右前方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另外,在“短跑”等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站在跑到的两侧观察教师的动作要领,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将视线固定在教师的动作上。无论如何,在动作示范的教学过程中,务必保障学生看得见、看得清,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可以准确模仿教师的动作。
2.3尽量保障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虽然分解动作的示范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的简化或细化动作的细节过程,但是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动作结构的完整性遭受破坏。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应用正确或错误的对比性示范,展现出正确的技术或动作技巧。在一些动作示范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关键性的细节进行针对性的示范。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投篮教学中的重点在于手型与用力方式的掌握,教师应当多示范并强调出手时的手型与用力方式,促使用手正确控制球,保障投篮时手更加稳定,手型正确。示范的时候可以采用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先讲解之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之后再讲解。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保障动作的完整性。另外,教师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动作示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师从观察的角度对学生的动作正确性进行评价,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教材內容,尤其是对教材当中所出现的各项运动动作有全面性的认识,不仅仅是姿势的正确性,还需要正确的掌握用力的方向、角度以及力度等。在示范时,需要从时间、速度、位置、方向以及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进行讲解演示,提高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斌.重视“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3(11):106.
[2]刘晖.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教育科学,2015,23(11):00205.
[3]陈楠.浅谈茶与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38(11):249-250.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动作示范;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育当中,示范是教师将相应技术动作分部或完整的为学生演示,促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解直接转变为形象的模仿和学习,从而更好的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等,从而更好的进行模仿,掌握动作的细节,形成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是一项形象、直观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方式。
1动作示范在体运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技术的掌握、体能的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体实际而言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以及机体功能发展的过程。在实际教学当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提高学生表象理解正确性的有效途径。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正确且优美的动作示范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相当明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生理情境以及动作展示情境。例如,在标枪、铅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整的解释系列性的技术动作,并且需要示范做完整的投掷演示,如助跑的节奏感,投掷的手腕力量等,身体需要协调,用力连贯,最终标枪或铅球沿着优美的线条飞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被这一系列性的动作所吸引,相对于单一的应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讲解而言,动作示范对于学生的吸引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2有利于正确理解动作概念
动作示范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借助直接观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直接观察的方式明确教学内容,从而构建正确的动作理念。例如,在掷铁饼的教学中,因为这一动作的中带你在与用力的顺序掌握,用力特点是转、瞪、加速,相对于铅球、标枪的用力顺序并不相同。对此,如果采用单一的语言详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不理想,很容易混淆,采用动作示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精髓,再动作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精确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形成技术概念的学习。
2初中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应用
2.1做好备课准备,保障课堂效率
在课堂开始之前,必须做好课堂的备课准备,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性艺术。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掌握课堂当中的教学可能性,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在动作示范方面,教师必须明确示范的教育目标性以及示范重点。
在以往的体育教育中,许多学生在掷铅球时会受伤或一整堂课仍然没有学会掷铅球的动作和要领。对此,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一现象的教学课堂,针对性的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案,可以由教师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之后选出几名动作标准、规范的学生作为“小老师”,然后帮助其它同学进行练习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因为备课属于较为复杂且艰苦的脑力工作,所以教师需要在这一方面下足功夫,以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再例如,在“单杆后摆下”的动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这一动作的示范重点在于后摆、制动、推杠多项动作的掌握,在教学中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教师示范中推离器械、后摆制动等动作的技巧,并促使学生更有效的模仿。另外,教师在动作示范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障动作的优美、完整、连贯以及规范,只有在教师熟练掌握动作并示范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模仿准确性等效果。
2.2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要准确
动作示范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并让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听到,从而达到模仿的效果。对此,教师的示范不仅需要规范,同时还需要关注示范的方向以及位置。示范的位置需要按照学生的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好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例如,在体操类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横队队形的方式进行示范,教师可以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示范,假设是复习训练,便可以采用横队集体训练,教师可以在队伍的左、右前方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另外,在“短跑”等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站在跑到的两侧观察教师的动作要领,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将视线固定在教师的动作上。无论如何,在动作示范的教学过程中,务必保障学生看得见、看得清,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可以准确模仿教师的动作。
2.3尽量保障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虽然分解动作的示范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的简化或细化动作的细节过程,但是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动作结构的完整性遭受破坏。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应用正确或错误的对比性示范,展现出正确的技术或动作技巧。在一些动作示范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关键性的细节进行针对性的示范。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投篮教学中的重点在于手型与用力方式的掌握,教师应当多示范并强调出手时的手型与用力方式,促使用手正确控制球,保障投篮时手更加稳定,手型正确。示范的时候可以采用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先讲解之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之后再讲解。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保障动作的完整性。另外,教师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动作示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教师从观察的角度对学生的动作正确性进行评价,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教材內容,尤其是对教材当中所出现的各项运动动作有全面性的认识,不仅仅是姿势的正确性,还需要正确的掌握用力的方向、角度以及力度等。在示范时,需要从时间、速度、位置、方向以及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进行讲解演示,提高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斌.重视“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3(11):106.
[2]刘晖.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教育科学,2015,23(11):00205.
[3]陈楠.浅谈茶与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38(1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