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发展等积极心理学关键词的解读发现,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关键在于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根据情绪产生的一般模式,小学生认知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认知评价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升认知评价需要多方位支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学校环境构建小学生积极品质发展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积极体验;积极品质;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1-0070-04
积极品质和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幸福的理论,因此,积极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人格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来习得,因此,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品质的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
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及积极人格形成的轨迹和过程应该是,增加积极体验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人格,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促进获得更多积极体验。这一过程中,外在环境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积极系统的构建是支持积极情绪体验获得的保障。
情绪发生的模式为: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时,我们便对自己的需要和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知评价,这种评价受到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信念和价值观、外部诱导、劝说的影响。认知评价的结果决定了情绪强度、种类、性质、水平,以及消极或积极。
积极情绪体验和提升认知水平密不可分,而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外界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体产生积极体验、有利于个体积极品质形成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积极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可增强师生视知觉刺激,从中了解心育知识,满足人际互动、愉悦体验等不同需求。怎样营造温暖、趣味性强和可参与的积极校园环境文化?我们是这样做的:在原来包含室内外8个不同功能区,约30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大白之家)的基础上,从整体性、针对性和个性需求多方面打造校园文化。
1.普适性的整体环境文化的建设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打造。用故事和名人名言,用具有知识普及、积极暗示功能的24品质打造操场文化;用每位教师照片和座右铭打造具有增强幸福、归属感功能的教师文化;以优秀学生照片和座右铭打造具有增强效能感、发挥榜样功能的学生文化;用积极行为指导标语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品质指向打造具有积极行为导向功能的楼道文化。
2.有针对性的年段心理环境文化建设
除普适性外,还要考虑各年段学生心理特点,打造让他们更感兴趣,有针对性的年段环境文化。结合心育课程,我们设置符合低年段身心特点的感统练习“平衡大王”、满足中年段学生交往需求的“大树的秘密”以及有助于高年段学生感恩品质培养的“毕业墙”。
3.个性化需求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心育环境文化的建设还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我们重视班级环境的功能,班主任根据德育处提供的主题或者班级情况选择班级心语角和外墙的主题,设计展示或体验类的心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直接參与和体验的机会。
(二)构建真诚开放的锦馨课堂
除环境文化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无论课程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心理品质发展需要借助全部学科、全体教师的协调配合,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控、交往和适应能力,提升认知水平,增加积极体验。因此,需要构建真诚开放的锦馨课堂。
要构建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积极情绪的调适、心育能力的提升。
1.帮助老师情绪调适,蓄积心理能量
(1)建立制度保障。学校制定激励教师工作的评优选模绩效考核方案,给教师精神鼓舞外也有物质奖励。
(2)营造安全和谐的调适氛围。为让教师能真正调适情绪,心理中心除了常规支持外,我们开展系列活动,例如氛围安全、尊重聆听、积极引导和同伴互助的“彩虹桥”教师心理工作坊,通过调查确定有实需的主题,根据主题我们邀请专家,老师们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例如上学期末有老师反映工作繁杂,压力很大,我们邀请高校专家到校开展“教师减压”主题教师心理工作坊,让老师们在参与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
(3)提炼校本资源,链接校外优质学习资源。为提高调适的时效性,我们从各方面整合学习资源。首先是提炼学校内部学习资源,邀请学校有实操经验的老师进行经验分享,例如上学期四一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帮助班上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改进明显,我们请她介绍方法和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链接校外专家老师,让专家经验和教师工作对接。例如,上学期很多老师反映班上有孩子好动难管的情况,我们邀请华西的专家到校开展“与ADHA面对面”主题公益讲座,让教师和家长了解鉴别ADHD儿童的方法和管教的策略。
(4)调适方式多样化。除以上的方法外,我们还结合学校工会活动,重视每一年的教师节、妇女节、师徒结对、迎新活动等具有仪式感的节日和机会,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还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游园活动、运动比赛等。
2.课堂创新,储备心育方法
〔关键词〕积极体验;积极品质;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1-0070-04
一、积极心育理念新解读
积极品质和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幸福的理论,因此,积极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人格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增强积极体验来习得,因此,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品质的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
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及积极人格形成的轨迹和过程应该是,增加积极体验有利于个体形成积极人格,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促进获得更多积极体验。这一过程中,外在环境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积极系统的构建是支持积极情绪体验获得的保障。
情绪发生的模式为: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时,我们便对自己的需要和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知评价,这种评价受到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信念和价值观、外部诱导、劝说的影响。认知评价的结果决定了情绪强度、种类、性质、水平,以及消极或积极。
积极情绪体验和提升认知水平密不可分,而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外界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体产生积极体验、有利于个体积极品质形成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积极系统的梳理和构建
(一)营造积极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可增强师生视知觉刺激,从中了解心育知识,满足人际互动、愉悦体验等不同需求。怎样营造温暖、趣味性强和可参与的积极校园环境文化?我们是这样做的:在原来包含室内外8个不同功能区,约300平方米的学生发展支持中心(大白之家)的基础上,从整体性、针对性和个性需求多方面打造校园文化。
1.普适性的整体环境文化的建设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打造。用故事和名人名言,用具有知识普及、积极暗示功能的24品质打造操场文化;用每位教师照片和座右铭打造具有增强幸福、归属感功能的教师文化;以优秀学生照片和座右铭打造具有增强效能感、发挥榜样功能的学生文化;用积极行为指导标语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品质指向打造具有积极行为导向功能的楼道文化。

2.有针对性的年段心理环境文化建设
除普适性外,还要考虑各年段学生心理特点,打造让他们更感兴趣,有针对性的年段环境文化。结合心育课程,我们设置符合低年段身心特点的感统练习“平衡大王”、满足中年段学生交往需求的“大树的秘密”以及有助于高年段学生感恩品质培养的“毕业墙”。
3.个性化需求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心育环境文化的建设还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我们重视班级环境的功能,班主任根据德育处提供的主题或者班级情况选择班级心语角和外墙的主题,设计展示或体验类的心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直接參与和体验的机会。
(二)构建真诚开放的锦馨课堂
除环境文化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无论课程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心理品质发展需要借助全部学科、全体教师的协调配合,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自控、交往和适应能力,提升认知水平,增加积极体验。因此,需要构建真诚开放的锦馨课堂。
要构建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积极情绪的调适、心育能力的提升。
1.帮助老师情绪调适,蓄积心理能量
(1)建立制度保障。学校制定激励教师工作的评优选模绩效考核方案,给教师精神鼓舞外也有物质奖励。
(2)营造安全和谐的调适氛围。为让教师能真正调适情绪,心理中心除了常规支持外,我们开展系列活动,例如氛围安全、尊重聆听、积极引导和同伴互助的“彩虹桥”教师心理工作坊,通过调查确定有实需的主题,根据主题我们邀请专家,老师们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例如上学期末有老师反映工作繁杂,压力很大,我们邀请高校专家到校开展“教师减压”主题教师心理工作坊,让老师们在参与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
(3)提炼校本资源,链接校外优质学习资源。为提高调适的时效性,我们从各方面整合学习资源。首先是提炼学校内部学习资源,邀请学校有实操经验的老师进行经验分享,例如上学期四一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帮助班上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改进明显,我们请她介绍方法和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链接校外专家老师,让专家经验和教师工作对接。例如,上学期很多老师反映班上有孩子好动难管的情况,我们邀请华西的专家到校开展“与ADHA面对面”主题公益讲座,让教师和家长了解鉴别ADHD儿童的方法和管教的策略。
(4)调适方式多样化。除以上的方法外,我们还结合学校工会活动,重视每一年的教师节、妇女节、师徒结对、迎新活动等具有仪式感的节日和机会,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还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游园活动、运动比赛等。
2.课堂创新,储备心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