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万人求职:探寻高校毕业生就业轨迹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已落幕。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调查:核心问题是“找好工作难”
  由于今年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不少人对就业形势感到担忧。
  “虽然很多人说找工作难,但实际上有八成的人拿到了至少一个单位的录用通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并非找工作难,而是找到心仪的工作难。”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丁雪峰说。
  湖北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43万人左右,该省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约200万个,相当于平均1个毕业生可以有5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多地校园招聘中提供岗位数量都有所增加。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介绍,去年学校层面接待校园招聘企业3800多家,今年已超过4000家。毕业生人数保持稳定,新增的就业企业与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
  安徽省合肥学院学工处副处长纪平说,今年来校招聘提供岗位数量约2万个,比去年增长5%左右,新增招聘岗位增幅超过毕业生数量增幅。记者在广东、四川等地的多个招聘会现场看到,不少求职的毕业生都拿到好几个企业的录用通知,但还会再到招聘会上看是否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慢就业”成为近年来就业新特点。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教师田冠仁说:“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理想岗位,会先找个能自食其力的工作,同时继续寻找机会。而现在,在大学生中‘慢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占比达7.5%,其中4%的群体在继续找工作,1.1%的群体在继续准备升学,2.4%的群体属于“待定族”。
  经济增速放缓为何就业仍保持稳定?
  调查:新兴产业替代制造业成“稳压器”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何仍能保持整体稳定?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刘铸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使用机器人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员工需求减少。但信息技术、文体娱乐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起到就业“稳压器”的重要作用。
  纪平说,近两年来,进校招聘的软件开发、通信工程、教育培训类企业与岗位数量明显增多。2016年,北京、广东、河南、湖北、山东等9个省份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340万人,占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近一半。此前,大学生就业去向最多的制造业,近年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吸纳大学生人数占比大幅上升。
  以“世界工厂”广东为例,2016年高校毕业生总量为53.5万人,在制造业领域就业的人数占比为17.19%,比2012年减少了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商务服务、文体娱乐、信息技术、科技服务4个行业中,大学生就业量占比上升近5个百分点。
  坚守还是离开“北上广”?
  调查:就业地选择多元化趋势明显,“新一线”城市彰显魅力
  早在去年上半年,合肥学院计算机系应届毕业生李亮,就和40多个同学,与合肥一家信息科技企业签订了工作协议。
  “以往,IT领域的很多师兄、师姐都选择在‘北上广深’打拼。”李亮说,不过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留在合肥。因为一线城市房价太高,而且发展机会不如二线城市多。
  虽然一线城市仍保持相对最高的就业签约率,但多个调查机构的报告都显示,近两年,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不再盲目追逐“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等“新一线”城市魅力凸显,成为大学毕业生热衷的择业目的地。
  招聘网站“BOSS直聘”以2016年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出炉的《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仅36%的人希望在“北上广深”工作,比3年前下降了15%。
  记者梳理湖北、湖南、河南3个中部省份公布的高校毕业生流向数据看到,近3年来,3省高校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人数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表示,近年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加工业、制造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给毕业生就業带来的影响。
  读研和出国留学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调查:深造人数逐年上升,重点高校本科生过半留学
  记者采访发现,除传统求职外,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升学或出国深造。
  2014年至2016年三届毕业生中,浙江省选择升学或出国人数占比从7.1%提高至9.3%,陕西省选择升学或出境深造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从0.85%提高至0.89%。
  在重点高校的本科生中,深造的氛围更为浓厚。近年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本科生升学或出境深造占比保持在80%左右。武汉大学本科生升学或出境深造占比从2014年的52.8%,到去年提高至57.1%。
  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晏金柱说,一些专业几乎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都会选择读研或出国。“比如,生科院的基础性学科100多名本科生中,直接就业的仅10多个人,其余的都选择升学或留学”。
  田冠仁说,当前,随着就业市场上知名企业针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上就业领域逐步细分,导致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升学或出国深造,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走出国门求学的人数攀升,留学归国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认为,“海归”的素质也大不相同。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因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给企业和单位带来新思维和新活力,容易受到关注和青睐。
  部分大学生就业“焦虑感”来自哪里?
  调查:精英教育变“大众教育”令就业竞争更趋激烈,女生就业歧视依然突出
  记者采访发现,受高等教育定位变化、生活成本压力加剧以及就业歧视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迷茫与焦虑。
  安徽一所二本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的祝欢虽已考研成功,但对未来却并不乐观。“基础学科就业渠道很窄。读研无非是推迟就业。”
  随着连续多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令就业竞争更趋激烈。而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或者行政级别升格,纷纷大量开设同质化的基础研究性专业,造成部分毕业生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素质需求,就职碰壁。
  此外,面对城市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动辄破万的房价,相对有限的薪酬涨幅,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的陈雯在深圳找到一份年薪12万元的工作,她陷入困扰:“每月房租至少两三千,加上交通与吃饭开销,过万月薪能剩下的不到三千。”
  值得注意的是,性别歧视仍是女生找工作的“拦路虎”,各种隐性歧视仍然较为突出。记者在东北一所高校举行的大型招聘会上看到,一家科研院所虽然招聘岗位并未限定性别,但却只收男生简历。一位重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坦言,现在很多企业进校招聘时往往都筛掉女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因为女研究生很快面临结婚、生育等问题。尤其是二孩政策放开后,女职工的有效工作时间进一步缩短,用人单位的普遍顾虑加剧了女生求职难度。”
  刘铸等业内人士建议,高校在特色定位、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要突出多元化,并与市场需求结合。政府应对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此外,要重点抓好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对存在就业歧视的招聘企业纳入黑名单。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经六十年了。在纪念国庆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妨套用列宁的话说,“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在过去六十年中,现代中国的建设走过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既有山重水复之困惑,也有柳暗花明之转机。这是一段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历史。研究这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能为我们指明解决任务的方向。  回想六十年前,天安门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我成长;高中;心理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2-0044-02  【活动理念】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每一场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当前,全民战“疫”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这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建国,李光耀面对着镜头时却哭了,新加坡将何去何从?一个“水”字,挡住了它的所有发展前景。当时的新加坡,200多万人口,绝大部分的供水依赖于1961年和1962年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两份长期供水合约,这两份合约分别于2011年和2061年到期。李光耀曾说:“每一项政策都可能因为水资源问题而让我们屈膝。”  如今,新加坡的水源由单一的邻国购水,发展到雨水收集、邻国购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man和Csiks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轮》中指出,它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潜能的发挥,它把促进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快乐与成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当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很快它就以一种锐不可挡之势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与运动,为世人所关注,它就是积极心理学。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阅读,好的阅读是学习的愉悦,是感受心灵的碰
《梁书·王籍传》:“湘东王为荆州,引为安西府谘议参军,带作塘令,不理县事,日饮酒,人有讼者,鞭而遣之。”  按:“作塘令”当作“作唐令”。《后汉书·郡国志四》载荆州武陵郡统县十二,其中有“作唐”。《晋书·地理下》载荆州南平郡统县四,分别为:作唐、孱陵、南安、江安。《宋书·州郡志三》南平内史下有注日:“吴南郡治江南,领江陵、华容诸县。晋武帝太康元年,分南郡江南为南平郡,治作唐,后治江安。领县四。”据
〔关键词〕家庭教育;关键词;教育方式  有位初中生写了这样一篇习作,题目叫“妈妈的关键词”,原文内容是这样的:  妈妈的关键词  妈妈爱唠叨,尤其是对我。这几年我感觉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能听到这样几个词。  这不,清早,我还在做着甜梦,她来到我床前,掀开我的被子,往我屁股上拍一下,喊一声:“快起来,都几点了!”刚吃过饭,还没来得及漱漱口、用毛巾擦擦嘴,她一面拾掇碗筷一面喊:“还不快去上学,要不就晚了
我之前未曾读过鲲西的著作。二○一四年年底鲲西去世,读了上海作家躲斋发表的纪念文章,才买到了他的一册集子《三月书窗》。此书仅一百七十一页,十二万字,系其生前出版的第一册随笔集,其时鲲西已八十一岁。文史学者钱伯诚在此书的序言中对鲲西有一段非常概括的评价:“鲲西早年多从老师大儒游,含英咀华,学养素厚,但不轻易为文。他是自八十年代起方较多地写些文章的,但亦不苟作。他博览群书,中外兼修,尤邃于西学。每拈一题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个体的全局意识显得愈加重要。走出自我中心、扩展大我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育人目标,也是生涯教育的高阶内涵。促进“大我”成长是已有生涯研究和实践或隐或显的主题,但教育效果却很少得到关注。研究以生涯智慧三度进阶培育模型为指导,对高中生实施了短期生涯教育,对275名高中生的前后测分析显示,短期生涯智慧教育虽然并未显著提升其外显大我意识,但却显著提升了其内隐大我意识
谈论丝绸之路,总要说到“丝绸之路”概念的创造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这位德国地理学家先是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二年间在中国做了四年的地质调查,然后一八七七年在德国出版《中国:亲身旅行及以旅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一卷(Chma.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iindeter Studien.
前不久,我和几位同事参加了一次特级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后,说到:“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其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在课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打击。   这位知名特级教师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肯定者有之,但也有不少同仁认为课堂上对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表扬,“高帽子”漫天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课堂教学并不是只有表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