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根据对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因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就要提高要求,重在鼓励创新。
  四是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人们的思维有一种套用习惯的定式倾向,这种倾向愈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越单调,思路就越狭隘、呆板、就不能进行灵活的创造性的思考。在教学中当学生一时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响,老师就要看准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从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开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乐趣无穷。
  学做“懒教师”
  我曾经读过一篇《要做懒妈妈》的文章,妈妈从不替女儿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我感到我们也应该做一名“懒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总是滔滔不绝的向学生灌输我的教学设计,临下课时,还不忘再三叮嘱。有一次,嗓子終于不堪重负,造成失声。于是,我让学生代替我“上岗”,在领读、听写生字、回顾课文内容等方面,学生做的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比如:板写课题、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甚至课堂学习的内容,也由学生选择。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在内容选择出现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在学生出现疑难时,适当点拨。在学生出现困惑时,教师引领。在展示成果时关注学困生。渐渐的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负担减轻了,教学效果却提高了。
其他文献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手心与手背,只有融合,不能割裂。也如人之呼吸,一呼一吸,方能确保生命延续。因此,唯有阅读与写作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随文而学,随读而写,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面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谈谈读写结合,随读而写的课堂教学。  【课堂意图】从阅读中感知线索和插叙的作用,并学习如何使用;以此为结合点,模仿课文写作,
期刊
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
期刊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
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众说纷纭: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为学生打好文化的底子,是语文课堂追求的一重理想境界;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精神享受,诗意栖居,走向智慧的过程,为学生垫好精神生命的底子……观点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多次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并且一次次聆听专家评课,从中有了一些思索:到底怎样的语
期刊
摘 要:现在,西部的大多数农村小学都安装了远程教育资源的设备设施,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那怎样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服务呢?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运用、实践,我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创造性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应恰当、巧妙地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让远程教育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知识面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选
期刊
体育教学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因此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让学生不要立即喝生水,洗头,洗脸 学生 身体不舒服时,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育 内涵 和谐发展  语文教育一向是个复杂而又艰巨的问题。徐特立先生曾说,语文教育的问题,近百年未能很好地解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育的问题半个世纪未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改革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声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仅建国60多年来,就已有四次大讨论。从50年代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60年代的文道之争,80年代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到1997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