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刻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联系文本背景资料、找准文章切入点,指导好学生动情的朗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其形成积极的情感认识,并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升华。
  关键词:激发情感;文本背景;精彩导入;动情朗读;情感升华
  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被激发,那么课堂只能是老师的独角戏。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通过什么途径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呢?情感是最好的武器。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皆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优秀之作,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作者丰厚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发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并以之作为载体以文本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能力,还能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那么,如何拨动其琴弦,调动学生的感情体验,使之奏出华美的乐章?在这里,我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谈一谈个人观点。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罗曼·罗兰说:“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教師欲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自己必须先被这种情感所激发、所感染。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抓住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呢?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创造时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生命 生命》是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短小精湛的文章,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杏林子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作家,她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三十年而不辍,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在备课时,我准备好了杏林子的个人经历资料,充分挖掘文本中杏林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对生命的执着的情感因素,授课时我饱含感情地向学生介绍了杏林子的不幸与不屈,引用杏林子的名言“生命存在今天,生命活在当下,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情,每一个转角都蕴藏着生机。而我只是希望,珍惜每一个今天,抓住稍纵即失的时间,去弥补每一丝轻轻溜走的光阴。正如在一条微博上看到的,我在今天的每一丝微笑都比明天要灿烂,我的每一滴泪水都比明天要沉重,即使是我的痛楚,也比明天要尖锐和富于激情。”孩子通过我的动情讲述和朗诵竟然眼泛泪光,通过他们的眼睛我知道他们的学习激情已被激发。果不然,我还没书写完课题,他们便如饥似渴地开始朗读全文,对文章的难点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更是反复品读推敲。这就激发了学生情感体验所带来的学习效果。
  捕捉文本切入点
  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并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富有情感性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必然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如教《触摸春天》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是啊,春天万紫千红、草长莺飞,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去欣赏无边的春光。老师认识了一位非常喜欢春天的盲童,她不仅能欣赏春天的美景,还能在花丛中笼住一只蝴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样做到的吗?下面让我们跟着小女孩安静一起来触摸春天吧!”学生一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去寻找安静欣赏春天的方法,朗朗的读书声顿时洋溢了整个教室。好的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迅速融入了作品所描绘的情感世界中,充满激情地学习。
  在“读”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动情的示范朗读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情感,让情感在阅读中升华。比如,我在教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让学生抓住三句一模一样的诗句“这究竟是为什么?”进行揣摩朗读,揣摩每一次诗句朗读时的语气及情感的变化。通过多次的指导朗读体味,孩子们感受到了诗歌情感的推进是一次比一次强烈,三句“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对战争一次比一次更强烈地控诉。美好的事物被战争破坏,孩子们读得痛心疾首,他们不禁放声控诉战争的罪恶,憎恨战争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自然而然地深情呼唤和平的到来。就这样,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指导学生通过动情的朗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促使其良好情感素养的形成。
  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情感既是语文教学作为科学的特征,同时又是其作为艺术的特征。只有语文老师先有了激情,才能希望学生有激情,有了激情掌握了相应的方法定能激活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抓住了情感,就找到了语文学习的金钥匙,开启了这扇沉重而神秘的门,语文阅读教学也会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广东省台山市四九镇昌平学校)
其他文献
将本来是发展目的的人视为发展的工具性手段,导致实践中产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偏离。厘清产业发展的价值观维度,凸显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能够促进产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材料以及设备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科技新术语大量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英语领域。科技术语由于其意义比较单一、简明,再加上具有非
有一些养殖户,看到市场不景气,就维持现状,忽视猪群调整,特别是忽视种猪群的调整。目前正处于猪价下跌时期,养殖户应乘机调整猪群,把老、弱、病、残的猪,生产性能低下的猪坚决淘汰,尽
就当前的语文教材而言,语文教学内容的架构源自于一篇篇相对独立的文本;然而,文本本身也并非仅仅为了教学服务,再加上较为显著的独立性,致使阅读教学的内容较为零散,甚至使课
青冈县某猪场有体重为20~30千克的育成猪284头,饲养在一栋面积为400平方米的10个单圈的猪舍内。2005年8月14日,先从舍内通道两侧的猪发病,然后传播全舍。至22日,病猪已达67头,占存
文化,對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学校、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清华前校长梅贻琦曾有言:“学校之大,乃谓有文化之谓也。”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紧紧围绕“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办学目标,努力构建学校文化,丰满师生智慧的羽翼,让他们能够逐梦于天空,自由翱翔。  以德立校,廉洁从教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师德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影响日益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高等学校应紧跟时代发展,通过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与各学科教
异食癖是指羊只特别喜欢吃不正常的非食用品,在绵羊和山羊均可见到。容易发生于过度放牧地区和长期干旱时期。
循化县是海东地区养羊大县之一,多年来全县养羊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但目前循化县养羊业总体水平还很低,不计劳动力成本、无偿利用草地资源、生产周期较长等问题都很突出,养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匆匆而行,教师群体也不例外,面对教学、升学、专业发展、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当初走上讲台的热情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而如影随形的是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如何让教师在繁忙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愉悦与满足,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最关心的话题。近年来,白马山下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坚持以品质立校、以特色铸魂,大力推进幸福教育课题实验,积极探寻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以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