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绘画表征特点及支持策略的研究

来源 :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幼儿表达心灵,彰显自己对世界认知、情绪以及欲望、内在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绘画中幼儿与世界进行联结,渴望成人能通过绘画作品读懂他们,但很少有人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期,幼儿的语言和幼儿的思维,都存在较大的跳跃性和间断性,若是不了解表征特点,就很难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幼儿期,绘画表征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影响显著,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幼儿绘画方式与幼儿思维方式惊人相似。正是因为绘画表征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教师才能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采取合适的方式促进幼儿身心、思维发展。
其他文献
文章以人教版2019年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的课后习题为例,与人教版2004年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通过对新旧教材习题的分布、数量、题型和内容的比较,分析了新教材课后习题设置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中学教师提供参考。
道德与法治课的深度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指向深度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活动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抓住学科的知识内核、培养高阶思维和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与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文章结合作者所观摩的《自由平等的真谛》这节课,分析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活动教学的实施。具体的实施路径有:设置议题,贯穿全课;创设情境,对接任务;开展活动,解决问题;点评总结,素养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