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反思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年来,我校轰轰烈烈开展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我深刻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并不断总结反思,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小组讨论,那么学生都在真正地讨论了吗?课堂效率是否一定提高了呢?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那时我刚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尝试班级是初一年级,我想初一学生活泼好动,一定讨论得很热烈,必然会有好的效果。讨论内容是教材中细胞分裂和分化中的问题:(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它对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意义?学生们果然热热烈烈地讨论起来,末了,我开始提问一位学习中等生,结果令我失望。我再叫几个学生试一试,结果让我无语。新教学模式莫非没有想象的神奇功效?
  案例二:这是一位教师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在教师安排任务后,学生开始进行小组探究,当时场面是学生很兴奋,一些学生甚至根本没有仔细瞧一瞧那些蚯蚓,反馈结果却是,教师提的问题被提问的学生都答得很标准。或许那几个都是班里学习的佼佼者吧。但是我想,如果教师请其他学生回答,他们是否都会回答这些问题?
  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一、 把握契机,选择内容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因为不是什么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既然不是任何内容都适合讨论,我认为只有当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才需要鼓励学生讨论,不能让学生对讨论失去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如果什么问题都讨论,他们正好找机会说说小话。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鼓励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例如,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吗?它的细胞里有哪些结构?像这样的简单问题就不用讨论了。
  二、合作讨论前让学生独立思考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懂的都说出来,这样,那些后进生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学生变得更好,差的学生变得更差。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必须先独立思考几分钟,把自己的答案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组长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独立思考是前提,教师要有效引导,才能促使小组讨论更合理、更科学。
  三、发言人的选当应轮流和随机相结合
  在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班主任一般都指定了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等。如果教师指明要某个小组来回答问题,总是某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而且基本上回答都是很准确的。如果有的班级没有指定的学生回答问题,也总是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则是默默无闻。
  在小组合做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先让他们说,再让其他学生说,让学习能力强的作总结归纳。这样才能使优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特别是后进生,应采取轮流当发言人和随机选发言人相结合。
  这就为每个小组成员提供了平等的参与机会,激发了全体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普遍得到了锻炼,也增进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四、重视结果评价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团结,使学生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任课教师要重视每一次讨论后的结果评价,要对小组及个人都给予评价。
  个人评价的重点是小组内的后进生 ,因为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后进生得到提高。在小组合作时,后进生的表现更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要及时发现后进生在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取得的点滴进步,加强激励性评价,如“某某同学进步真快”“你是很棒的”等,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激情。
  如果有的班级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加分细则,那么若一般的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加1分,那么应该给后进生加2分,给他所在的组再加1分。这样更能促进小组及小组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确会碰到不少困难,但只要教师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分离提取芦荟花中的活性成分,不仅可充分利用芦荟资源,而且可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多糖,对温度、时间、加水量、芦荟花粒度四个工艺条件进行了研
通过对全局模型和局部模型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潜在语义索引差异模型,能将类别信息反应在词项中、以医学网页为实验对象,将网页中的文本抽取出来并分别用全局模型和差异模型表示
上学期,我的一节思品课《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获得了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这一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教材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着重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的粉煤灰由于在炉内停留时间短,燃烧不完全,故含碳量高、活性较低,属于低活性粉煤灰,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本文介绍了采用适当的激发剂,对流化床粉煤
范更华证明了如下结论:设G是具有n个点的二连通图(n≥3),若对任一对使d(u,v)=2的点有max{d(u),v(v)}≥(n)/(2), 则G是哈密顿圈的.将范氏条件限制在二部图上,已经得到二连通的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高超的技巧、不断的学习和用心的研究。要准确地把握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得正确地从教学中掌握操作技巧。    一、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热情的具有鼓舞性的有声语言来激励学生。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班内学生在诸方面的良好表现。如一次独到见解的提出、一次正确流利的回答、一次书面作业的认真书写、一次阶段测试成绩的提高等这些不显眼
社会在飞速发展,各种情况在不断变化,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新课程改革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与进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通过几学年新课改教材教学的体验,本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感受,与大家切磋共勉。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不同思想不同特点的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历史教师不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了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可能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是每一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多年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
目前许多教师简单地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听说能力,认为讲语法不符合交际法教学原则,把语法教学和交际法对立起来,导致学生语法知识基础薄弱,看不懂文章,写不出完整正确的句子,最终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既要更新教学观念,领会课改精神,又要勇于创新,用切合实际、灵活多样、浅显易懂的方法因材施教,将语法教学融入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到语言实践中去,而不能弃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人才,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把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人才都教育成为像工厂产品一样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而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都是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培养的问题。这样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