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运动中影响手感的因素及其应用的理论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在网球运动中,手感这个词既是抽象的,但又有其深刻的内涵,发展,训练和比赛的印证和启示,它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已经成为选材的主要条件和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天,尽管手感问题已被大多数人所重视,但在科研方面还极少有人间津,我国网球界对手感的训练和研究也还没有科学化、系统化。
  关键词 手感 技术 训练
  
  一、研究背景
  对于初学者来说,网球是小球中最难控制的球,它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群,通常说球性即对球的感觉和操纵,就是看你是否有手感,我选此题为研究对象,冒昧地拿出自己的初步和肤浅的看法,目的就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引起各位有志从事这方面研究专家们和教练们的争鸣和探讨,以尽快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实践所用。
  二、研究方法
  (一)实践经验总结。
  (二)文献资料研究法。
  (三)用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四)统计法:对青年联赛进行技术统计,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相关资料。
  (五)比较分析法:将我国后备力量的培养状况和美国相比较,将甲级队强弱队及其后备力量做全面比较,找出问题及值得借鉴或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六)逻辑分析法:对所掌握的资料和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指出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三、研究内容
  关于手感的训练问题:
  (1)放松问题:放松是培养良好手感的先决条件。如果紧张易引起僵硬,而手臂处在紧张僵硬状态下击球,是不可能有好的手感的。因为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缠绕在肌纤维外和埋在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会随着肌肉的运动产生压力刺激而兴奋,这个信号经神经传导系统到大脑皮层的动觉细胞,通过分析综合,来感知击球时身体各部位运动情况,这就是本位感觉。大脑皮层通过本位感觉和视觉、触觉、内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才能随环境的变化调节肌肉的动作,实现击球动作的精确和协调。因此击球前越放松,击球时神经末梢受到压力刺激产生的兴奋就越强、越清晰,大脑皮层对此感觉分析才能迅速、准确,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就高,击球时的手上感觉将得到加深。例如:当运动员在运用放小球技术时,只要手放松,即便判断不清,在触球的一瞬还是有所感觉的,并且迅速调节的余地,将球回击过网。反之,手臂紧张,遇到此种情况击出的球就与一般抽击球效果无异了。
  放松是关系到手感好坏的重要问题,结合专项训练,我认为要明确三个问题:①握拍的放松:击球动作是由手臂、手腕、手指的相互配合发力完成的。握拍的合理放松,手腕、手指的运用才能灵活自如,击球时才有底数。但握拍放松要适度,握拍过松击球时球拍易产生晃动的弊病,同样会影响击球的手感和稳定性,握拍放松是很隐蔽的问题,甚至手指的位置差分毫都会引起紧张,这就需要教练员在观察训练、比赛时细致入微,解决问题时则应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手型,因人而异。②击球前的放松:击球前的手臂放松对手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击球前手臂放松取决于准备动作的协调。步法移动、重心交换及开拍时手后拉不当,都会引起手臂或周身肌肉的紧张,而影响击球的手感,故在击球前一定要保证步法移动合理,重心交换适宜及开拍时手后拉自然放松,整个身体、手臂在击球时的动作才能协调柔和,才能有好的手感。③击球后的放松:在击球过程中务必要将击球点稳定,动作协调;发力后手臂不宜在前面停留时间过长;切忌横向地只用手臂力量和动作还原,而一定要用重心还原为主带动手臂的还原,以重心还原为主速度快,有利于手臂在下一次击球时的稳定和放松。
  (2)重心与手臂动作的关系:重心和手臂动作处理得当是增进手感的根本保证和一大要素。打网球是全身性运动,击球动作除步法移动外大致可分为重心交换和手臂动作两大部分。重心交换是指通过腿、髋、腰各部位的协同用力来完成的。手臂动作则是指通过大臂、前臂、手腕和手指部位局部或全部的协同用力和调节来完成击球的挥拍动作,并且击球时还要通过手臂将重心交换的力量作用于击球的动作之中。因此在分析击球动作时,可以说重心是根,是支点,而手臂动作则是直接的合成参与者。在训练中教练要特别提出两个同一性,
  (3)借力中发力(合力训练):当今网球运动发展相当快,随着击球难度的加大,搞好借力中发力对建立良好的手感,稳定技术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掌握借力中发力的技巧,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问题需要明确。
  ①借力中发力:在一般情况下,对方来球力量越大则球与拍接触时手上的感觉和反映就越强越深(除高压外),这是因为我方受力大,球在拍面上的吃球度就会加深,我方将会敏感地感受到对方来球的力量和旋转,回击时就比较容易。球在上升期前进力最强,这时击球受力是最大的:当球下降期时,前进力就会减弱,这时击球受力就会小一些,这就是借力的根据。借力中发力就是我方击球时,除借到对方力量外,再加上自身的发力,两个力量合到一起,击球时产生的速度、力量都是很可观的,它不光能增加手感,而且威胁性较强,命中率较高,这个概念明确后,剩下的就是击球时间问题了。
  ②基本的击球时间:使用借力中发力,在上升期后段和最高点击球最为恰当,那是因为在上升期前段击球出手的进间太短,速度过快,不易调节、掌握和稳定,而在下降期击球则球的前进力很小,不易借力,只有靠自身的发力,从速度和手感上都较差:而上升期后段和最高点击球,既能利用球在上升期运行的前进力进行合力,又保证击球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节。
  ③爆发力:击球时前臂、手腕突然集中加速用力,就是击球的爆发力。其特点是突然性强、速度快、手感较好。出手时爆发用力,速度加力量的挥拍可以抵消来球的旋转,控球效果良好。
  (4)调节球的问题在网球技术中击球动作的丝毫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击球结果,所以调节球是击球过程的精华,在手感的反映上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认为调节球大致可分为:摩擦调节、拍型调节、力量调节等几种。
  ①摩擦调节:它是目前多种打法在实践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要领是:击球前拍型固定,击球时通过前臂、手腕的力量,发力摩擦球的不同部位以制造球的旋转和控制球的运行弧线。它自勺优点是球在拍面上停留时间长,击球的弧线好所以手感较强,准确性高。
  ②拍型调节:它的方法视来球的旋转不同,来变换击球前拍型角,以击球的不同部位来击出下旋球、上旋球或平击球。但因拍型变动大,不易控制,在对攻时易失误。
  ③力量调节:力量的使用对击球的手感与准确有着直接的关系。力量的使用规律一般以人轻我重和人重我轻为主,在特殊情况下也采用人重我重(对拉)和人轻我轻(反控制)的方法。训练中教练员要耐心观察、询问、研究,让队员谈出自身的感觉来加以诱导和改进。
   (5)其它问题:大致有以下一些:①网球场场地的材质影响球的运行速度;②网球拍材质:③比赛时风向、风速的变化。
  四、研究结论与实施方案
  1.结论
  (1)通过实践,手感已日益被人们重视,已成为科研、训练和选材等方面的重要课题。
  (2)放松是培养好手感的先决条件。
  (3)重心和手臂动作处理得当是增进手感的基本保证和一大要素。
  (4)掌握借力中发力是建立良好手感到关重要的问题。
  (5)调节球是击球过程的精华和手感的集中反映,它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
  2.方案
  (1)今后我国网球界要在手感的科研、训练和选材方面进一步开发挖潜,以快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2)良好的手感建立非一日之功,要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将理论多用于实践之中,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 韦晓康.网球入门及实战技巧[M].气象出版社.1998.1.
  [2] 陈宏铎.网球技术[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7.
  [3] 陶志翔等.網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 张志纯译.网球大全[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12.
  [5] [美]汤姆.塞德择克.顶级教练教你打网球[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6] 李疏,浚树君.网球技巧与战术[M].大连出版社.1993.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贯彻课程标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加快课程改革和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也应从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估入手,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来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增进学生的健康。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呢?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体育锻炼质的飞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培养 自我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简要地阐述了在当前的体育社会大环境,竞技体育商业化程度越发加深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看待被商业化浸淫的竞技体育的优点和劣势。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商业化 利与弊 对策    在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后,便进入了经济转型期,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打好身体素质基础,培养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并将终身体育贯彻到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教学 社会体育    学校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有条不紊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将不仅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更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据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大课间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1-000-02  摘 要 体育与社会各方面要素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本文试着从经济、娱乐、人的发展这三方面浅谈体育与其的关系。  关键词 体育 经济 娱乐 人的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田麦久在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说,在现代社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