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盆腔脏器脱垂(POP)在中国城市女性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对中国6大地区(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及华中)城市中20岁以上女性开展POP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POP的诊断标准为脱垂症状问卷回答至少一项阳性并且通过盆腔脏器脱垂的量化分期(POP-Q)分度为Ⅱ度及以上的脱垂。

结果

29 613例城市女性纳入分析,城市女性POP的整体患病率为9.67%(2 864/29 613),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6.11%(727/2 78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调整后比值比(AOR=1.56),95%可信区间(95%CI 1.42~1.72)]、肥胖(AOR=1.74,95%CI 1.48~2.03)、便秘(AOR=2.05,95%CI 1.82~2.32)、慢性咳嗽(AOR=1.70,95%CI 1.44~2.02)、妇科疾病(AOR=2.08,95%CI 1.89~2.29)及躯体疾病(AOR=1.27,95%CI 1.15~1.41)是POP的危险因素。而未产(AOR=0.12,95%CI 0.060~0.22)和剖宫产(AOR=0.55,95%CI 0.47~0.64)是POP患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国城市女性POP的患病率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超重、肥胖、便秘、咳嗽、妇科疾病及躯体疾病是POP患病的危险因素;未产及剖宫产是POP患病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结合近年来本课程团队的教学经验,探讨将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重新设计,改革为研究生主导的研究性实验课程翻转课堂。即,依据研究生科研工作方式,促其在课前研读实验原理、试剂说明、选取和设置对照,利用在线平台充分开展讨论;在课堂上各实验小组进行操作、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教师引导研究生的技术操作以达成实验教学目标、注重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6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按照大纲要求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的微信资源制作、推送、交流学习。出科时两组学生均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问卷调查;运用SAS 9.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行
目的探讨初级和高级腹腔镜模拟操作培训对不同年资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水平提高的价值。方法将2016至2017年在北医三院妇产科轮转的77名第1~4年住院医师根据年资分为第1~2年住院医师与第3~4年住院医师两组,分别进行初级和高级腹腔镜模拟操作培训及考核,评定培训效果。考核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初级和高级腹腔镜模拟培训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5.7%和57.1%。第1~2年住院医师与第3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诊断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临床医学系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班与2班,共计13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问诊实训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比较传统教学和SP教学的效果,同时学生对SP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结果教学效果问卷显示,对于SP教学法,有127名(94.8%)学生认为能激发对问诊的兴趣,125名(93.3%)学生认为能增加对问诊内容的理解和记忆,127名(94.8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预处理对H9C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损伤模型中钙离子的影响。方法高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H9C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细胞;OGD/R组,采用缺氧小室对细胞进行氧糖剥夺24 h处理,随后复氧3 h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Lap-taTME)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通过收集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CTRC)"登记录入的、来自全国62个中心的857例taTME手术病例,筛选出接受Lap-taTME手术并行吻合的563例患者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