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要根据课的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简单的数学习题做铺垫,降低新数学知识的难度,要精心设计奇异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发兴趣;降低难度;精心设计;增加驱动力
  高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内容较为抽象,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深有感触。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等问题都特别值得我们去探究,这也是有效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 要根据课的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哪一科成绩好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兴趣才会有求知欲,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根据课的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对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的,可以直截了当的导入。例如,在教学“二面角”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妨这样来引入:如何对两平面相交的夹角进行定义?如何对两平面相交的夹角进行测量?像这样直接引入的,学生感觉直接,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知识的本质。即便是新的知识,学生也可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得以拓展。
  2. 对于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这样来激发学生:现在有一个棋盘,若在棋盘的第一个格、第二个格、第三个格……,分别放一粒米、两粒米、四粒米……,这样以此类推下去,试想放满棋盘所有的格大约需要多少粒米呢?再如,我们用折纸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把一张纸反复的来对折,我们这样假设: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在1毫米左右,那么,我们无数次对折后,对折的纸的厚度往往会比世界上最高的山还高出许多,对此,有些学生不相信,但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计算出的结果却非常的惊奇,学生从开始的不相信,到与自己的想象形成巨大的反差,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强烈起来。另外,也可以借助魔术或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用简单的数学习题做铺垫,降低新数学知识的难度
  数学知识虽然很抽象,但是关联性很强。教学时,要利用简单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尽管这一方法比较传统,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来选择要铺垫的数学知识。具体地说,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用联系着的简单的数学习题来降低有难度知识的坡度,以便于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策略一旦被学生下意识的积累为学习规律,往往会积累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前提下,他们往往会通过自己去探究数学知识,也往往会寻求数学知识内在的各种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巧妙的学习方法,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虽然我们练习过有关与概率有关的问题,但学生又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这种表现是由于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没有扎扎实实的掌握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形是怎么办呢?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专门类似的习题相关联的比较简单的习题作铺垫,下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两类题目进行深入比较,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某人训练射击,击中10、9、8、7环的概率分别是0.13、0.16、0.20、0.24,求击中10环或9环的概率各是多少?”如果直接让学生求解这道习题可能有难度,于是笔者用類似的习题“两枚骰子抛出来,其点数相加是6的概率有多大?”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让学生从这道简单习题分析中联系上面的习题,对比分析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抛骰子”这道习题题干虽然简单,但却是等可能事件的典型题目之一。
  三、 精心设计奇异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
  有人说“高中数学课堂自疑问始”,这话或许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课堂上精心设置精巧奇异的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内驱动力的上等策略。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余弦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老师总觉得这一规律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通过课堂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第一是引导学生先复习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如学生最熟悉的“勾股定理”等数学知识来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有个良好的铺垫,学生学起来就减低了坡度,引导新知识有轻车熟路的感觉。在这个时候提出勾股定理对非直角三角形是束手无策的,那么,非直角三角形这些不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提出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再出示本节课的“余弦定理”这部分内容。再引导学生研究a、b、c三条边与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又通过思考、动手操作来理解要学习的知识,奇异的数学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学习的内驱力不断增强,能力自然会慢慢提升。
  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引导策略,都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才能更容易的走向高效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李剑评.浅析高中数学思想在高考考查中的渗透[J].海峡科学,2010(09).
  [2]郭炳侬.探析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5).
  [3]谭凤影.分类讨论思想与思维品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4]潘继祥,赵晓梅.关于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分类讨论[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09).
  [5]徐云军,冯霞.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1).
  [6]李洪刚.谈新形势下怎样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J].现代教育,2011(5).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所以,笔者将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为如何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提供相关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一、 注重培养数学课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是其内容的精神也是其推进的基础;数学教学教育的创新素材非常多,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创新培养与训练过程中必须
摘要: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是蕴含在数学教材中的方法精华。作为启迪学生数学思维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体现。  关键词:化归;初中数学教材;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化归思想作为较为一般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在现实教学中的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效果理想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旨在通过高脂饮食
摘要:“生本教育”的意思就是以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公,然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会互相帮助。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我国教育体制,展开讨论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创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它的宗旨
背景: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 CKD)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堆积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其中蛋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