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班本课程,指向“发现生活”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属于园本课程,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班本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班级为基点打造班本课程是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笔者试图让教育“回归生活”,从“发现生活”中丰富幼儿班本课程,契合幼儿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幼儿从生活化班本课程中收获幸福、快乐、智慧。
  明确班本课程重心,
  实现有的放矢
  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重要支撑,从属于园本课程,但又具有班本特色。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班本课程的建设要关注幼儿的自身特点与优势,权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班本课程的实施要参照园本课程目标,因班制宜,从班本实际出发,多一些探索、思考,多一些包容、开放,多一些个性、特色。班本课程的建设还要结合班级幼儿心智特点与实际,教师要参与班本课程的探究中,肩负起班本课程改革的责任,依托幼儿一日活动与生活,细化班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形式。比如在主题活动中求同存异,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年龄、兴趣需求,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班本特色课程学习,发挥幼儿自身的优势。教师要注重班本课程的开放性、多样性,协调好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园所课程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教师要转变理念,确立“尊重”“理解”“保护”“接纳”“支持”等班本课程指导思想,以发展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导向,丰富班本课程内容。教师要沿着幼儿的生活實践,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关注幼儿的成长,优化课程建构。比如设置“来,我们一起玩”课程,“来”体现了热情、鼓励,赋予每个幼儿平等的对话权利。“一起玩”体现了尊重、包容、支持,释放了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从生活化游戏中乐玩、乐探、乐学。班本课程还要顺应幼儿的学情,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趣味化,遵循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有的放矢。
  挖掘生活媒介资源,
  启迪人文情怀
  “发现生活”是一种理念,班本课程的建设要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开发人文课程,让幼儿从生活体验中增长才识与情怀。教师应立足幼儿视野,确立博物意识教育,如带领幼儿走进自然,去观察动植物、花鸟虫鱼,体验砂石泥土的形态,触感多元化生态,从而丰盈幼儿的体验,营造探究的趣味空间。在草坪里,让幼儿观察小草的生长,分辨草叶的形状、颜色,打开幼儿的想象翅膀。教师还要“打破围墙教育”,适度引领幼儿走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文化、热点信息,提取幼儿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班级课程建设。如引入“环保小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幼儿以“环保”为主题,走向社区、走进广场,去捡垃圾保护环境,去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班本课程建设要充分引入地域文化特色,为开发课程注入活水。比如引入手工课程,以服装设计、剪纸、日常做饭等活动为载体,引领幼儿去探究、体验、分享动手的快乐,让幼儿相互交流手工经验。又如设置“制作香味面点”活动,将手工活动与面点制作相结合,让幼儿去观察不同的面点结构、特点,自己动手,通过学习、实践的方式,用心去感知劳动的快乐,体会生活的真实。
  营造和谐课程生态,
  指向日常生活
  班本课程要打造和谐的课程生态。在这个生态课程体系中,“发现生活”是贯穿课程的主线。如小班幼儿对幼儿园充满好奇,但也心存胆怯。我们以“认识幼儿园”为课程,带领幼儿参观园所,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开展“认识小伙伴”活动,拉近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认识同伴,从玩中学会交流,增进友谊。班本课程还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围绕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关心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动态调整教育活动。比如天冷了,幼儿会出现就餐胃口不佳、午睡难以入眠等问题,为此,我们展开了“美味午餐”活动,从教室转移到生活操作室,让幼儿一起分享热腾腾的餐点,在轻松愉悦中开启美好的幼儿园生活。班本课程建设要不断创新,要有趣、好玩,以生活化游戏来推进幼儿间的良性互动。集体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会交流,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比如引入“才艺展示”活动,通过活动发现幼儿的创造潜能,让每个幼儿获得被关注、成功的喜悦。
  总之,班本课程建设,应确立“发现生活”导向,教师要结合班级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开发计划,衔接园本课程目标,促进每个幼儿从生活体验中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幼儿园融创园)
其他文献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教养。本文重点谈谈家长应该如何教养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是成长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有思想,有灵魂。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多包容幼儿,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将幼儿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及时支持、鼓励幼儿的行为,从内心去欣赏、赞美幼儿。  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独立思考。父母不能在任何事情上都包办代替,应该给幼儿应有的空间,让
幼儿体育游戏中的分组指导  (一)语言提示法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适时恰当的语言提示,可以提高幼儿分组的意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教师发出指令: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开展小班体育游戏“大风车”;中班体育游戏“勇敢的小红军”,幼儿两人、三人、多人一组的分组练习,能够达到走、跑、跳的练习密度和活动量。  (二)性别分组法  在体育活动中,根据不同的体育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男女多
幼儿园一日活动通常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等内容,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日常活动的顺利开展很有帮助。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幼儿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学选择。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日常户外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户外活动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状况的关键环节。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輕松、活泼、欢快的氛围,使得
健康美好的人生,是“走”出来而非“坐”出来的。人类的日常活动量随着文明的进步而下滑,低头和久坐,更是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写照。除了睡觉的8小时(甚至更少)躺着,其余的16小时几乎都在“坐”,而且是不正確的坐姿。  即使在健康意识提升的今天,大多数人依然忽略了“坐”的隐秘杀伤力,充其量将其与“肥胖”及“腰酸背痛”挂钩,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健康风险。变胖变懒,惹病上身  科技时代颠覆人们的生活形态,从劳作模式
在幼儿教育环节,STEM教育理念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其所强调的是引导幼儿以多元、综合、多维的方式认知并改造世界。  融合生活因素,  培养科学意识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STEM理论将教学工作划分为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大版块。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开展幼儿教育
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民间游戏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配的儿歌都是当地语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特色,赢得了幼儿的青睐,为幼儿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學蓝本。把民间游戏区域化,让幼儿自由选择多个民间游戏自主参与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开展区域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提供幼儿表达的机会  多听、多看、多
区域活动具有自主性和指导间接性等特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项目,在活动中探索,获得学习的快乐。然而区域活动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浮于表面。一些班级尽管设置了各种活动区域,但真正开展的区域活动较少。究其原因,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行为上过分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忽视了区域活动,导致区域
民间体育游戏源于我国民间传统游戏或体育项目,材料简单易得,贴近幼儿生活,利于家长配合。在课堂教学或户外活动中,充分而巧妙地利用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幼儿体能发展现状及诱因  幼儿体能是指幼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指幼儿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现在的幼儿体能如何,体能不足的原因何在?  一是从幼儿家庭教育中找答案。随着幼儿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部分幼儿回家后零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许多家庭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自我意识较强,不太合群;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发生各种冲突。针对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多种举措,以期加强家长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认知,结合家园共育模式,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开展亲子共读,加强家庭情感关怀  父母是幼儿心理健康最直接的引导人,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结合不同年龄段幼
孩子咳嗽是让家长最为揪心的事,尤其是白天孩子活泼可爱,一到了晚上就咳个不停,不仅孩子难受,影响睡眠质量,也让家长挠心挠肺。那孩子夜咳是怎么回事呢?原因一:孩子体质弱  体质弱是说孩子免疫力比较低,相对于同龄人更容易生病,尤其是天冷时节,昼夜温差大,抵抗力低的孩子更容易受寒咳嗽。咳嗽是為了排出体内的凉气,而随着白天太阳的升起,温度的增高,咳嗽就会缓解甚至停止。我们发现体质越弱的孩子咳嗽起来就越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