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积水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在儿童肾积水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八一儿童医院206例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肾积水患儿152例为观察组,非肾积水患儿5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年龄1个月~18岁,中位年龄2岁,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引起肾积水123例,后尿道瓣膜合并肾积水29例。对照组患儿年龄1个月~15岁,中位年龄5岁,其中尿道下裂18例、隐匿性阴茎15例、包茎21例。所有患儿均留取尿液标本,检测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肌酐、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 、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组所有患儿均行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肾动态显像检查结果,将观察组分为肾功能受损组(85例)和肾功能正常组(67例),分析单独或联合上述指标对儿童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联合应用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与肾动态显像检查对后尿道瓣膜合并肾积水患儿肾功能异常的诊断效果。

结果

对照组NAG 3.5(0.1,14.3) mol/L,肌酐3 800.4(215.2,13 828.0)μmol/L,MA 4.8(0.1,186.3)mg/24 h、α1-MG 2.2(0.5,17.5) mg/L、β2-MG 0.1(0.0,2.0)mg/L;肾功能正常组NAG 6.6(0.5,23.9)mol/L、肌酐3 142.5(261.6,20 814.2)μmol/L、MA 58.2(3.2,984.0)mg/24h、α1-MG 4.9(0.9,47.3)mg/L、β2-MG 0.5(0.1,4.8)mg/L;肾功能受损组NAG 7.1(0.9,30.0) mol/L、肌酐3 357.5(317.3,31 890.0)μmol/L、MA 47.7(0.5,1 059.4)mg/24 h、α1-MG 4.5(0.7,141.3)mg/L、β2-MG 0.3(0.0,5.7)mg/L。组间比较尿NAG、MA、α1-MG、β2-MG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7)。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受损组NAG、MA、α1-MG、β2-MG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5、P=0.448、P=0.379、P=0.338)。对照组NAG 、肌酐、MA、α1-MG、β2-MG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6%(3/54)、0、5.6%(3/54)、1.9%(1/54)、9.3%(5/54);肾功能正常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4.9%(10/67)、2.9%(2/67)、68.7%(46/67)、22.4%(15/67)、64.2%(43/67);肾功能受损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8.2%(24/85)、2.3%(2/85)、58.8%(50/85)、10.6%(9/85)、49.4%(42/85)。组间比较肌酐异常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2),尿NAG、MA、α1-MG 、β2-MG异常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受损组MA、β2-MG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6,P=0.478)。采用单独指标对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MA的敏感性最高(58.8%),NAG的特异性最高(89.3%)。NAG、MA、α1-MG 、β2-MG 4项指标联合对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46.3%、51.9%、78.9%、70.3%。观察组肾功能异常率为55.9%(85/152)。对于尿道瓣膜合并肾积水患儿,联合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诊断的肾功能异常率为89.7%(26/29),肾动态显像检查诊断的肾功能异常率为37.9%(11/29),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的异常早于肾动态显像的变化,联合应用尿NAG、MA、α1-MG、β2-MG等指标可有效预测儿童肾积水肾功能早期损伤。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可能成为判断后尿道瓣膜合并上尿路功能损伤的早期证据。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不足,需要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者就全科-专科联合门诊的内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综述,指出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在我国应用时间尚短,但诸多文献已证实其不仅能修复碎片化的服务、减少转诊率、提高民众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全科医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规范全科医生合理用药,是有效的医疗改革措施,需进一步推行并加强监管。
目的运用职业锚量表了解医生职业发展路线偏好,为医生个体职业规划和定位提供参考,促进其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并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职业锚量表》,同时自行制定《职业倾向量表》,于2017年6月对浙江省某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0份。问卷由40个项目构成。采取自陈6分量表,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医生中普遍分布着职业锚的8种类型,其中,技术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现代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工作。作者介绍了以色列目前的医疗卫生风险防范体系,包括区域卫生应急响应统筹机制、医院对外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和医院自身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以色列的风险防范体系已经受过战争和恐怖袭击,以及多次传染性疾病暴发等突发事件的考验,期望其成功经验能为完善我国医疗卫生风险防范体系提供良好的借鉴。
实施"院前-院中-院后"慢性病闭环管理,是提升当前慢性病管理效能的有效方法。作者简述了宁夏地区基层实施慢性病闭环管理的可行性、建设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构建面向多病种的慢性病管理路径、实施基于"三师共管"的慢性病闭环管理、推进基层医师的培养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慢性病三级防治体系、推广慢性病管理与干预信息支撑平台等内容,以提高基层慢性病管理实施效果,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
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病死率高等特点。淋巴结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主要转移到盆腔淋巴结。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进行肿瘤分期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预后、确定手术清扫范围、治疗方法选择的依据,故盆腔淋巴结的定位示踪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术前、术中膀胱癌盆腔淋巴结定位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目的比较Bracka法与Duckett法尿道成形术对初治近端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分别采用Bracka法及Duckett法治疗的82例初治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Bracka法治疗,为Bracka组;42例采用Duckett法治疗,为Duckett组。Bracka组年龄(19.70±6.62)个月;其中阴茎近端型10例,
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是前列腺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多数患者最终会出现转移。一旦转移发生,患者的病情将加速进展甚至恶化,因此延缓转移对于推迟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nm-CRPC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重点阐述新型抗雄激素治疗等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
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局限期高危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4月关于多西他赛化疗治疗局限期高危前列腺癌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局指标包括生存资料、不良反应等数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中文数据库。采用关
目的比较经腰部小切口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85例UPJO肾积水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美国胎儿泌尿学会肾积水分级Ⅳ级,均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经腰部小切口组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1个月~3岁,中位年龄4个月;病变位于左侧31例、右侧14例。经腹部三孔腹
目的探讨分叉尿道海绵体修复技术降低尿道下裂Duckett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0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体重均>10 kg。患儿均全麻下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阴茎头贯穿牵引,测量冠状沟直径为初始值。根据新成形尿道表面覆盖物将患儿分为2组。试验组68例,年龄(1.8±1.1)岁;术前测量冠状沟直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