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融于生活中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校园中,每当看到吃剩的馒头、喝完的奶袋散落在角落里,听到学生之间嬉笑着互飙脏话,或者看到自己的学生远远地看见我就躲开,我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刺痛。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五个方向,我们始终把德育置于首位,也一直秉持在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理念,教育中无处不彰显着人文关怀,但是在没有教师监管的地方,道德却又常常与学生“擦肩而过”。为什么德育如此孤立无援?德育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教育中,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呢?
  《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许,德育缺少的是把它的内涵融于生活中的小事,德育只有环绕在学生身边,渗透进每一件小事中,才能发挥它的影响力。
  曾经,我有个政治学专业的同事,是三年级班主任。教室的前门经常会被学生摔响,于是她定下一个规矩:没有做到轻声关门的同学,都要对门说十句“对不起”,再加上九十度的鞠躬。她解释道:万物皆有生命,门也是会疼的。就这样,轻声关门成了一种习惯,孩子们也都认可这样的约定,并且互相监督。有一次,门窗都开着,但没有用砖头抵住门,一阵大风过后,门马上就要关闭了,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门被狠狠地甩过去的景象。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靠门最近的一个男孩冲了上去,稳稳地把门关上了,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且,她班的学生相比其他班学生也更有礼貌,见到学校里的老师,都会主动问好。一种文明礼仪悄然在班级中形成,已经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同事的这种做法让我感触颇深。门本无生命,何来疼痛之说?给门道歉,这种看似幼稚滑稽的做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视。这让我想到了元代大学者许衡不盲目跟从行人摘梨的故事。“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体现的是许衡坚守内心道义的那份执着。让学生在心中厚植道德之苗,正需要从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任教一年级时,我发现仅仅对学生喊道德仁义的口号是没有用的,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力量。一年级的小孩子有太多力不能及的事,他们常常显得很无助,我们恰恰可以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心中竖起道德的旗帜。
  孩子们力气太小,经常拧不开自己的水杯盖。于是每到午饭时刻,就有学生找我帮忙。有的学生会在我帮忙开盖之后说声“谢谢”,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这种意识,拿过水杯扭头就走。那天,我乘机表扬了其中一个女孩的礼貌行为,先是赞赏她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会主动道谢,又表扬她在与老师分别时会礼貌道别。于是孩子们纷纷效仿,礼貌道谢和道别的人越来越多。放学路上,有的学生会在上车之前不停地回头说“老师再见”,直到自己踏进校车。我顿时心生暖意,因为我知道,文明用语的种子已经播在学生的心中了。
  開学第一天,有一大半学生不会开书包柜,他们理所当然地找我来帮忙,我一一示范后为他们打开了书包柜。后来有几个学生开始向我展示自己熟练打开书包柜的技能,我就把帮助其他同学开书包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果然,那些学生在得到我的鼓励之后,都很乐意帮助其他同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开书包柜,越来越多的“小志愿者”不求回报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学生给没带水杯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水杯,有的学生帮人拧杯盖,有的学生帮人收伞……团结友爱之风也开始刮起来。
  我曾经在“抖音”中看到一则视频,有幼儿园测试孩子们能否主动捡起倒在教室门口的卫生工具,大部分孩子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义务,尽管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看完视频,我原本只是感慨了须臾,并没有打算用来测试自己班上的学生,但恰恰就在无意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上体育课前,我说拿好跳绳准备排队。铃声响起后,学生涌向门口,争先恐后地出门排队,不小心把门口的扫把推倒在地上。前面的十几个学生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主动把它捡起来,我有些失望。直到小峰弯下腰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平日里最热爱劳动的那个学生,竟然有这种意识。小峰和另外两个学生被我安排了拖走廊的任务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小团体。每天吃完午饭之后,他们都会自觉地拿起扫把、拖把,开始各自的工作。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来到教室门前,看到光滑的地面,才发现他们三个已经在我来之前把地面打扫干净了。再看屋子里,学生扫地、拖地、擦窗台井然有序,而其他班级都没有行动。我问道:“是哪位老师叫你们打扫卫生的?”学生齐声答道:“是喇叭里说的!”我有些感动,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在没有教师组织的情况下热火朝天地进行大扫除。这更加坚定了我持续把德育融入生活的信念。道德是可以感染和传递的,道德的种子需要用心呵护,想让它植根在学生的心中,就要让它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德不孤,必有邻。”德育自古以来就被放在教育的首位,如今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有了很多新方法、新途径,但切莫让教育传授了知识却寒了人心。我们要重视生活小事中蕴含的德育价值。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可以让道德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抹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青山小学)
其他文献
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突出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以议题为载体进行活动型课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呢?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育人为本,德育优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置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问题”“社交问题”“情绪问题”“升学问题”以及
解题就是对文章题目的解读.本文以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通过补充出文章题目“潜台词”的言外之意,设置疑问看文章题目“人物”的内涵,给文章的题目添加一个“时
复述就是在忠实于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有重点地“说”出来.统编版教材特别重视复述教学,在许多课后习题中提出了复述课文的要求.本文基于简要
中华古诗词,意境悠远却言简意赅,魅力独特而底蕴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进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配以插画辅助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
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学生的品格及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包括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育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品质,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整体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高中英语写作测试中出现了新的题型,即读后续写。大部分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读后续写,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传统的指导方式并不适合新题型,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取得写作上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新技术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在本文中,笔者将阐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中英语
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化学课堂中可以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锻炼思维能力,从问题带来的认知冲突中获得新的问题理解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一)明确的目的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一个盲目的过程,教
教学改革新时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渗透策略和渗透原则两方面入手就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落地生根路径加以探讨,以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