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者·雄狼·野蛮人——《荒原风》是怎样一本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听朋友说,有一本名叫《荒原风》的书,在青年学生中颇为流行,被当做哲学著作阅读着。找来一看,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它不是一种严肃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用晦涩的语言精心炮制的政治宣传品——是的,《荒原风》中确有为数并不算少的蕴寓着哲理的词句,但那只是用来进行政治蛊惑的口号。《荒原风》一书的内容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集永恒的魅惑”,塑造了一个似人非人的跋涉者的形象;“第二集兽血的献祭”,描绘了一个和跋涉者相呼应的野蛮人的行迹;第三部分是集外集,是以“作者
其他文献
“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之基本目标的实现,具有内在构成性意义。基于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的不同认识,可以区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外在进路和内在进路。目前我国司法改革采取一种外在进路,这一进路忽视了法官在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内在作用,由此,应走向一种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共识性进路,充分重视法官及其共同体在司法共识形成中的主导性作用。在制度上,法官学院可以成为法官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制度载体。
民法典回应时代之需,自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引入了一种新的用益物权——居住权。由于缺乏实证法的基础,既有文献均围绕居住权的历史源流以及我国是否应当引入居住权制度而展开,本文则尝试应用法教义学方法对《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至第三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展开法解释论分析,目的在于使该制度能够从应然的规范层面跃然而为实然的生活层面,并为因此而产生的纠纷解决提供裁判上的指引。文章从居住权的规范意旨及规范功能出发,研究了居住权设定的可能场景,界定了居住权的客体,分析了居住权设立的具体方式,阐释了居住权的具体内容与效力,添补了居住
大众传媒时代,媒介在建构社会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记忆往往通过具体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得以表达、维持和重构。本研究以“族印”口述历史纪录片计划为案例,将其视为一种媒介记忆实践,聚焦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过程,观照家庭故事的传播如何建构意义、记忆、认同和关系,以及如何影响赋权。该实践的传播过程作为一种“界定仪式”,深刻形塑着媒介记忆生产者对家人以及社会历史的认知与情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度沟通和理解,从而在公开的故事讲述行动中重新界定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家庭关系。并且,该实践的传播过程促进了赋权,在个体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包含大量的存在—人本心理学因素。在情感、体验、关系、孤独、共情等核心思想维度上,布鲁姆与存在—人本心理学的主要人物罗杰斯处于极为相似的位置。同样地,布莱、奥登、桑塔格、纳斯鲍姆等当代批评家的思想也同样与存在—人本心理学有共同的理论背景与思想特征。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赋予了文学研究非常多的崭新活力,而对于存在—人本心理学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在教育管理政策中,学区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治理机构在新中国历史上历经变迁,折射出中国教育管理政策演变的逻辑共性。从历史演进来看,学区在改革开放后曾以教育行政部门派出机构的身份出现在地方政策中;21世纪以来的政策将学区定位为教育资源治理共同体,淡化了行政色彩。这一变迁历程反映出,学区政策的发展始终以治理实践问题为动力,展现出由注重效率向强调公平转变的价值取向。同时,政策一直以权力配置的矛盾作为实践问题的归因,因调整了学区的权力属性、范围和运作方式。研究最后立足现实,以国家顶层设计为依据,对该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
近代以来,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满足欲望的手段。但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知识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在于其教化力量,精神教化构成了知识教育的首要目的。知识本质上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因此,知识教育总是与真理相关。它一方面通过对世界的真理性把握而完成自由理性主体的塑造,从而实现对个体的精神培育;另一方面,知识教育作为一种教化力量,借助于个体对实体的伦理认同,促使个体在价值真理的获得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品格、实现最为充分的精神自由。不过,知识的意识特征注定了知识教育的精神限度
《别让我走》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也是为数不多的通过模拟克隆人视角,从非暴力伦理角度探讨生命的脆弱性和承认框架的文学作品。这部小说利用科幻题材,使读者直面社会中规范的暴力和承认策略。本文通过朱迪斯·巴特勒的操演性和承认理论,论证了克隆人身份是一种“操演”,而非本质“拥有”的属性,并分析了克隆人是如何将身体操演当作一种寻求承认的策略,展示了具有国际意识的作家如何通过文学想象与虚构来发掘普世性主题,让“无效生命”发声,令所有地方和时代的读者在非暴力的伦理中重新思考存在问题。
明清时期江南的戏曲经历了南戏的复兴、新声昆山腔的改良、昆剧的繁荣和花部的勃兴四个阶段。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戏曲消费的都市空间结构和表演方式的演变。作为戏曲传播和消费空间载体的演出场所——神庙、宗祠、会馆、私家厅堂、园林游船、戏园茶楼等相继出现,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形到有形、从随意到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职业戏班也开始了市场化的转型,更关注戏曲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戏曲表演的质量,改编上演新戏,并在表演形式上呈现出多变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江南都市的地理、人文、历史文化传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