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史鉴今开创未来新征程中展现史志担当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全面系统总结,响亮地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动员令。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史方志工作是为党和国家立言存史和发挥以史鉴今、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对肾功能和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的干预作用,探讨"水火相济"理论内涵。方法随机将50只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通过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造模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应剂量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小动物超声检测小鼠心脏射血分数、收缩分数变化。于末次给药
工业绿色转型已成为绿色发展领域中的重要议题,1994年我国财政制度实行分税制改革后,这一举措一直都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的重要制度激励,财政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工具。但与此同时,有研究将中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也归因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让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因此,研究财政分权是否会影响地方环境财税政策行为,从而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影响?对
吴亦凡遭资本"熔断",《青簪行》几亿元投资或成空,星途终成泡沫。资本通过流量攫取财富,也受到了流量的反噬。顶流的IP价值会因为吴亦凡事件而暂时受到影响,但最终还会继续。从"顶流"到"阶下囚",吴亦凡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随着吴亦凡正式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此前沸沸扬扬的"吴亦凡性丑闻"基本尘埃落定。
期刊
近年来,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但同时,也对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了潜在威胁。本文采用基准模型和嵌套模型,基于我国64家上市与非上市银行面板数据,从资本充足率角度出发研究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探究影响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银行内控机制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金属铌属具有机械强度好、选择渗氢率高、特定条件下的超渗氢特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可取代金属钯的渗氢分离材料。综述了难熔金属铌的渗透特性和超渗氢透特性;介绍了铌及其合金作为渗氢分离材料的优势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铌膜制备技术在渗氢分离中的应用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新型政党制度,其形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从疑疑惑惑走向全面合作,再到正式确立制度、载入宪法,期间经历了许多的徘徊和挫折。进入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丰富,在实践中不断迸发出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人类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显著。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定期发布对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监测情况报告,总结全球主要经济体非银行金融中介(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简称NBFI)发展趋势及风险情况。2020年12月发布的最近一期监测报告显示,全球非银行金融中介资产规模持续增长,发展呈现差异化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金
本文发现银行家情绪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中介渠道是影子银行而不是银行表内信贷,且2016年以来的金融政策收紧尚未从根本上冲击这一机制。除影子银行外,其他潜在中介机制都未能通过统计检验。反事实分析更为直观地确认了银行家情绪中介机制的检验结论,揭示出银行家情绪冲击的非持续性特征,同时验证了影子银行的顺周期性。进一步检验显示,银行表内信贷和影子银行均是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组成部分,但影子银行削弱了货币
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房地产行业库存调整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实现了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和提升绩效的政策目标,但到第三年效果就已不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效果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国有企业在改革前两年的去库存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其政策效果明显不如非国有企业;高杠杆企业仅在改革首年取得了显著的去库存效果,而绩效提升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