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半步,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独自去超市空手而归
  一天儿子想去超市,我因为有事不能陪他,就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去。本来想着这是很简单的事,毕竟儿子十来岁了,去超市也不止十次八次了。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一个小时后儿子除了买了一袋小零食,几乎是空手而归,他跟我说:“妈妈,你得和我一起去,我一个人去都不知道该买什么。”我不禁诧异,问他:“你想买什么,需要什么,难道自己不知道?”儿子说:“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反正我也说不清。”我不禁陷入沉思:超市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他却不知道自己想买什么,这是明显没有主见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这么没主见呢?略一思考我就找到了答案:之前我为他做了太多的决定,只要和我在一起,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基本上都是我做主,他的意见总是被忽略,或者被否定。比如带他逛商场,他想买玩具,我一句“你已经是小学生了,不能再买玩具啦”就把他打发了,他哭闹、赌气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在文具区,他看上了一块橡皮,嚷嚷着要买,考虑到家里大大小小的橡皮已经有十几块,只是没有他手中那块橡皮的卡通造型,尽管他爱不释手,一再央求,我还是坚决拒绝了。总之,小到买橡皮、图书,大到买衣服、自行车,我都是儿子的“全权代理”。
  我从没想过,这会给他造成严重后果,以至于他独自去超市竟然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
  我决定后退半步,不再时时、事事替他做主,以培养他的独立性。
  后退半步给儿子决策自主权
  再去商场时,我会让儿子把要购买的东西计划好,我不再过多干涉。如果是纯粹去玩,并没有什么购买目的,我就给孩子定好花钱的数额,给他10元钱或20元钱,由他自己支配。没花完,剩下的钱算他的,花超了也决不多给。这样,既可以保护他的独立意见,又可以防止他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
  有一次在商场闲逛,说好了只给他20元钱,他看中了一盒跳棋,说:“我的跳棋该买新的了。”我想了想说:“那就去买吧。”可儿子刚选好了一盒小葫芦形的跳棋,转眼又喜欢上了旁边的一款迷你版象棋,说能放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去。他犹豫起来,拿着两盒棋翻来覆去地看,嘴上念叨着:“上次我同学把他的象棋拿到学校,专门用个塑料袋子提着,又大又笨。如果我把这个拿过去,还不把他们眼馋死!”我在一旁提醒他:“看看价钱。你想买哪一个都可以,但不能超支。”
  儿子看了看价格,跳棋16元,象棋19.6元。他看看我,央求道:“我都想要。”我语气坚定地说:“你都想买,我没意见,但这次你只能花20元钱。”儿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真的成了举“棋”不定。
  家里的跳棋棋盘已经烂了,儿子不止一次念叨:“这盒跳棋该换了,玻璃珠只剩红蓝两色是全的,棋盘也成这样了!”家里也有一盒大象棋,但儿子并不怎么会下象棋,只是出于虚荣心才想买。
  如果放在以前,我早就替他拿主意了:“家里有象棋,你也不太会下,先买跳棋吧!”或者任由他把两盒都买了。但这次我决心往后退半步,让他自己决定。
  儿子还不习惯自己选择,再次央求我:“妈妈,我真的都想要,全买了吧!”我坚决地说:“你想怎么买都行,可咱们说好了,这次你的消费额是20元。”
  儿子犯了难,嘀咕道:“我到底要哪一个呢?”我说:“想买哪一个你自己决定。你可以想想,你买跳棋是为了什么,买象棋又是为了什么,哪一个对你来说更急需,哪一个你更喜欢,在喜欢和急需之间又该选择哪一个?”
  儿子想了想,最终选择了跳棋,只是对象棋很不舍,放回去时还说:“我还不太会下,等我学会了,再把它买回去吧。”
  慢慢地,儿子习惯了独立选择和购买自己的东西。
  用比较法引导儿子自主决策
  对孩子主见的培养,当然不能只限于买东西时,在生活的其他事情上,我也注重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儿子有个表哥,比他大不了几岁,但经常以老大自居。几个孩子到一起时,表哥会很自然地支使他:“弟弟,去给我倒杯水。”“弟弟,去把我的饭端来。”“弟弟,去给我把平板充上电。”刚开始儿子还能顺从地去帮他,但次数多了就很不乐意,可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又一次被支使干活时,儿子便委屈地向我求助:“妈妈,哥哥总让我帮他干这干那!”
  我没有直接批评哥哥,也没有直接帮助儿子,只是对他说:“哥哥让你帮他,是他的自由,你帮不帮他,是你的权利。如果你想帮,就帮,如果你不想帮呢,就可以给他说,你不想去,或者说你正忙着。当然了,我们要乐于帮助别人,但也要看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哥哥让你给他端水,如果他确实正忙着顾不上,而你又没事,就应该帮他;如果他顾得上,你不想去,就可以拒绝。”儿子听罢若有所思。
  大夏天的,外面太阳火辣辣的,两兄弟在屋里看电视。儿子的表哥想吃冰激凌,對儿子说:“弟弟,到楼下买杯冰激凌去。”儿子看看歪在沙发里的哥哥,拒绝道:“你不也能去吗?为什么非得让我去?”哥哥有点意外,看看弟弟,又看看外面,加了个筹码说:“我出钱,你去买,买两杯,咱俩一人一杯。”儿子不为所动,说:“我不想吃。你想吃你自己去买吧。”哥哥还不死心,坐直了身子对儿子说:“如果我去,我可只买一杯,就没你的份儿了!”儿子仍然不为所动,淡定地说:“没有就没有呗,我又不想吃。”哥哥没辙,只好自己下楼去买。回来之后哥哥故意气儿子,说:“这个巧克力味的和以前的不一样,可真好吃啊!”一边说一边夸张地咂着嘴巴。儿子看了看他,说:“再好吃,不也就是个冰激凌嘛!我想吃我会去买,你不用这么吧唧吧唧地馋我。”
  看着小哥俩斗法,我觉得好笑,儿子不但遇事能有自己的主意,还这么坚决,真让我感到意外。
  拿定主意,做出抉择,也不都是那么简单的事,有时还得教孩子选择的方法。
  有一次,儿子要在周日参加市里的机器人大赛,为了确保比赛取得好成绩,他老师特地要在周六给学生补半天课。儿子对这次比赛很期待,对老师的补课也很重视。正当儿子一心计划着要补课、比赛时,表哥打来电话,说周六要去水上乐园,问儿子去不去。儿子一听,立即高兴地大声说:“去,当然去啊!”
  水上乐园是儿子最爱去的地方,但离家比较远,去玩一次得一天时间,而且有些项目看起来很危险,所以,自开放以来我只带儿子去了两次,而且不许儿子一个人去。这次,因为有他舅舅带着,还有表哥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玩起来会比平时跟着我去更开心。
  儿子放下电话就高兴地蹦了起来,可略一回味,马上垂头丧气地耷拉下了脑袋,变得烦躁起来。因为去水上乐园的时间和补课的时间正好冲突。儿子哪个都不想放弃,可两个时间都由不得他。
  看到儿子烦躁不安,我叫他拿来纸和笔,对他说:“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我们把选择项做个比较怎么样?”儿子有点不太明白,但还是拿来纸笔坐在了我旁边。
  我在纸上垂直画了一条线,把纸一分为二,在一边写下“水上乐园”,另一边写下“参加补课”,然后在两项下面又分别写上好处、坏处、补救方法几项。我问儿子:“下面,我们来列举比较一下,看看两个选项的好处和坏处分别都是什么,对于坏处又有哪些补救措施,然后再来取舍好不好?”儿子点了点头。
  我们经过讨论、比较,利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去水上乐园的好处是能开心地玩一天,坏处是耽误补课,可能会对比赛造成影响。弥补方法几乎没有。参加补课的好处是,为比赛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坏处是错过了玩的机会。弥补措施:下周或一个月之内再去。
  看到以上结果,不等我问,儿子已经做出了选择,轻松地对我说:“妈妈,我去参加补课,但一个月之内我们一定要去一次水上乐园,最好让哥哥一起去。”
  这有何难?我当然不会扫他的兴!
  儿子高高兴兴地补课了。回来听到他哥哥绘声绘色地说起在水上乐园玩得多开心时,儿子平静地对哥哥说:“下周如果我妈妈有时间,我们再去一次好不好?”这次,轮到他哥哥高兴得跳起来了。
  经过刻意纠正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儿子在生活中越来越有主见。每次出门都会自带零钱,还跟我调侃:“俗话说,出门不带钱,见了东西只能看。出门带点钱,见了东西就不只是看。”小事如此,遇见大事,比如报什么培训班、去哪儿旅游等,他也会自己在纸上写写画画,经过比较之后再做决定。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今天我想把这位伟人的话拓展一下,换成“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因为孩子既是家庭之人、学校之人,更是社会之人。他生于家庭,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家长,应怎样巧借校社资源来培养孩子呢?  借助老师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老师自然成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所以,我特别注重与老师配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增
三层境界:苦学、好学、会学  三种习惯:高屋建瓴、追根溯源、发散思维  三种方法:多读书、多思考、多重复  三种精神: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  三层境界:   苦学、好学、会学  第一层境界为苦学  一提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被迫的、不得不做的苦差事,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必然对学习产生恐
问:我想明年考重点中学,学习比较用功,但我的学习效率不高,有些东西前面学后面忘。请问,用什么办法能把学过的知识牢牢记住?  田野  答:复习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把学过的知识牢牢记住,可以按照以下要点去复习。  1.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被理解后会更容易被记住而更难以忘记。而理解当天所学知识,就要求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跟着老
前幾天,我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说,现在干部在职学习正在暑期招生,希望大家报名读函授本科、读硕士、甚至读博士,能挑战自我,选学理工科,起码也要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财经类文科专业。我还指出一种现象,一些部门负责人在要求增加编制时,经常说缺乏搞文字的,都要增加办公室写材料的人。  加重舞文弄墨的份量,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尽管事后有人跟我说,你得罪了很多人,但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  我们当前正进入新型工业化、城
商业区开发商魏怀勇打来电话,约夏哈林吃饭。  夏哈林现在是县里的“师爷”,但以前只是小角色,还因泡妞出了点乱子,被行政处分,保留正股级待遇。然而好运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48岁那年,他的远房表弟耿青调到这里担任县委书记,这时候就有人主动把夏哈林提拔为县委政研室副主任,有一回耿青还勉励他“做好师爷,出好主意”。有了这层关系,自然就有很多人主动与夏哈林套近乎。  魏怀勇就曾给他推荐过很多小妞。他坏坏地
2020年4月,一位单亲奶爸骑自行车带着4岁的女儿从东莞出发,历经71天,行程4139公里,到达西藏布达拉宫  女儿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小猪佩奇和游乐园,也应该有诗和远方  钭(dǒu)皓倍今年26岁,是一家网店店主。在女儿兜兜3岁时,妻子因意外离开了他们。从此,他成了一个单亲爸爸。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兜兜不能出门,不能上幼儿园,每天和爸爸待在家里。每天一大早,钭
生命很脆弱且只有一次,失去了绝无可能重来  晚饭后,我常带女儿牛牛出去玩一会儿。城市路面上井盖多,牛牛总喜欢跳上去踩。跟她说过无数次不要踩,她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她觉得踩井盖比常规走路有趣,可我提心吊胆,生怕她出意外。果然,一天牛牛又蹦到井盖上,井盖摇晃起来,牛牛站立不稳,被我眼疾手快抱起,算是虚惊一场。但这也提醒我,事不宜迟,必须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讲大道理,她肯定听不进去,于是我就编
2008年下半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问责风暴”持续发力,激荡中国政坛。  9月14日,中秋佳节。因为襄汾尾矿溃坝事故,中央一纸令下,刚刚“东山再起”的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再次谢幕。在中国政坛,“引咎辞职”的部级高官并不多见,短短5年内两度去职的更是绝无仅有。  9月22日,在“毒奶粉”事件中,由于国家质检总局监管缺失,负有领导责任的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同一天,对三鹿牌奶粉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对事件未及时上
去年,“夸夸群”在国内各大高校风靡。在夸夸群,不管你发生了什么“人间悲剧”,只要简单阐述一下,最后说上两个字“求夸”,群中好友就会一拥而上,疯狂夸你。比如某大三学生,不小心把啤酒洒在了书包上,在“夸夸群”里求夸,被人赞道:“背上带酒味的包去上课,你就是整条街最醉人的崽。”这夸奖可谓清新脱俗,让人意想不到。  “夸夸群”很受年轻人欢迎,并在网上迅速蔓延。大家在“夸夸群”里分享的内容五花八门:求安慰,
在法国,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学习融入家庭以及学习适应家人,比如学会睡觉。  婴儿入睡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是最恼人不过的事情,夜里不停地被惊醒、起床、哄孩子入睡……爸妈们个个被折磨得面无人色。让小宝贝多睡几个小时是很多爸妈最大的愿望,德鲁克曼也不例外。每天为了安抚孩子睡觉,她和丈夫两个人都无法很好地休息。当从小就生在美国,并且是在美式育儿方式中长大的她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时,她却吃惊地发现,法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