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从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追问中,提出了立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有效的准备策略、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有效的评价策略。通过这样的策略来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否使学生获得以上的发展呢?从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我们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有效教学需要在课堂这样一个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它一种有效率的教学,它更是一种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学时我总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追问中,我们提出了立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有效的准备策略、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有效的评价策略。通过这样的策略来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性目的。
  一、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时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心设计的提问无言以对?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
  化解策略:(1)作好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2)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3)亲历过程,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激发学生学习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如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美丽的童话情境,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这些都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二、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 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常常采取下面的做法,效果比较好:
  (1)学习目标具体有紧迫感:让学生知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方法,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要求达到什么程度,越具体越好,并要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2)使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学习:学生学习时,要先排成一定的顺序,然后进行联想记忆。
  (3)正确和速度要同时提出:不要单纯强调正确,不要求速度。并不是越慢越正确,往往是越快越准确率越高。因为速度快能集中注意力,提高正确率。所以,教学时要把正确和速度同时提出来,要求又对又快。
  (4)加强迁移学习训练:官能心理学的形式学说认为,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中设计专门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训练某种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1.积极评价
  在课堂评价中,我们应当从正面出发进行评价,对学生多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言语能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2.准确评价
  在很多新课程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片面认识,而一味鼓励,即使对于学生的明显的错误,也不加以指正,使得课堂评价流于形式,出现你好他好大家好的不利局面,着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在坚持积极评价的前提下,要尊重客观知识,对学生中的出现的错误观点与认识,不能因噎废食,要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并引导学生自我纠正。
  当学生出现明显的错误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应如何去改正。当然,我们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
  3.多元评价
  我们通常的评价体系是教师的“一言评”,教师依据有限时间,从有限的角度、实施有限地观察,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凭借教师的“一言评”对学生作出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准确,有的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在教学中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加油站”。
  课堂教学呼唤有效!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有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追求,是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
  让我们不懈追求最终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衍生,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悄然变革。PYP教育理念便是这场变革中的后起之秀,不仅拓展了个人的教育眼界,同时慢慢地浸润到我的日常英语教学中,为我的教学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PYP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什么?PYP项目旨在培养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善于沟通、敢于冒险、知识渊博、原则性强、关注他人、思想开放、平衡发展、善于反思的终身学习者。它明确提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球类游戏是我园特色,我们正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只有重视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
“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那你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静悄悄地得到发展,让教育教学无痕化,让求真精神在数学与科学之间显现。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让学生能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幸福成长。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应从小开始,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融合,相沟通,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一、当下科学与数学教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讲的是伊甸园中的夏娃被神秘的善恶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上帝惩罚,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禁果效应”。细想起来,我们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人都有好奇心,这是探究、求知的动力。如果对一件事情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反而会使这件
新课标指引下的数学课堂让师生真正的像数学家那样做起数学研究来。近期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活动课的教学,在两位教师不断的研磨、评议和修改过程中,让我闻到了数学课成了“师生像数学家那样共同做数学研究”的味道,数学味从课堂走向了课后,并留在了学生心中。  杜威先生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而数学课堂就是摩擦出思维火花的地方。虽然是同题异构,但《和与积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现在的孩子有一种通病: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单从学生方面来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跳跃性大,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
小沈阳称自己为“阳仔”,我的学生王克柔他就自称自己是“柔仔”了。  他非常聪明,但自控力特别差,典型的家庭作业上交困难户。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不是少做一部分,就是忘了做,或说是做了忘家里了,真是拿他没办法。无奈就给家长打电话,他家长会给我发一条短信:(孔老师:您好!孩子太贪玩,让您费心了,给您造成的麻烦不少,实在对不起。谢谢您一直以来对孩子的耐心与宽容,我会配合您的工作,努力约束孩子,改正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多。如今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就纷纷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务工,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家住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是一个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把握师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和情感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究,积极思维,科学评价,促使知识的内化,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充实灵动。   一、建立师生互动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学生的美育培养,还有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素质。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还要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加强美育教育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可是这门课程的内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