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内涵意蕴,增强文言散文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散文是高中语文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难点所在。本文从文言散文本身的艺术特点出发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挖掘,着力寻找一些可以提升教学和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高中文言散文教学探寻一条新路。
  关键词: 文言散文教学 课堂教学 挖掘内涵意蕴
  
  高中教材文言散文选编的篇目都是名家名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文学海洋中熠熠闪亮的珍珠。这些文章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中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对提高文学素养、文化内蕴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大多数老师教授文言文只停留在知识要点的传授上,以及翻译、朗读、背诵、实词、虚词、句式等。功利化的教育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久而久之必然影响语文教师解读文章的激情。本文就挖掘文言散文的内涵意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从背景中挖掘
  文言散文的背景从来都是解读文章内蕴的关键钥匙。背景里作者的家世、阅历、情感、遭际和所处的时代等,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我们通过文字走进作者的家园、作者的生活,共同体会作者的幸福和快乐、欣慰和喜悦,感知作者的艰难与挫折、悲怆和痛苦。教师抓住学生阅读文本的契机,可带领学生认识作者、了解作者、理解作者。譬如《赤壁赋》一文,苏轼一生坎坷的经历,是教师分析文章、学生理解文章必不可少的资料。背景中需要说明的是,苏轼从21岁中进士到45岁时作《赤壁赋》,其间24年,父母妻子三位亲人去世,到过7个地方任职。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弟弟苏辙舍命斡旋,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颠沛流离、身心俱伤的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的民兵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已心灰意冷,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但是,苏轼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在密州,他写下这样豪迈的诗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苏轼是一个自信、充实、从容的父母官,到黄州,苏轼则变成一株毫不起眼的草芥。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地位落差,是一般常人难以接受的。面对现实的无奈,不甘沉沦的苏轼内心充塞着难以化解的矛盾。
  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准备,我们就能够带领学生向课文的纵深方向进发,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赤壁赋》中的“客”到底是谁?是同游的朋友还是他自己?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理解文中的主客对话的用意,理解苏轼内心那未了的壮志雄心,以及因为谪贬而导致有力无处使的失落和消极、苦闷与彷徨。
  二、从细节中挖掘
  细节描写就是指对文章中人物某些细小行为、神态、举止、语言或者对事件的细枝末节的描写。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准确生动地表现作者情感,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敏感地捕捉那些富有生活气息而又真实感人的细节,体会成功的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不仅决定一篇散文的成败,也决定着教师对一篇文章解读的成败。致力抓捕文章细节,对提引学生兴趣、更深层理解文章内容大有裨益。譬如《项脊轩志》一文,写对母亲的怀念: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一段文字,通过家中奶妈对母亲的念念不忘来表达对母亲悠长的思念。一个与母亲有关的细节是:“娘以指叩门扉日”一句,妙在“以指”二字。如果删掉“以指”,即为“娘叩门扉日”,表达的意思虽然完全相同,但意蕴却大打折扣。“以指叩门扉”意思就是“用手指敲门”,可以想见,母亲敲门的手指是怎样的温婉和轻柔,蕴涵了多少母性的细腻和爱怜。幼年失母的作者,从这个极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母亲这手指上细致的关怀,这是一种遥远朦胧而又真切的母爱,读来让人有些隐隐的幸福和绵绵的疼痛。
  三、从作品语言中挖掘
  语言是作品思想情感的载体,记人叙事的散文作品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师分析语言多数都是从修辞、句式、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有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对文言文兴趣浅淡,处理文言文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文言知识即可,对语言分析则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实,教师在语言文字的分析上能做到平中见奇、常中见巧、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竖起耳朵也不是件难事。同时,学生思考的兴趣、探求的本能就可能被激发出来。
  比如《祭十二郎文》中,作者对侄儿韩老成英年早逝,非常伤心,有这么几句: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文中涉及的两个男孩,一个十岁,一个五岁。这是韩家得以延续香火的根苗,韩愈诸兄皆壮年而死,现在韩老成又走,必然引起韩愈对这两个孩子能否成人立业的担忧。把这些话放在祭文中,不仅不吉利,反而有些残酷。但失去自幼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侄儿,在痛不自持、悲不自禁的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又如《陈情表》结尾: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新朝皇帝邀请做官,李密作为前朝官员,士大夫的尊严和生命安全的矛盾让他难以抉择。文章内容虽说是为祖母尽孝,其实真正的理由可能是希望皇帝多给他一些心理调整的时间。经历改朝换代,要适应一个新角色没那么容易,又不是戏子。“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只是惮于皇帝的威严,担心拒绝皇命带来的危险,更可能是自己不敢说、不能说的理由(心理调整)而感到内心惶恐。
  总而言之,教师要本着一种研究与探索的心态去对待文言文课堂,不仅要探寻文言散文的内蕴,而且要把这些内蕴运用于课堂教学,去化解学生对文言文的烦恼和恐惧,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好知”走向“乐知”,帮助学生从博大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滑音是二胡重要的左手技艺之一,它是音与音之间的无级运动,是和跳音相对的、非跳跃式的运动。可以说,滑音是最能体现民族弓弦乐特色的一种表现手段,能达到其他乐器不能达到的动人效果。  关键词: 二胡演奏 滑音 运用 注意问题    一、滑音的基本概况和分类  1.概况。滑音就是指在弦上有意识地滑动所得出的发音。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就不同,它是音色润饰的一个重要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这一重要问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力工具。这项工程复杂而巨大,采用系统了解问题、分层分析的方法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各层任务要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各层之间接口要做好,各层的规范化是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 数字化表示
摘 要: 人们在钢琴的快速跑动练习中更多注重下键动作、手指跑动耐力、跑动速度等技术问题,却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钢琴弹奏 快速跑动 两个方面    手指的能力和技术是钢琴技术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技术,就像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提高速度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钢琴家激情娴熟的跑动技巧,大篇幅快速的乐曲演奏,体现在手指的跑动速度上。然而,在快速跑动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也风生水起、捷报频传,各项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学改革出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激情引趣中催生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师生互动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在放大效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人文底蕴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
注射用温敏凝胶作为新型局部药物递送系统,具有温敏性相变、精准递送药物、可控释药、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新型载体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注射用温敏凝
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作为一个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TMB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全外显
摘 要: 《语文读本》作为与教材同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用书,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资源的最新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读本的使用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没有达到应有的使用效果。在此,作者分析了高中《语文读本》的现状和策略两方面。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读本》 现状 应对策略    针对“封闭性”阅读教学的缺点,我们需
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时间的增长,由最初的对工作的单纯的热情到现在理智地思考对待,在感慨学生文化素质、行为品德逐届降低之余,我常常思考:如何才算完成了职高的语文教任务?经过几年的思考、总结,我认为若想教好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不应单单只为完成预定的授课进度计划而开展教学工作,还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一、将对学生的人品素质教育贯穿
语文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高中生的语文素质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成长道路产生重要影响。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眼中有本,心中无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以本为本”。而今天的教育教学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