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家进入少年读物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1989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布朗基……这些名字,似乎历来只是大学讲坛上、学者书斋中讲述和研究的对象,和十几岁的“娃娃”们无缘。《伟大的空想家》一书的作者,却大胆地把这些陌生的外国人引入少年读物,把他们的思想、学说变成了娓娓动听的故事。这一新颖的尝试,丰富了少年们的知识天地,扩大了少年读物的领域,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堪称独辟蹊径。
  这些生僻的历史人物,距离今天一二百年,又并非共产主义的英雄,有无必要、值不值得向中国少年介绍呢?如果我们希望年轻的一代从小就懂得:马列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的头脑和眼界不是贫乏的、狭隘的,而是丰富的、开阔的,那么,无疑应该作出肯定的回答。书中介绍的十几位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无论是在狱中写《太阳城》的康帕内拉,遗书遭焚毁的梅叶,还是为推翻私有制而英勇就义的巴贝夫,为试验共产主义公社而倾家荡产的欧文,等等,他们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追求人类解放的真理而奋斗不息的精神,是感人至深的。他们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毕竟为建造社会主义理论的大厦作出了贡献。正是依赖他们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留下的足迹,后人才避免了重蹈历史的覆辙。从这一段历史中,人们也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后也必然还会继续发展。当然,十几岁的中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不需要知道得那么多、那么细。作者正是掌握了这个特点,因而他并未企图向少年读者详尽、系统地介绍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而只是帮助他们对这方面有一点大概的了解。这“一点”也就够了。它将会在少年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象,会有助于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会启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伟大的空想家》在写法上突破了某些通俗政治读物的模式。它不是简单的概念加例子,也不是教科书或成人读物的“压缩饼干”。它采用了少年们易于接受的人物故事形式。写人物,也不是一人一篇,互不关联,而是以历史发展过程为线索,把空想家的故事编织在其中,成为一个互相衔接、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的整体。书中也穿插了一些必要的分析和议论,但以少年读者所能理解者为限。对于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问题,作者干脆告诉读者:“三言两语说不清”,而不去“硬讲”。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文字的朴实和活泼。既没有艰深的词语和令人生厌的“成人腔”,也没有故作“生动”实则画蛇添足的“口水话”。通俗而不落俗套,浅显但不浅薄。
  看得出来,作者还研究和参考了大量的资料,经过精心的构思和提炼,才写成这本五万多字的小书的。一位专业工作者,肯于下这样的功夫来撰写少年启蒙读物,实在难能可贵。目前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从程度来说,多半是中级读物,层次更低一些(而在通俗性上则要求更高)的初级读物还不多见。但愿有更多的作者来耕耘这块园地,来从事这项费力但有意义的工作。
  
  (《伟大的空想家》,郭一民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第一版,0.38元)
其他文献
一九七九年以来,我国理论界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史(重点是马恩早期著作)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寻根”运动。借助“寻根”和“还原”来突破研究现状,以求发展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就是研究马恩早期思想的意义所在。孙伯的《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就是这个研究热潮中一部较有影响的论著。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的研究中,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它以某种理论模式为标本,把动态的
〔关键词〕记忆;无意记忆;有意记忆;心理实验  一、引言  我们看过一部精彩的电影后,里面一些镜头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久久无法忘却。小时候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有些也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保存至今。这都是因为我们有记忆能力,但是这两种记忆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同的——从有无意识参与的角度来说,前者属于无意记忆,后者属于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指事先没有确定目的的无意形成的记忆。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按一定的方
这部小说的标题相当出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它写了性爱,从而引人注目。不过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小说展示出的性爱毫无美感可言。这里的原因在于,它所描述的性爱过程并不是男人和女人的互相创造,而是黄久香单向地“创造”章永的拯救过程。每个过程在黄香久是拯救,在章永则是占有。他们之间是满足与顺从的占有关系。  应该说,在那个颠倒的年代里,章永的确是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因此,作者完全有理由基此表现一种因
提 要:即位诏书是帝制时代政策阶段性继替、关连的重要文献。本文在笔者此前考察明洪武至正统时期6位皇帝即位诏书文本的基础上,继续以文本细读方式对景泰到嘉靖6位皇帝的即位诏进行分析。文章认为景泰、天顺即位诏突出即位合法性申明;成化、弘治、正德即位合法性无可置疑,诏书突出体现的是民生贫困和社会矛盾激化问题;嘉靖以藩王入继大统,对合法性有特别交代,并显示出鲜明的“去正德化”和限制皇权的士大夫改革意向。 
一九四一年,弗吉尼亚·伍尔芙完成了小说《幕间》,又开始听到令她不安的低语声,这是精神错乱的前兆。三月,一个晴冷的早晨,她象往常一样拿起自己的手杖,悄悄离开家。人们以为她又去散步了,可她再也没有回来。  伍尔芙的一生都笼罩在精神病的阴影里,她在一个分裂的自我中挣扎,力图控制它、掌握它、超越它。创作成了她超脱自我的手段。然而,每次创作完毕,她都精疲力尽,濒于精神崩溃;而每次危机过后,她又以更大的热情投
俗话说“南有周庄,北有窑湾”。驱车来到骆马湖,湖畔很静谧,古老运河上船来船往,依然是那样繁忙。  这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位于江苏徐州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临陆。窑湾建于道光年间,由于从前山洪频发,洪水裹挟来的大量泥沙,成了当地人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于是大大小小的窑场出现。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  窑湾古镇其实就是一个水陆码头,你可以想象几百年
《人世间》随想      我接编过两次《人世间》。一次是一九四二年夏在桂林,一次是一九四六年秋在上海。在桂林是丁君来找我,在上海则是我去找的他。  一九四二年太平洋事变,香港的地下组织把“旅港剧人协会”全体人员接送出来,经东江游击区到达桂林。我是“旅港剧人协会”的成员,要在桂林等待组织的安排,就暂时在桂林住下来。这期间“旅港剧人协会”整理演出了《北京人》。  在桂林的时候,出版人丁君来访,约我在桂
《荒漠·甘泉》有个似乎不易索解的副标题——文化本体论。作者在书的跋中写道:“我喜欢这样一句格言:‘论证’是可以的,但‘论断’却过分了。笔者无意在本书中论断什么,只希望为进一步的思考提供某些启发。”这是否为文化本体论的发端提供了某种暗示呢,即文化本体论致力于开拓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类似框架的思维策略。所谓“进一步的思考”是允许每个人将自己独特的体悟、独特的感受注入这种开放的思维框架中,借以形成独立
美国当代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在《正义诸领域》一书中谈到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他认为,如果通过考试而获取公职的制度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那精英统治体制就将得到完美的实行。公职应该通过公开的竞争而被赋予那些有相应才能的人,这一思想在西方同样被倡导。“前途向才能开放”是引领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之一。革命者们对于“平等”的追求取代了其他政治理想而成为革命的最终目标。在排山倒海
建英:  我们刚从林茨回到巴黎,听了竞马在林茨歌剧院演唱《微笑的国土》。心情兴奋,感想良多,不敢藏美于私,故静夜援笔,描摹一二,与你及关爱竞马的朋友们共享。  三十日晚动身,驱车往海德堡,我们与菲子约好,先在她那里打一歇儿,次晨一起往林茨。一路上风狂雨急,赶到海德堡已近凌晨,菲子仍在等候。进门一股暖流扑面,柔和的灯光下,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已摆在桌上。深夜逆旅,好友应门,故人相逢,何等温馨。Sh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