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门别类找错因,对症下药需招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错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从把握读题、审题、解题入手,通过指一指题意、圈一圈关键词、画一画难点、辨一辨关键词,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
  [关键词]错题;分类;小学数学;分门别类;对症下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87
  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从读题入手,指一指题目的意思
  读题是学生完成题目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正确解题最关键的一步,但是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匆匆读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题,以致出错。
  例1.请你把>、<、=、 、-填入○里,使等式成立。
  48○50○2 37○10○27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只凭借平时的解题经验不假思索就答题,出现了48<50>2,37>10<27这样的错误。正确的填法应该是“48=50-2,37-10=27”。
  例2.森林果园里有73棵李树,比桃树多10棵,桃树和李树一共有多少棵?
  部分学生看到这道题目时,只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算出73 10=83(棵),83 73=156(棵);也有的学生只求出桃树有73-10=63(棵)。教师和家长经常用“粗心”来评价学生的这种表现。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有耐心地读完题目才导致出错的。因此,教師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让学生在读题时要读懂题目后才开始做题。
  二、从审题入手,圈一圈题目的关键词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追求做题速度,常常忽略了题目中的“陷阱”,不能整体把握题意。
  例3.计算7 3×9。
  有的学生一看到7 3就窃喜,殊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出题者的“陷阱”,忽视了运算法则。
  例4.在5、8、0、0这四个数组成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有( )。
  这道题中多了“个”字,很多学生不注意,在第1个空格中填入了只读一个零的所有数。
  例5.在□里填上最大的数。
  □48>580 727>7□7
  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同样毫无难度,但是出题者别出心裁地增加了两个字“最大”,使很多学生出现错误。
  以上题目属于学生平时练习中的变式题目,需要学生仔细研读后再作答,可是部分学生总是急着完成,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审题时,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用笔圈一圈,避免错误的出现。
  三、从解题入手,画一画题目的难点
  数形结合是一种实用的解题方法,它能把抽象的条件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解答。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题意。
  例6.在一张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
  根据题目直接列出算式,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困难。但是如果学生能画出图形,就会发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就能得到答案。
  例7.有一个2千克的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千克的几分之几?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此时,如果学生能够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并标明相关的数据,就能选出有用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画线段图或示意图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四、从对比入手,辨一辨题目的关键处
  数学的很多题目看起来相似,其实相差甚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例8.43个学生去坐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例9.有43粒纽扣,每件衣服需要钉6粒,可以钉几件衣服?
  这两道题的算式都是43÷6=7……1,但例8的答案是至少需要8条船,例9的答案是可以钉7件衣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同样的算式,结果为什么不同”。
  例10.一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15分钟,如果锯成9段需要几分钟?
  例11.一根木头锯6次需要18分钟,如果锯9次需要几分钟?
  解决“锯木头”问题的关键在于“段”字与“次”字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段”和“锯”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出现抄错数字、计算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长期如此,学生的错误将会越来越少。
  (责编 韦 迪)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疗效。方法:82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四妙散舍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
目的:探讨复位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我院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或切开复位及主动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正>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2.引导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100以内)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了解一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术后予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术后在对照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7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2例)和对照组(362例),观察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则口服奥氮平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推拿手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接受推拿手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以寻找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法。方法:治疗组采取针灸配合颈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颈部手法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推拿手法治疗。结果: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