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与探究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s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自从2005年9月份在江苏省全面使用以来已经有了六年时间,它的每一单元都由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Task, Project和Self-assessment等七个板块构成。Project板块中首先提供与该单元话题有关的具体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所给的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用英语做一件事情,最后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Project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是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对教材的Project板块的理解不到位,而且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兼顾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少对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因此在处理Project板块的时候基本上都把Project板块当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把重点放在对于课文的理解及文章中所涉及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的讲解,对于完成课题研究这一项则很少涉及。此外,教师们普遍认为它和目前高考的关系不大,舍不得拿几节课去搞活动任务,更不愿意花时间搞项目设计,被动应付的心理比较普遍。久而久之,教材的全新观念根本没有得到实施,英语教学又回到了传统的老路上去,教改也自然又成了一句空话。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把project部分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A部分的阅读材料,重点放在分析范例的结构和行文要点,然后进行 planning,即学生分组,确定本组课题,明确分工,每个成员负责1-2项任务,确定组长。
  第二阶段: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们具体分工,查找国内外相关网站,收集与本组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分类筛选,通过协商策划制作出多种形式的图文音像,讨论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比。由组长轮流发言,根据本组制作的PPT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和指导。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话题内容充实、题材丰富、时代性强、拓展面广、实用价值大。但是,由于在这些包罗万象的语篇中蕴藏着许多学生必须掌握但在主阅读课文中却找不到的词汇、短语和语言知识。所以,在进行Project板块教学时,首先要拿出10到15分钟时间,用“问题导引”、“任务型阅读”等方法对A部分进行阅读教学,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准确认读生词、短语,迅速获取语言知识和归纳相关信息的能力,指导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改进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这个过程成为学生理解语篇大意、掌握相关语言点、增加知识积累和准确概括提炼的过程。Project板块B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A部分提供的范例和内容开展合作探究,完成自己选定的由本单元话题或A部分提供的范例延伸出来的课题。
  结合在教学Project时的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教师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区分reading 和Project教学
  教师们要转变观念,不能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上。教学Project板块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语篇材料,增加知识积累,从中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方式、方法。其次,一定要指导学生参照给定的探究范例和4 P步骤( Planning, preparing, producing, presenting ),与同学分工合作,通过讨论、调查、专访、文件检索等活动,完成一个特定的课题。以实现“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目的。
  二、提倡合作学习,加强学法指导
  有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和别人合作。为此,我曾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们能够融洽相处,平时谈话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同学(80%)、时尚(75%)等方面,很少谈论学习问题(10%)。他们中不到一半的人期望合作学习(43%),而且平时也很少实施(10%),如果有,合作的方式也仅限于问几个问题(85%)和查单词背诵(20%)。
  因此,教师要通过沟通逐渐让学生明白合作团体中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使用讨论式学习、活动式学习等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性别等情况给学生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模式,将内向的同学与外向的同学组合,将成绩偏差的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合,并兼顾男女比例,以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互补,使小组合作在短期内便能获得成效。由于我们现在所授班级一般都是大班额,学生数目较多,因此还可以采取大组套小组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如将全班分成四大组,再将每大组分成三小组,每小组四到六人。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如在进行一问一答的句型操练时,可组织二人一组的 pair work,而在进行如讨论、调查、辩论等复杂的交际活动时,可采取四人一组的 group work。而在进行如单词竞赛,故事接龙等规模较大的竞赛时,可以采用大组模式。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并且角色要定期轮换或调整;布置的任务要清晰具体,精心设计。
  教师还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学中要体现“做中学英语(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老师们在处理Project板块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词汇、句型,无论是在阅读材料时,还是在分组讨论、分工合作、设计课题、展现成果等各种活动中,都要贯彻“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
  三、灵活处理教材,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本套教材的Project中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教学任务,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不一定都要严格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去做,教师要学会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创造性地灵活处理教材,如在教学模块三第三单元的Project时我只要求学生简单地阅读了Ancient China and Rome的文章后,就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介绍连云港历史的文章,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材料画出相应的时间坐标图;我还曾经把模块四第三单元的三篇科幻小说都换成了最新的、最流行的Harry Porter等文章让学生们体验科幻小说的神奇。这些尝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单元的Project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好机会,如教学模块一第三单元的Project时我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了多种Posters,有介绍音乐俱乐部的,有介绍文学社团的,有介绍篮球队、足球队的等等,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语言知识。
  总之,学生们的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们要真正体现教材编写的思想,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尝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逐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
   (蒋庆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2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理想。本文主要论述一位普通小学校长在高效课堂教学这方沃土上的追寻与探索:提升行动理念,架构目标体系,形成基本范式,提炼基本策略,完善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教学回到教育的原点,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育原点;教育理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
190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创办起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一百多年来,她先后汇融1905年创办的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和1906年创办的海门师范学校两支源流,成为今天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通高师”);一百多年来,她肩负使命,为中国的师范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百多年来,她上下求索,积淀起宝贵的教育价值,形成了丰富的
受 访:王笑君(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  采 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杨孝如:王局长,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教育界有个说法,叫“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众所周知,南通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与南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师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密切相关。我想,这应该也构成了南通启动名师培养计划的背景和基础,您能否给我们先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笑君:首先感谢《江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如此看来,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行知语)。校长,承担的使命可谓神圣;校长,肩负的责任可谓重大。随着社会转型期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校长这一身份日益显得职业化。现代校长的职业化意味着校长需要具备多种职业素养,如理念、思想、管理、组织、服务、决策、经营、协调、研究、改革等等
这些年来,大家对“乡村教育”的问题日趋关注。除了理论上的探讨之外,不少人还效仿当年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先生的做法,纷纷“上山下乡”,以期对乡村教育有一个贴切的理解,并为这一事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这其中包括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服务”。  就一般的人而言,做“志愿者”的确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凭借我们的专业和特长,最大程度地满足我们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发展我们的心灵。不过
摘要:当儿童从低年级升入更高年级的时候,他们越来越少发问,越来越少地提出假设,而且他们的思考越来越具有依赖性。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并在思考与探究中积累经验,丰富体验,从而达到以问题激发兴趣、促进探究、引发更多思考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问题情境;幼儿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
一气呵成看完董一菲老师执教的《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笔者脱口而出两个字——“好课!”同时立刻联想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派诗意语文首创者王崧舟的经典课堂教学《长相思》。这,不仅是因为董一菲老师与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教材主题相同,更是因为董老师虽为女性而其教学风格却相当靠近时下堪称语文教学界大师级人物的王老师,置身她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她相当的洒脱,相当的从容,相当的收放自如,相当的游刃有
内容摘要:《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指出了人性之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个体经由群体遮蔽实现自我隐身,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公开作恶。这部作品还暗含丰富的现实寓意,被众多学者称为“现代寓言”。其寓意是: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人性之恶永远无法剔除,人类只有认清人性的本质才能解救自身。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展现成人世界的警示之作,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
一晃工作已近二十年了,时间真快,快得让人不敢相信,不敢相信那个仿佛昨天还在笑着迎面跑来的大男孩——我的学生王龙仁在另一个世界已有十几年了。那个憨憨的大男孩,那个有些结巴的大男孩,那个做我“密探”的大男孩,那个冒充我弟弟的大男孩。每每想起他,心中总有一丝隐痛,悲伤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记忆冰封多年,依然清晰,仿佛昨天。  王龙仁是我第一个有印象的学生,不是因为他的成绩优异,也不是因为他能说会道,(实际
作为郭初阳的同龄人,我们的书架上站立着可以归为同类气质的精神隐私,作为曾经的语文教育的闯将、后来的战士、现在的逃兵,反复观摩这个典型性课堂,觉得有话想说。  从2009年始,长三角地区的语文教育界开始热议两个问题:语文教学的“教什么”和“怎么教”。与此相关,组织了多次以“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和教学大赛。笔者虽然离开语文课堂教学,但还是沪上知名特级教师工作室重点学员,经常参与讨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