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晃工作已近二十年了,时间真快,快得让人不敢相信,不敢相信那个仿佛昨天还在笑着迎面跑来的大男孩——我的学生王龙仁在另一个世界已有十几年了。那个憨憨的大男孩,那个有些结巴的大男孩,那个做我“密探”的大男孩,那个冒充我弟弟的大男孩。每每想起他,心中总有一丝隐痛,悲伤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记忆冰封多年,依然清晰,仿佛昨天。
王龙仁是我第一个有印象的学生,不是因为他的成绩优异,也不是因为他能说会道,(实际上他成绩一般,说话还有些结巴),是因为他的帮助与引导,说到这,也许大家会好奇,老师还用学生引导?是的,在我刚毕业的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是我的导师。
我毕业的专业是物理实验,此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实验员,主要是培养实验能力、操作能力,上课方面的能力是没有要求的。分配时好不容易挤进县城重点高中,算是借调,当时要评省级重点高中,为了配置更正规,借调了几十个各方面的人,但评完后能留下几个,还是未知数,气氛相当压抑。我分在物理实验室,当时校领导为年轻人考虑,说不上课到时评职称会麻烦,因此除管理物理实验室和辅助实验课外,再兼几节高一的电脑课。有上课的机会我当然无比珍惜,一心想上好课,好好表现。可事与愿违,不管我在空教室练得如何游刃有余,一到课堂,面对那几十双好奇而又专注的目光,脑袋就会一片空白,脸迅速涨红,接着汗出如涌,然后就恶性循环,以至于每每要很夸张地到教室后面镇静好一会才能上来讲课。所谓讲课也只是同黑板交流,几乎全对着黑板,用心准备的一节课只用不到十分钟就能讲完。这种状况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太荒谬与可笑了,但当时情况确实就是那么糟糕。
年轻人初上讲台紧张是难免的,但我知道我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有前期锻炼缺失的原因,也有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对口,严重缺乏自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性格原因。天性害羞,不善言辞,最要命的是动不动就不受控制地脸红、出汗,让一丝一毫的紧张都暴露无遗,而往往越是想不让别人看出紧张,就越是紧张,就这样恶性循环,一直到不可收拾。
几节课过后,上课在我几乎就成了折磨,准备愈多紧张愈多,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失去效果,愈来愈重的自责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更加沮丧。看来只能任其发展,从无望走向绝望,等着学校换人了。至于实验课算是本行,要自如许多,况且也只是偶尔做些演示,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做。但一次高二的物理实验差点又让我失去这最后的一点自信。那次要做阴极发射管放电演示,因为仪器的原因,学生只能一批批上讲台,围着看。我天生有些怕电,且对高压电相当敏感,面对高压电心中紧张,加上学生挤在身边看,就又开始出汗、脸红,恶性循环起来。当时想是不是连实验课也上不了啦,正要陷入慌乱之际,就听有人喊:“不,不要挤,我们离远一些,老师不好操作了!”那声音好像很有威信,学生们都退后了不少,我赶紧趁机作自我调整。还是那声音:“老师,你,你不要着急,后面没人了,我们是最后一批!”听着那有些结巴的话,有些想笑,紧张就也缓解些,总算顺利地把实验做完,好歹没落下什么心理阴影(想必当时是相当脆弱了)。感动之余,只来得及寻声瞥了一眼,有点印象,说话的是个长得很高大的男生,很阳光。
此后的一天,我正在走向实验楼的路上,就听得有人喊,回头一看,是个很高大的男生,第六感觉他应当是实验课上为我解围的那位。“我叫王龙仁,陈、陈英俊老师班上的。”他这句话一说完,我就确定他是那天那个学生,依然口吃。“你,你好像总在办公室,我有问题可以来问你么?”他笑得阳光,说得认真。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只是又开始有些紧张,怕他的问题,我回答不出来。于是他常来问问题,好像并不在意我是否能做出来,这让我少了心理负担,自如起来。他每次都会东拉西扯些其它的话题,讲他所知的有关学校、老师、同学的事,也不管我爱听不爱听,到时间就离开,很开心的样子。他的这些信息让我更直接、迅速地熟悉周围环境,给处在困境中的我带来不少乐趣。
随后的话题就更广泛起来,有一次,他一点也不避讳地开始讲有关他口吃的事。他说,他本来不口吃,只是开始觉得好玩,学着别人说,没想到后来就改不掉了,为此他曾很自卑,并发展到近乎自闭的程度。这时,是他隔壁的一个姐姐帮助了他,让他慢慢敢于面对自己。通过他的总结,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承认并接受事实,找出优势,然后是忽略不足。具体说就是,我已经有口吃,这是事实,我得面对它;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这也是事实,我也得面对它。当能够面对事实后,不妨再退后一步想,譬如‘我能讲话,这很幸运,比哑巴要幸运很多’,完全可以因为这夸奖一下自己。我的一点小小的不足就是表达同样的意思要比别人多几个字而已,忽略多余的几个字不就行了,我就同别人一样棒。”“怎么样。我,我很厉害吧!”他一脸的得意。他是在讲他自己,但我听着听着就结合到我自己了。我记得当时有心中某扇窗被打开一样的感觉,透亮起来。他接着又向我透露,他现在是班长,大家都很喜欢他。那次他走时回头说了这样的话:“其实大家都说你的声音很好听,真的。”我突然发现,不是我在帮他,而是他在帮我。
是的,我也要接受事实,我表达方面远不如别人,但我声音很好听,我为自己的优点得意了一下(也不去管是不是真的)。我也可以尽力忽略致命的弱点,给自己点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只同昨天的自己比……课还是那个课,我不再那么怕了,每次都能找出自己做得好点的地方。某天,他又告诉我,以前他有一个老师,每节课一来就会提问,或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后来他发现那老师是个特别会紧张的老师。他建议我不妨也试一试。我试着用他说的方法,试探着留作业,一上课就提问或让学生板书,发现这方法果然不错,先不说教学效果如何,但对缓解我的紧张很有用。没了学生齐刷刷的目光(他们忙着找答案,做题了),我可有充足的调整的时间。课堂结构也合理了许多,先复习,然后新课,最后作业(那时上机的机会少,教Basic语言)。紧张不是一下就能克服的,但课至少能上下去了,这在当时对我相当重要。
当我告诉他,我用了他的方法时,他笑着说早知道,说在我教的班上有他的密探,他一脸的神秘。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时反馈我上课的信息。“你现在上课,讲话慢多了。”“学生说你今天上课时穿的裙子很好看。”“你的提问有些多,同学们有些怕了。”“今天你上课内容到打铃还没讲完,能讲一节课不停,厉害啦!”“你最近的课大家已经反映不错了。”……我知道我的进步绝没有那么快,脸依然会红,汗依然会出,但我一直在努力。有了他的及时准确的情报反馈,我对上课的改进就更有了针对性,效果更明显些,我戏称他是我的“卧底”。他在高二,他是要通过他的卧底才能得到情报的,这让我有些不安,担心会耽误他的功课。“耽误不了,我有一哥们在你教的班,他常同我一起体育训练的。”他听了我的担心,大大咧咧的说,“为将来考体育专业所做的训练。”
为了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我每天晚上基本全在实验楼的办公室看书、学习。实验楼是单独一幢四层楼,晚上到处黑漆漆的,不过我倒是也没想过怕。每天晚上,下完自习后,我一个上高三的表弟常过来,在办公室对面的空教室继续学习。不久同城其它学校出了点事,歹徒袭击晚归的女学生。记得就在那之后不几天,他跑过来对我说想到实验楼上晚自习,我以为他是想同表弟一样,在晚自习后再多看会书,想也没想有答应了。没想到,他是整个晚自习全过来。
学校管理很严,我有些纳闷,他如何能说通班主任的。果然,第二天出操时(那时新分配的教师要当副班主任,也要出操的)。他的班主任陈英俊老师看到我,径直走过来问:“王龙仁是你表弟?”我有些惊愕:“哦,是……”搪塞完,赶紧借故走开。我想,当时脸一定是红的(因为扯谎了),心中也有些埋怨王龙仁。“是姨表弟还是姑表弟,你家是白兔的吧?”陈老师不依不饶地跟过来问,也许是我真不会撒谎,一下让陈老师看出来了。我紧张时脑袋一般拒绝工作,更不用说还要转个弯编个谎,只好实话实说,告诉他王龙仁不是我亲戚,只能算是“得意门生”。其实用这个词是很牵强的,但没办法,总得有个交代吧。解释完后,百般央求他千万不要责怪王龙仁。
王龙仁是我第一个有印象的学生,不是因为他的成绩优异,也不是因为他能说会道,(实际上他成绩一般,说话还有些结巴),是因为他的帮助与引导,说到这,也许大家会好奇,老师还用学生引导?是的,在我刚毕业的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是我的导师。
我毕业的专业是物理实验,此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实验员,主要是培养实验能力、操作能力,上课方面的能力是没有要求的。分配时好不容易挤进县城重点高中,算是借调,当时要评省级重点高中,为了配置更正规,借调了几十个各方面的人,但评完后能留下几个,还是未知数,气氛相当压抑。我分在物理实验室,当时校领导为年轻人考虑,说不上课到时评职称会麻烦,因此除管理物理实验室和辅助实验课外,再兼几节高一的电脑课。有上课的机会我当然无比珍惜,一心想上好课,好好表现。可事与愿违,不管我在空教室练得如何游刃有余,一到课堂,面对那几十双好奇而又专注的目光,脑袋就会一片空白,脸迅速涨红,接着汗出如涌,然后就恶性循环,以至于每每要很夸张地到教室后面镇静好一会才能上来讲课。所谓讲课也只是同黑板交流,几乎全对着黑板,用心准备的一节课只用不到十分钟就能讲完。这种状况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太荒谬与可笑了,但当时情况确实就是那么糟糕。
年轻人初上讲台紧张是难免的,但我知道我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有前期锻炼缺失的原因,也有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不对口,严重缺乏自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性格原因。天性害羞,不善言辞,最要命的是动不动就不受控制地脸红、出汗,让一丝一毫的紧张都暴露无遗,而往往越是想不让别人看出紧张,就越是紧张,就这样恶性循环,一直到不可收拾。
几节课过后,上课在我几乎就成了折磨,准备愈多紧张愈多,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失去效果,愈来愈重的自责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但于事无补,还让自己更加沮丧。看来只能任其发展,从无望走向绝望,等着学校换人了。至于实验课算是本行,要自如许多,况且也只是偶尔做些演示,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做。但一次高二的物理实验差点又让我失去这最后的一点自信。那次要做阴极发射管放电演示,因为仪器的原因,学生只能一批批上讲台,围着看。我天生有些怕电,且对高压电相当敏感,面对高压电心中紧张,加上学生挤在身边看,就又开始出汗、脸红,恶性循环起来。当时想是不是连实验课也上不了啦,正要陷入慌乱之际,就听有人喊:“不,不要挤,我们离远一些,老师不好操作了!”那声音好像很有威信,学生们都退后了不少,我赶紧趁机作自我调整。还是那声音:“老师,你,你不要着急,后面没人了,我们是最后一批!”听着那有些结巴的话,有些想笑,紧张就也缓解些,总算顺利地把实验做完,好歹没落下什么心理阴影(想必当时是相当脆弱了)。感动之余,只来得及寻声瞥了一眼,有点印象,说话的是个长得很高大的男生,很阳光。
此后的一天,我正在走向实验楼的路上,就听得有人喊,回头一看,是个很高大的男生,第六感觉他应当是实验课上为我解围的那位。“我叫王龙仁,陈、陈英俊老师班上的。”他这句话一说完,我就确定他是那天那个学生,依然口吃。“你,你好像总在办公室,我有问题可以来问你么?”他笑得阳光,说得认真。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只是又开始有些紧张,怕他的问题,我回答不出来。于是他常来问问题,好像并不在意我是否能做出来,这让我少了心理负担,自如起来。他每次都会东拉西扯些其它的话题,讲他所知的有关学校、老师、同学的事,也不管我爱听不爱听,到时间就离开,很开心的样子。他的这些信息让我更直接、迅速地熟悉周围环境,给处在困境中的我带来不少乐趣。
随后的话题就更广泛起来,有一次,他一点也不避讳地开始讲有关他口吃的事。他说,他本来不口吃,只是开始觉得好玩,学着别人说,没想到后来就改不掉了,为此他曾很自卑,并发展到近乎自闭的程度。这时,是他隔壁的一个姐姐帮助了他,让他慢慢敢于面对自己。通过他的总结,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承认并接受事实,找出优势,然后是忽略不足。具体说就是,我已经有口吃,这是事实,我得面对它;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这也是事实,我也得面对它。当能够面对事实后,不妨再退后一步想,譬如‘我能讲话,这很幸运,比哑巴要幸运很多’,完全可以因为这夸奖一下自己。我的一点小小的不足就是表达同样的意思要比别人多几个字而已,忽略多余的几个字不就行了,我就同别人一样棒。”“怎么样。我,我很厉害吧!”他一脸的得意。他是在讲他自己,但我听着听着就结合到我自己了。我记得当时有心中某扇窗被打开一样的感觉,透亮起来。他接着又向我透露,他现在是班长,大家都很喜欢他。那次他走时回头说了这样的话:“其实大家都说你的声音很好听,真的。”我突然发现,不是我在帮他,而是他在帮我。
是的,我也要接受事实,我表达方面远不如别人,但我声音很好听,我为自己的优点得意了一下(也不去管是不是真的)。我也可以尽力忽略致命的弱点,给自己点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只同昨天的自己比……课还是那个课,我不再那么怕了,每次都能找出自己做得好点的地方。某天,他又告诉我,以前他有一个老师,每节课一来就会提问,或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后来他发现那老师是个特别会紧张的老师。他建议我不妨也试一试。我试着用他说的方法,试探着留作业,一上课就提问或让学生板书,发现这方法果然不错,先不说教学效果如何,但对缓解我的紧张很有用。没了学生齐刷刷的目光(他们忙着找答案,做题了),我可有充足的调整的时间。课堂结构也合理了许多,先复习,然后新课,最后作业(那时上机的机会少,教Basic语言)。紧张不是一下就能克服的,但课至少能上下去了,这在当时对我相当重要。
当我告诉他,我用了他的方法时,他笑着说早知道,说在我教的班上有他的密探,他一脸的神秘。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时反馈我上课的信息。“你现在上课,讲话慢多了。”“学生说你今天上课时穿的裙子很好看。”“你的提问有些多,同学们有些怕了。”“今天你上课内容到打铃还没讲完,能讲一节课不停,厉害啦!”“你最近的课大家已经反映不错了。”……我知道我的进步绝没有那么快,脸依然会红,汗依然会出,但我一直在努力。有了他的及时准确的情报反馈,我对上课的改进就更有了针对性,效果更明显些,我戏称他是我的“卧底”。他在高二,他是要通过他的卧底才能得到情报的,这让我有些不安,担心会耽误他的功课。“耽误不了,我有一哥们在你教的班,他常同我一起体育训练的。”他听了我的担心,大大咧咧的说,“为将来考体育专业所做的训练。”
为了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我每天晚上基本全在实验楼的办公室看书、学习。实验楼是单独一幢四层楼,晚上到处黑漆漆的,不过我倒是也没想过怕。每天晚上,下完自习后,我一个上高三的表弟常过来,在办公室对面的空教室继续学习。不久同城其它学校出了点事,歹徒袭击晚归的女学生。记得就在那之后不几天,他跑过来对我说想到实验楼上晚自习,我以为他是想同表弟一样,在晚自习后再多看会书,想也没想有答应了。没想到,他是整个晚自习全过来。
学校管理很严,我有些纳闷,他如何能说通班主任的。果然,第二天出操时(那时新分配的教师要当副班主任,也要出操的)。他的班主任陈英俊老师看到我,径直走过来问:“王龙仁是你表弟?”我有些惊愕:“哦,是……”搪塞完,赶紧借故走开。我想,当时脸一定是红的(因为扯谎了),心中也有些埋怨王龙仁。“是姨表弟还是姑表弟,你家是白兔的吧?”陈老师不依不饶地跟过来问,也许是我真不会撒谎,一下让陈老师看出来了。我紧张时脑袋一般拒绝工作,更不用说还要转个弯编个谎,只好实话实说,告诉他王龙仁不是我亲戚,只能算是“得意门生”。其实用这个词是很牵强的,但没办法,总得有个交代吧。解释完后,百般央求他千万不要责怪王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