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影像组学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0例,根据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将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Ⅰ~Ⅱ级)23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Ⅲ~Ⅳ级)27例.两组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和横向T2流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定量分析,观察其影像特征.比较两组信号强度计算弥散系数(ADC)、分布扩散系数(DDC)和拉伸因子(α);以组织病理学作为“金标准”,计算DWI、T2FLAIR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胶质瘤分级的价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胶质瘤患者50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23例,高级别胶质瘤27例;在DWI和T2FLAIR检查中,高级别胶质瘤组ADC、DDC和α值均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5);DWI诊断敏感度、准确度为77.78%、76.00%(Kappa=0.517);T2FLAIR诊断敏感度、准确度为88.89%、84.00%(Kappa=0.676);DWI联合T2FLAIR诊断敏感度、准确度为96.29%、90.00%(Kappa=0.796);DWI、T2FLAIR诊断胶质瘤分级的AUC分别为0.758和0.836,DWI联合T2FLAIR诊断胶质瘤分级的AUC为0.895(P<0.05).结论 MRI影像学组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heart failure,HF),是由于结构或功能性心脏异常引起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慢性进行性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心排血量降低和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降 低(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或保留(HF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1].HF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每年2. 0~7. 6/100万,患病率则为11~26/100万[1].PH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点之一[1].目前治疗PH的药物包括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前列环素激动剂.上述药物主要针对肺血管收缩,而对于PH发病中最重要的环节——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有限[1-2].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平滑肌细胞增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而发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3].在COPD发病过程中,由香烟烟雾或炎症介质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4],可进一步引发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甚至死亡[5].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具有修复损伤内皮能力的骨髓来源细胞
RCC2(regulator of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2),也被称为TD-60(telophase disc protein of 60 kD),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质,结构与RCC1类似.RCC1是Ras相关核蛋白(Ras-related nuclear protein, Ran)的鸟嘌呤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EF),对于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1].类似的,RCC2也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而另一方面,RC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在埋伏牙定位及临床治疗中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7例埋伏牙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锥形束CT检,使用其检查结果指导手术方案制定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所得图像,了解患者埋伏牙牙冠位置、形态影像表现以及术中符合度.结果 37例埋伏牙患者中,患牙为48颗,其中27例为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牙(31颗),10例为埋伏牙(17颗);锥形束CT检查结果与术中符合率为97.91%,根尖片为81.25%(P<0.05).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论 锥形
目的 探究甲状腺腺瘤(T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CT、MRI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PTC患者70例、TA患者68例,分别计为PTC组、TA组,对所有患者行CT、常规MR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测,并记录相关参数.结果 CT检测中,两组患者的形态、边缘、密度、囊性变、钙化存在差异(均P<0.05);在MRI检测中,PTC组患者的最大强化率(MER)小于TA患者(P<0.05),b=300、800s/mm2时的eADC值均大于TA患者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CBC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情况及对靶区、邻近器官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采用CBCT系统获取CBCT图像,在摆位前、在线修正后及治疗结束后的获取CT实际图像,比较摆位前、在线修正后及治疗结束后的的摆位误差及偏差≤2mm的人数比例;比较各靶区实际剂量与计划剂量及放疗前、放疗中期原发肿瘤大体瘤体积(GTVnx)、转移淋巴结大体肿瘤体积(GTVnd)、原发灶临床靶体积(CTV1)剂量分布;统计各邻近器官剂量的实
目的:探讨归脾汤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通路调控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平衡而缓解气虚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64例初诊原发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地塞米松(Dex)治疗组和Dex+归脾汤联合治疗组;另选择同期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初诊ITP组、Dex治疗组和Dex+归脾汤联合治疗组的血小板数量.收集治疗前后各组血清,使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磁珠分选各组外周血单
目的 分析3D-CTA技术术前评估脑动脉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5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SA及3D-CTA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3D-CTA技术对脑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以及3D-CTA不同技术显示脑动脉情况.结果 DSA确定65例脑动脉瘤患者共71个,其中≤5mm小动脉瘤有21个,5mm~10mm中等动脉瘤34个,≥10m大m动脉瘤16个;3D-CTA技术对脑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为97.18
目的 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影像征象及纹理特征差异,构建两者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分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125个结节,其中良性组66个,恶性组59个,提取每个结节CT征象与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3个期相的纹理特征.采用χ2检验筛选良恶性结节有差异的影像特征,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纯影像模型.对结节纹理特征筛选、降维,建立剩余纹理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筛选后的常规影像特征及纹理特征组合建立联合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