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了,带给人民群众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时,必将极大促进我省的经验发展速度。但是,如何做好京沪高铁安保工作,确保运行万无一失,是我们各级、各门首先思考的重大问题。我省京沪高铁全长350.566公里,具有桥梁多、隧道多、涵洞多、落地路基多、地形较为复杂的特点,高铁安保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自京沪高铁枣庄先导段联调联试以来,我省牢固树立 “高铁安全是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坚持“措施先行一步、标准提高一档、要求严肃一格、保障提高一层”,提前介入,超前部署,及时跟进,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物防、技防建设,严密巡防措施,强化打击整治,有效净化了高铁治安环境,杜绝了各类拆割盗案件和治安问题的发生,确保了高铁联调联试的绝对安全。为此,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构建适应高铁安全需要的安保防控体系,全力确保高速铁路运营绝对安全作一粗浅思考。
一、强化“三个意识”,打牢高铁安全思想基础
一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以“凝心聚力战高铁,创先争优保平安”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强化民警及线服队伍的高铁安全理念教育,深化认识,在巡护队伍思想上牢固树立 “高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时刻牢记高铁安全性命攸关、使命所在,并以此引领和指导各项高铁安保工作的开展,全力确保高铁运营期间的绝对安全。
二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无小事”意识。温家宝总理指出,“高铁安全至关重要,一次安全事故就可能毁灭高铁事业”。要教育引导队伍牢固树立“高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高铁安保容不得丝毫失误和半点闪失,必须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作风,严密高铁安全措施,并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一日不懈怠、一事不马虎,切实把各项安全防控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三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事关事业成败”意识。京沪高铁的开工建设和运行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可谓国人期待、举世瞩目,确保绝对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形象,事关高铁发展事业。因此,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在巡护队伍中宣传高铁安全的绝对重要性和各级公安机关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确保高铁安全运营是各级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必须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投入高铁安保工作。
二、跟进“三项举措”,创新高铁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尽快理顺高铁安保组织体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常态长效运转的安保组织体系。同时,按照新的保安工作模式,合理调整高铁安保队伍。
二是探索创新高铁安保模式。要围绕高速铁路安保工作要求,针对高铁车站实际情况、线路不同区段特点、高速列车运行规律和治安防控重点,以确保绝对安全为前提,以“零案事件”为目标,制定站区执勤民警、线路巡护职工、地方护路联防工作机制,并在借鉴现有安保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防控力,积极探索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适应高铁安保工作要求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巡护效能的最大化。
三是制定完善高铁警务运作规范。要围绕高铁查危防爆、线路巡防、刑事打防、站区卡控、通道管理、内部维稳等工作重点,按照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规范高铁民警和安保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作业程序,细化完善各项高铁安保工作和队伍管理动态考核办法,实行目标考核,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三、坚持“三个到位”,建设高铁平安和谐站区
一是治安管控到位,打造形象站区。要针对车站容易滋生的治安问题,坚持早动手、强整治,防止形成惯性和气候。要以候车室、票厅、旅客通道、站前广场等为重点,采取定点设岗盘查与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组织安保力量加强高铁站区的日常巡逻防范和清查工作,及时盘查可疑人员,清理各类扰序人员,营造强大声势。要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等部门的配合,强化站区周边路地结合部的治安整治,做到常态长效,切实树立高铁车站秩序井然的良好形象。
二是刑事打防到位,打造安全站区。要围绕“零案事件”的目标,认真分析研究高速列车和高铁车站旅财犯罪的规律特点,在强化动态监控的基础上,采取公秘结合等针对性的刑事打防措施,紧盯售票口、检票口、出站口、车门口等易发案重点部位、区域,严查密控,盯死看牢,最大限度挤压流窜犯罪嫌疑人作案空间。并以实名制售票为抓手,使公安人员准确掌握各类嫌疑人、重点人和高危人员的活动轨迹,严密盯控,及时有力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旅客财产安全。
三是监督管理到位,打造和谐站区。要始终把高铁安检查危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健全完善高铁安检查危工作流程,强化专业培训、监督检查和管理处罚,做到“不漏不堵”。要强化站区封闭管理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与通道管理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看守协议,派辅警协助看守,民警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旅客凭票、职工凭证从进站口经安检后进站制度,坚决杜绝各类危险因素进站上车。公安机关要充分履行专业职能,加强高铁站区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坚持依法管理、从严管理。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的高铁站区。
四、夯实“三项防范”,构筑高铁线路安全屏障
一是高标准完善线路防范设施。在目前基本完成高铁物防建设的基础上,要建立线路设施设备档案,加强专门管理,确保高铁各项物防设施达标和管理良好。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高铁线路安全隐患滚动监测和动态排查、整治机制,随时发现、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物防建设常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同时,要围绕高铁安全,加强科技设备投入,建设线路电子防侵入系统,努力实现高铁线路的视频全时监控、公安网络全面互联、通讯设备实时互通,确保对高铁全线的实时控制和工作部署、信息传输的自动化管理,全面提高高铁线路物防的科技含量和防范效能。
二是高要求落实线路巡防卡控。要根据高铁不同线路区段特点和治安实际,特别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低路基区段、车站两头、长大桥隧两端、桥台结合部以及沿线紧急疏散通道等重点,设置治安岗亭,落实24小时重点盯守,严格通道日常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线路治安防控能力,严防闲杂人员进入线路。要以“白天防危行、夜间防破坏”为重点,优化高铁线路民警、保安勤务组织,完善警犬辅助巡逻、警车流动巡逻模式,在严密盯守卡控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线路动态巡防模式,做到上下结合、动静结合、人犬结合、人车结合,不断细化巡防流程,量化巡防标准,并充分运用GPS巡防监控系统,加强对线路保安人员的实时监控、动态监督,强化巡防责任落实,确保线路防控无盲点。同时,要依托沿线治安基础情况调查,加强沿线重点人员管理,落实对精神病患者、欲自杀人员重点管控,严防出现问题。
三是高水平构建路地联防体系。要围绕高铁线路安全,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社会综合治理的手段方法,全面加强路地联防合作,构建路地治安防控体系和打、防、控工作机制,联手开展对沿线非法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的清理整顿和沿线治安环境的整治,坚决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防拆、割盗案件的发生,净化周边治安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沿线护路联防组织,加强线路治安综合治理,深化高铁沿线路外安全宣传,夯实高铁安全基础,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共同维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作者单位:山东省综治委铁路护路办 )
自京沪高铁枣庄先导段联调联试以来,我省牢固树立 “高铁安全是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坚持“措施先行一步、标准提高一档、要求严肃一格、保障提高一层”,提前介入,超前部署,及时跟进,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物防、技防建设,严密巡防措施,强化打击整治,有效净化了高铁治安环境,杜绝了各类拆割盗案件和治安问题的发生,确保了高铁联调联试的绝对安全。为此,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构建适应高铁安全需要的安保防控体系,全力确保高速铁路运营绝对安全作一粗浅思考。
一、强化“三个意识”,打牢高铁安全思想基础
一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以“凝心聚力战高铁,创先争优保平安”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进一步强化民警及线服队伍的高铁安全理念教育,深化认识,在巡护队伍思想上牢固树立 “高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时刻牢记高铁安全性命攸关、使命所在,并以此引领和指导各项高铁安保工作的开展,全力确保高铁运营期间的绝对安全。
二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无小事”意识。温家宝总理指出,“高铁安全至关重要,一次安全事故就可能毁灭高铁事业”。要教育引导队伍牢固树立“高铁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高铁安保容不得丝毫失误和半点闪失,必须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作风,严密高铁安全措施,并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一日不懈怠、一事不马虎,切实把各项安全防控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
三是进一步强化“高铁安全事关事业成败”意识。京沪高铁的开工建设和运行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可谓国人期待、举世瞩目,确保绝对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形象,事关高铁发展事业。因此,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在巡护队伍中宣传高铁安全的绝对重要性和各级公安机关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确保高铁安全运营是各级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必须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投入高铁安保工作。
二、跟进“三项举措”,创新高铁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尽快理顺高铁安保组织体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常态长效运转的安保组织体系。同时,按照新的保安工作模式,合理调整高铁安保队伍。
二是探索创新高铁安保模式。要围绕高速铁路安保工作要求,针对高铁车站实际情况、线路不同区段特点、高速列车运行规律和治安防控重点,以确保绝对安全为前提,以“零案事件”为目标,制定站区执勤民警、线路巡护职工、地方护路联防工作机制,并在借鉴现有安保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防控力,积极探索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适应高铁安保工作要求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巡护效能的最大化。
三是制定完善高铁警务运作规范。要围绕高铁查危防爆、线路巡防、刑事打防、站区卡控、通道管理、内部维稳等工作重点,按照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规范高铁民警和安保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作业程序,细化完善各项高铁安保工作和队伍管理动态考核办法,实行目标考核,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三、坚持“三个到位”,建设高铁平安和谐站区
一是治安管控到位,打造形象站区。要针对车站容易滋生的治安问题,坚持早动手、强整治,防止形成惯性和气候。要以候车室、票厅、旅客通道、站前广场等为重点,采取定点设岗盘查与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组织安保力量加强高铁站区的日常巡逻防范和清查工作,及时盘查可疑人员,清理各类扰序人员,营造强大声势。要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等部门的配合,强化站区周边路地结合部的治安整治,做到常态长效,切实树立高铁车站秩序井然的良好形象。
二是刑事打防到位,打造安全站区。要围绕“零案事件”的目标,认真分析研究高速列车和高铁车站旅财犯罪的规律特点,在强化动态监控的基础上,采取公秘结合等针对性的刑事打防措施,紧盯售票口、检票口、出站口、车门口等易发案重点部位、区域,严查密控,盯死看牢,最大限度挤压流窜犯罪嫌疑人作案空间。并以实名制售票为抓手,使公安人员准确掌握各类嫌疑人、重点人和高危人员的活动轨迹,严密盯控,及时有力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旅客财产安全。
三是监督管理到位,打造和谐站区。要始终把高铁安检查危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健全完善高铁安检查危工作流程,强化专业培训、监督检查和管理处罚,做到“不漏不堵”。要强化站区封闭管理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与通道管理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看守协议,派辅警协助看守,民警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旅客凭票、职工凭证从进站口经安检后进站制度,坚决杜绝各类危险因素进站上车。公安机关要充分履行专业职能,加强高铁站区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坚持依法管理、从严管理。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的高铁站区。
四、夯实“三项防范”,构筑高铁线路安全屏障
一是高标准完善线路防范设施。在目前基本完成高铁物防建设的基础上,要建立线路设施设备档案,加强专门管理,确保高铁各项物防设施达标和管理良好。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高铁线路安全隐患滚动监测和动态排查、整治机制,随时发现、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物防建设常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同时,要围绕高铁安全,加强科技设备投入,建设线路电子防侵入系统,努力实现高铁线路的视频全时监控、公安网络全面互联、通讯设备实时互通,确保对高铁全线的实时控制和工作部署、信息传输的自动化管理,全面提高高铁线路物防的科技含量和防范效能。
二是高要求落实线路巡防卡控。要根据高铁不同线路区段特点和治安实际,特别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低路基区段、车站两头、长大桥隧两端、桥台结合部以及沿线紧急疏散通道等重点,设置治安岗亭,落实24小时重点盯守,严格通道日常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线路治安防控能力,严防闲杂人员进入线路。要以“白天防危行、夜间防破坏”为重点,优化高铁线路民警、保安勤务组织,完善警犬辅助巡逻、警车流动巡逻模式,在严密盯守卡控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线路动态巡防模式,做到上下结合、动静结合、人犬结合、人车结合,不断细化巡防流程,量化巡防标准,并充分运用GPS巡防监控系统,加强对线路保安人员的实时监控、动态监督,强化巡防责任落实,确保线路防控无盲点。同时,要依托沿线治安基础情况调查,加强沿线重点人员管理,落实对精神病患者、欲自杀人员重点管控,严防出现问题。
三是高水平构建路地联防体系。要围绕高铁线路安全,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社会综合治理的手段方法,全面加强路地联防合作,构建路地治安防控体系和打、防、控工作机制,联手开展对沿线非法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的清理整顿和沿线治安环境的整治,坚决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防拆、割盗案件的发生,净化周边治安环境。同时,建立健全沿线护路联防组织,加强线路治安综合治理,深化高铁沿线路外安全宣传,夯实高铁安全基础,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共同维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作者单位:山东省综治委铁路护路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