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致:区域学校教学管理的优化路径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京市玄武区创新区域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学校课程的全面梳理和整体重构,传承一脉相承的课堂教学研究文化,通过探索精致化管理的新增长点,定位精致化管理的新生长点,追寻精致化管理的新挑战点,不断优化区域学校教学管理路径,推动玄武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关键词:制度创新;课程构建;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12-0011-03
  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教育紧紧围绕“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创新管理举措,追求管理的精致化、效益化,努力实现全区小学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感,教育管理要突破经验模型,必须把管理与研究结合起来,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把精致化理念融入到区域管理中,形成区域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制度创新,探索精致化管理的新增长点
  玄武区创新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让制度发挥最大效益,体现学校管理者的智慧。
  1.自主发展增活力
  “校校有特色,师师获成长”是区域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我们通过区域性管理,团队式发展,举全区的管理智慧改变了一所所学校。珠江路小学围绕我区“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墨韵助学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活动,通过研究努力实现“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小营小学以小班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三全”“五优化”教学研究为抓手,以童心课堂为主阵地,全面推进教学工作向前发展。北京东路小学确定“飞行调研”的具体目标,打破原有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调研的模式,首次在同一年级举行全科调研,首次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首次关注班级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海英小学以落实“立行教育”为中心,以“三全”“五优化”为抓手,以“追问课堂”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科利华小学在“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核心理念下,为师生员工创造最佳发展空间,努力通过教育行为来改变人的状态,开发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提高人的价值,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学校的发展。南京师大附小围绕“爱的教育”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推动“爱的教育”跨越发展,全面提升了“爱的课堂”品牌……可以说,全区教育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学生人人有特长”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新面貌。
  2.名校托管提效益
  北京东路小学、南京师大附小、长江路小学、成贤街小学是玄武区的四所老名校,文化底蕴厚重,名师荟萃,经验丰富,成果丰硕。小营小学是新崛起的小班化名校,思想新锐,举措创新。为了放大名校优势,利用名校资源,我们推行名校托管式集团化办学,南师附小托管了原来的珠江路小学,北京东路小学托管了北京东路分校,小营小学托管了科利华小学。托管不是整体搬迁,更不是甩包袱,而是两所不同办学风格学校的联姻,组建一体化发展的学校共同体。名校有名校的优势,普通学校有普通学校的特长,思想的交融,优势的互补,为两所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托管式办学既保持各自的办学风格,又促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的创新,形成双赢的办学局面。可以说,名校整合区域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学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均衡发展。
  3.区域联盟显优势
  我们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组建若干联盟校。如九年一贯制学校孝陵卫中学与南京九中、弘光中学、南京理工大学实小等3所学校结对共建。九年一贯制紫东实验学校与南京十三中、科利华中学、北京东路小学结对共建。科利华小学与南师附小结对共建。同时,组建小班化学校联盟,联盟学校间的交流和共建,已在原先办学规范、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层面向内涵发展层面深入,延伸到思想理念、学校文化、教师交流等方面。一个学校联盟就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共同体,共同体内部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加强合作。另外,提出区域联盟也增强了联盟校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全区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制度创新是追求精致化管理的不竭动力。做到常规管理创新化,创新制度常规化,玄武教育人从来没有停止过追寻的脚步。
  二、课程构建,定位精致化管理的新生长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落实新理念、践行新思想的重要路径,将学校文化理念、办学思想转化为有形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深度推进,能够较深刻地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实施。
  成尚荣说:“为学生设计了什么样的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了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倡导对学校课程的全面梳理和整体重构。我们引导广大校长、教师不断追问:我们为儿童提供了怎样的课程?这些课程适合儿童吗?课程还有哪些缺失?执行课程的过程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是否以新理念为指引?我们一直将课程构建作为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着力点和生长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政策支撑,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是我区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作为教育行政机构,我们充分发挥政策支撑的杠杆作用,用政策撬动学校课程改革的热情。我们分期分批挂牌课程改革实验校,由各校自主申报,成立评审组,把积极性高、准备充分、有改革优势的学校选出来,列入首批实验校,给予经费支持、理论支撑、奖励倾斜。几年下来,每所学校都相继走进了课程改革实验校行列。我们通过政策支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形成了全区所有学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氛围。
  2.专家共研,为课程开发量身定制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单靠学校、教师的理论储备、学术视界、实践水平,推行课程构建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我们需要借重专家学者的力量来实现这样的蜕变。在前三批实验校建设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内外多名课程专家进校面对面指导,全区的课程改革都是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科学、有序地推进的。由于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少走了弯路,加快了课程开发进程,开发了许多在省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校本课程,比如:北京东路小学的“娃娃课程”、“十二岁以前的语文”,南师附小的“三原色课程”,小营小学的“班本课程”,同仁小学的“3R课程”,海英小学的“海防课程”,锁金二小的“生态课程”……几年来,我区多次面向全国、省、市举办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现场会。近三年来,我区多项课程改革成果获得全国、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大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在江苏省、南京市处于领先地位。   3.以评代查,为课程实施锦上添花
  有了专家的指导,有了全体老师的智慧,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相对容易,但课程构建的重点在实施,而且是深入持久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矫正方向,调整策略,这需要学校老师有执著的意志、奉献的精神。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到校检查的方式,而是通过举行玄武区优秀教研成果评比、择优汇编优秀教育成果、开展课堂教学竞赛等方式,以评代查,用评比、表彰的方法激发各学校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开创了全区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三、课堂变革,追寻精致化管理的新挑战点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发展自己,习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习惯。聚焦课堂是教育管理的圆心,也是实施精致化管理的关键,我区一直把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我们先后开展了江苏省教研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四边’课堂教学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区域推进‘三全’‘五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新三学”课堂教学研究。这些专项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行政支持、研教相融的方式,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了课堂。每个课题均由教育局局长亲任课题研究组的组长,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培员、科研员都是课题组核心成员,可以说是举全区之力倾注课堂教学研究。
  1.课堂文化,用目标规范课堂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文化,每一所学校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文化是课堂的基因,课堂是文化的外显。如何让玄武区的学校课堂更加彰显玄武的教育文化、学校文化?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基于学校文化的课堂实施规程、课堂实施公约研究行动,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和办学现状,制定有校本特色的课堂公约。我们采用典型研究、经验交流、全面推进的实施策略,以点带面,在研究中生成,在实践中完善,用公约引导课堂,用课堂修正公约。全区每所学校都研制了课堂教学规程或课堂公约,确保每一节课都是在符合本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储备、个性特长基础上实施动态生成。
  2.课堂规程,用智慧生成课堂
  课堂规程、课堂公约只是在宏观上给任课教师设置了课堂教学目标,每堂课的生成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育主管部门努力搭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舞台,让各校登台唱戏。我们以“三全”“五优化”、“新三学”等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全区各校在研究的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评比、课堂教学竞赛等形式,让先进的典型脱颖而出,放大成功的资源,促进面上的改革推进。经过多年的努力,玄武区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其中,北京东路小学的“四学”数学课堂、海英小学的追问课堂、宇花小学的卡通课堂、逸仙小学的多维互动课堂、锁金二小的LOVE课堂等研究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绿色评价,用温度点燃课堂
  教育管理绕不开考核,但我们的管理重心在怎么考核,我们的研究重点在怎样让冰冷的考核变得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推行绿色的科学评价是玄武一贯传统,我们用观课、双向细目表等方式来考量学生在课堂中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监测学生能力的提升,观测差异性的发展。我们的考核重在平时,重在过程,重在人性,重在可持续。我们开展“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质量测查与评估的研究”,以期探索以评价促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引导全区教师关注教育质量的投入与产出,将更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样的研究是对课堂教学的引导和激励。
  我们以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幸福每一个学生来设计教育教学行为,评价教育教学成效,调控教育教学过程。追求“精致化管理”品牌发展之路是玄武教育人持久的追求。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其他文献
彭小英和丈夫范得多是温州瑞安人,他们夫妻两人在外打工七八年,小有积蓄,正筹划开间小店时,范得多出了车祸。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后遗症:经常一个人发呆,一刻看不到彭小英就紧张不安,抽搐发抖。  那段时间,又要忙生意又要照顾丈夫和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让彭小英身心疲惫。她觉得每一天都在透支体力,后来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医生建议彭小英多走出去运动运动。机缘巧合之下,她接触了“鬼步舞”。几
“蒙以养正,圣功也。”在启蒙阶段,端正孩子的行为品德,有利于一生的成长。小学生的道德难题属于德育的范畴,我校在德育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思辨为主要抓手,实施养正教育,激发学生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发展水平,促使每一位孩子具有正直的心灵、正派的行为、正确的认知。  最近,我校在五年级(1)班开展了第一次道德难题思辨活动,思辨活动的故事是科尔伯格著名案例。该案例讲述欧洲一位妇女患了罕
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  曹同学是个小女生,刚进班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有一次讲“用字母代表数”,说到用字母n表示3个连续的整数的方法,有同学说:3个连续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数用n表示,那么前面的一个数表示为(n-1),我随手在黑板上依次写下了n-1,n,请曹同学回答后面一个数,结果她站起来想了半天说:“n后面是o!”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给她的答案搞懵了,怎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人才定义从思想认识上突破并摒弃了传统的如只有高端、尖端等少数精英才是人才的狭隘人才观,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规定了人才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人皆可成才、特别是每位学生皆可成才的思想理念,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
2019年天津市教研年度工作会召开  1月18日,以“承担时代使命,引领教学创新”为主题的2019年天津市教研年度工作会在天津市第七中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主办,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和天津市第七中学承办。本届年度工作会还专门设立了分论坛,主题分别是:生活化学习与游戏的教学(幼教)、情境化学习与感悟的教学(小学)、多元化学习与明理的教学(初中)、深度学习与思
学好函数知识对中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所以完善中学函数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才能实现函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积极地为学生培养函数思想及意识  函数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在函数高效课堂的打造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培养函数思想及意识,这样才能改善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函数教学期间,应为学生传授一题多解思想,帮助学生形成一题多解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函数方法解答数学问
又到了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盛春时节,我们踏上了一年一度的春游旅程。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绍兴的鲁迅故居。  一提起鲁迅,我就想起了他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大巴车上,我幻想着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还有那鸣蝉、黄蜂、云雀、蜈蚣、油蛉、蟋蟀……两旁的树木飞一般地向后跃去,前方的山峦渐渐映入眼帘。坐在车里的我,真想瞬间飞到鲁迅故居一探究竟,在百草园那片乐园里玩耍。
没有课堂的变革,就谈不上教师观念的革新,更谈不上学校教育的改革。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范式转型要解决好哪些方面的转向?教师的课程素养的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及提升策略知多少?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评价形成哪些明确的认识?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统一起来,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与特色活动课程的有机融合?如何以校本教研的轉型为桥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围
所有药品包装盒上的保质期,都是指在密封状态下,按说明书要求保存的最长使用时限。一旦拆开密封包装,与光、空气接触,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药品造成污染,就不能再按照保质期限来使用。大家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种药物的“保鲜期”。  ★眼药水:眼药水开封后,滴眼时可能会接触睫毛或眼睑;将滴眼液滴头朝下放,容易导致瓶口液体污染,使保质期缩短。眼药水如果有絮状沉淀,则不宜再使用。即使肉眼看不到变质,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通过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做来学习英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使用英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