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ESP教学的应用及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应用成为当今职业人才所必备的一项能力,同样也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英语教学应该与其所应用行业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在专门用途中得到应用,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立足。文章围绕高职院校中ESP教学的应用及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ESP教学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 ESP教学 应用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编号WYYB01415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7-01
  前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人才为核心,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英语和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专业教学实践当中,专门用途英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建立ESP教学体系,进而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ESP教学的基本内容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简称,根据特定的学习需求来开展教学。ESP的特殊性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专业的特殊,ESP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特殊方法,围绕着某一特定的目标来展开。ESP教学着重于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提升,并能够将英语知识有效应用于专业领域当中,进而发挥其“专门”的用途。在当前的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学重心开始转向ESP教学,教学定位从通用英语转换为专业英语,加强专业教学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方向[1]。
  二、高职院校中ESP教学应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专业英语教材不专业
  虽然目前高职教育将英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两大模块,但是侧重点仍然放在了通用英语上。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并不统一,加上ESP所涉及的专业学科领域比较广泛,很难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高职ESP教材缺乏特色,未能体现出专门用途的特征,脱离了职业发展的要求。教材当中的很多内容与专业当前的发展实际不符,相关理论没有及时的更新,达不到技术应用标准。另外,ESP教材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匮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
  (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和英语教学当中配备了专业水平高的教师,但是在专门用途英语方面还有所欠缺。很多英语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但是局限于通用英语教学,对于专业课程了解程度不够,很多专业词汇的翻译不够准确,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另外,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ESP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明确,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2]。
  三、高职院校中ESP教学应用的新思考
  (一)准确的教学定位
  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英语具有特殊的词汇和句法,其结构模式也与通用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基于英语语言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现象,并与其应用的专业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共同进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专业用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英语是通用英语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代表着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ESP教学定位更加明确,以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充分体现出ESP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二)专业化教材的编写
  高职院校所使用的ESP教材应该统一进行编写,有相关专家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与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实现专业化教材的編写,进而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普及。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ESP教材加以补充和修改,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采用立体、多元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于专业英语的认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与之相结合,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转变教学理念,强化ESP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样精深,能够对专门用途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和解释,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ESP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构建ESP网络教学体系和多元动态评价体系,促进ESP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论:在高职教育当中,ESP教学的应用及发展起到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针对高职院校中ESP教学应用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办法予以改善,引发了高职院校中ESP教学应用的新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将英语教学与与专业相挂钩,实现了高职教育的深入创新,进而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慕丹. 浅谈ESP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才智,2014,07:22+25.
  [2]王楠. ESP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 才智,2014,20:132.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及工程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实践、就业、创业和创新“四种能力”的高级专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的分析,对本专业如今实习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生产实习教学环节 改革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 one of the ma
【摘要】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 探究思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75-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手脑结合,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
【摘要】学校体育学是师范院校体育系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是讲授学校体育一般原理的方法的学科,大部分学生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运用注意规律组织体育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有必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 规律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钢结构课程设计是该课程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中选题、指导、评阅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项目来源】教改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21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法作为新型教育方式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受到教育界较多的青睐,其中中职教学中也较多的用到該方法。本文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出发,对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中职计算机 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班级是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陈旧,影响和制约了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拟对班级管理模式建构的意义、存在问题、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经专业 班级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职业学院教科研项目《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班级日常管理》(课题编号2013X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35-02  1.引言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学术界和业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对许多企业来讲,对大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提供和利用的能力和程度是衡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关键指标,是促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企业要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立于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72-02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们所有的课程教学已经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向了传授知识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也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注入了人文精神思想,且得到了教育界普遍的关注与重视。众所周知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主要从以人为主的主体的教育、创新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