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世上最美的夕阳

来源 :星火·中短篇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骥亮,本名王继亮,80后,江西赣州人,江西省第五届青年作家改稿班学员,赣州市作协副秘书长,《星火》章贡驿驿长。有作品发于《星火》《高中生之友》等刊。
  一张照片
  是一棵树,确切地说,是一棵千年古樟,在它突然闯入我手机屏幕的那一刻,我的眼睛被定住了,我用大拇指和食指不停地划拉着屏幕,将图片放大,再放大,不想放过其中任何一片树叶,就像不想放过某部精彩小说里的任何一个细节。
  我凝视着这棵神奇的树,突然发现有无数双手臂正朝我张开,它是在呼唤我吧?是的,一定是,一种久违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开始让我坐立不安。
  我在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它在铜鼓县三都镇东浒村,我和它此刻的真实距离是四百公里,我几乎是在退出手机导航的同时,做了一个决定:不能再等了,今天下午一下班就出发。
  夕阳下,我握紧方向盘的那一刻,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一张照片,一棵千年古樟的美丽画面。
  四棵樟树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前往铜鼓的过程,远不止手机导航显示的400公里那么简单,我们全程走高速的计划,被兴国境内一段长达几十公里的国道给搅乱了。
  我知道,晚点已成定局,此刻安慰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暂时忘了那张照片,忘了那棵神奇的树。
  于是,我和同行的诗友轮流驾驶,开始聊一些家长里短,之后又转移到工作的话题,直到太阳西沉,夜色吞没了大地和山峦的某个瞬间,车内才突然陷入了沉默。
  也就是这段突然而至的沉默,让我想起了老家门口的四棵古樟,它们是那么自然地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我一出生,它们就已经在家门口等我。
  这四棵樟树,占据着我们村庄的最高地势,最小的那棵樟树也要三人才能合抱,它们几乎是以一条直线的形式,均匀地分布在我的家门口。其中一棵樟树,被火烧过,全身漆黑,光溜溜的枝干伸向天空,没有半片叶子。我不知道它是否已经死去?也不清楚它惨遭了谁的毒手?每当风起,其他三棵樟树发出“沙沙”的声音时,我看见它,就像看见一个须发落尽的老人,一座安静站立的雕像。
  就是这样一棵被火烧得不剩半片叶子的樟树和另外三棵四季常青的樟树,亲眼见证了我的整个童年和一个家族最完整、最欢快的时光:那时候,爷爷在,父亲在,一大家子的欢声笑语在。
  直到九十年代末,因为进城和求学,我和我的家人们,开始疏远了老家,疏远了门前的四棵樟树。正是这种疏远,最终导致其中两棵樟树走向了无可挽回的悲惨结局——最左侧和那棵被火烧过的樟树,都被砍了。
  直到现在我仍无法理解,村里人还有我的父辈们,为什么会在大刀挥向那两棵古樟时选择点头?也许它们当初卖了个好价钱,也许根本就没有。
  这,真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故事。
  安靜小城
  我们抵达铜鼓县城的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半,早已错过了饭点。
  这是一个极其安静的小城,没有高楼大厦和宽大的马路,没有迷人的夜景,只有一条小河,穿城而过。
  我们饥肠辘辘,想要找个夜宵摊填填肚子,但在开车绕了几条极其安静的街道后,我们开始担心这种突然的闯入,会吵醒入睡的人,打破小城的宁静。
  好在,我们在路过下一条街道时,发现了藏在深处的一个院子里还亮着灯,于是把车停了下来。在院子入口处的夜市摊,我们压低嗓门点了些烧烤,之后又被隔壁夜宵摊老板娘的热情感染,炒了几道小菜。
  同行诗友抹着嘴说,没想到这辈子最好吃的羊腿,就在凌晨一点的铜鼓。
  我点头,笑了笑,脑海开始搜索和这个小城有关的所有记忆。
  当初大学毕业参加省里公务员考试,在填报岗位时,我的目光至少在铜鼓这个地方停留了十几分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一个地名特别的城市,我总会有某种先天的迷恋,比如铜鼓,这个一看就让人联想到乐器的小城。
  我没有想到,最安静的小城,就躲在这,一场迟到了十二年的相遇,来得静悄悄。
  老人和树
  真正和千年古樟见面,是在次日下午,在《星火》第二届香樟笔会上。
  樟树,是我们江西的省树。自从我看到那张千年古樟的照片后,我就对这个叫东浒村的地方心生敬意。我似乎只需透过一张照片,就窥见了它的全部:这里的村民,对待一棵古樟的态度,对待大自然的馈赠,肯定是无比友好的。
  后来证实,我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并不准确。
  真正走近东浒村这棵千年古樟后,我才看到了它身上的两道伤疤:一处是被“断臂”后的伤口,另一处是被剥皮后的“毁容”。
  当地村民告诉我,这两道没有愈合的伤疤,一道始于“文革”期间,另一道是一名买树的商人所赐,如果不是一根树枝压伤了砍树人,一场重病夺走了那个买树的人,这棵千年古樟可能早就不在了。
  我抬头看古樟,只见一簇簇绿色的“云朵”,盛开在湛蓝的天空。
  我把目光收回来,开始走向离樟树稍远一点的公路边,打算坐在草坪静静地看一会古樟,结果在途中撞见了一名坐轮椅的老人。
  “树下那么多人,怎么拍照啊?”推轮椅的年轻女子说。
  看来,这位老人打算和古樟合影。
  “没事,就到这个位置拍一张。”同行的人答道。
  轮椅上的老人,神情笃定地看着亲人们选择拍摄的地点、安排站位的顺序,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就在镜头“咔嚓”的瞬间,我捕捉到了他嘴角扬起一丝笑容。
  老人和古樟同框,时间就定格在了2018年10月27日下午。我看见,此刻的夕阳正穿过樟树枝,投射到了老人的背上,金光闪闪,如佛光普照。
  东浒村人
  当我再次回到古樟树下时,没有抬头看那些绿色的“云朵”,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四周。
  不远处的稻田里,一只公鸡在枯黄的禾蔸丛中懒散地走着,或许是为了找几只虫子吃吃,或许只是简单地散散步。
  田塍上,《星火》的老师提着相机,不断地往后退,准备给笔会挑选一个绝佳的拍摄角度,突然,一条黑色的狗,好奇地钻进了画面。
  稻田的隔壁,成片的残荷像无数枝长短不一的笔,在静静地书写着2018年的深秋。
  乡村小道上,一家三口在收稻谷,已经忙碌好一阵子了。先前穿围裙、裹着头巾扫谷子的母亲,此刻如释重负,已把头巾摘下,不时和路过的村民聊着闲天;大约十五六岁的儿子,和父亲几乎没有交流,但父子俩倒、装、抬稻谷的一连串动作,配合相当默契,一袋袋稻谷,就这样在大板车上堆成了一座“小山”,然后被安静地押送回家。
  笔会开始的时候,我们三十多个人在古樟下围成了一个弧形,或蹲或坐,开始讲述“记忆中最美的一棵树”,开始读诗,听风,一起看夕阳。
  一名小男孩,在稻田边跑啊跑,试图分散我的注意力,结果把自己给摔了一跤。但在他爬起时,却故意只给了我一个后脑勺,很快,他似乎又觉察到某种异常——衣服的后背粘满了苍耳,于是,他来不及穿那只刚从右脚脱落的鞋,就开始一颗又一颗地清除那些该死的苍耳。
  我静静地看着这名小男孩,看着他的背影,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其他文献
见南山(外一首)  深圳:不得不说的记忆 (组诗)  听雪落下的声音(外一首)  今夜,我决定写诗(外一首)  家,永远是心的朝向  碎花  小动物之歌(组诗)  猫冬 (外一首)  一个转身,就是二十年  静夜思(外一首)  放不下的爱  古诗词五首  庆新年一帆风顺(外一首)  杨博的诗词  冬之雪  青青校园  噩夢清晨  门  期盼  舌尖上的记忆  一叶一画,人心澄静  于“三书”中立世
苏敏,1979年生,安徽安庆人,浙江省作协会员,获温州散文家奖,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天津文学》《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有作品入选散文年选。  我不太确定房间里是否有新的闯入者,也不太确定这新的闯入者是否就是一只老鼠。  门一直开着,窗户也一直开着。前些日子,有一两只“鸟”飞进来过,黑色的,像幽灵,扑扇着翅膀,在房顶环绕飞行,几圈之后,又从房门飞出去。我不敢确认这是一只什么鸟,感觉中,它像是
张守仁,1933年9月生,上海市人。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精通俄语、英语。196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晚报》任副刊编辑。后到北京出版社工作,与同事创办《十月》杂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废墟上的春天》《文坛风景线》《你就是爱》《寻找勿忘我》等书。译作有《道路在呼唤》《魏列萨耶夫中短篇小说选》《屠格涅夫散文选》等。散文《林中速写》被编入数十个散文选本以及中学阅读课本。曾编辑出版了《高山
米来,本名周美兰。幼年家贫,母亲盼她将来不会挨冻受饿,唤她米来。江西省余干县人,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曾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边疆文学》《红岩》发表中篇小说若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鄱湖水鬼》。曾获北京文学奖,中国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奖。现任北京某文学杂志编辑。  一  飞机准时降落约翰内斯堡,是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十分。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剧烈摩擦中,甜糯的女声广播在轻柔的音乐中响起。乘
4月13日,恩施市龙凤镇店子槽村党员邹兴友早早来到镇党校教室,他格外激动和高兴,在准备好的笔记本封面上写上端正的“党员培训笔记”。除了支部主题党日,这是他17年来首次参加党校培训。  近年来,恩施市创新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子,按照“1 16 N”的组织布局,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新建16个乡镇党校,在200个村居、25个产业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设立教学点,实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并
程相崧,济宁金乡人。中国作协会员,山东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在《中国作家》《作家》《芒种》《文学界》《山花》《福建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约1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转载。2020年出版小说集《金鱼》,入選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8卷,2010年出版文学评论专著《项羽评传》,并著有散文随笔集《生命若弦》、长篇小说《在野》等。  一  在国栋敲门时,
暮色降临,河面粼粼的波涛  洒上一层金黄,空气潮湿舒缓  视野之内,沉浮着  一只老鹰的残骸。这都不预示着什么  如果时间退回一点  鹰还在天空,还在逍遥地  追逐着一群疾飞的鸥鸟  可现在,它只能在河面  随波逐流了,进入午夜  鲜美的肉体,将成为鱼的猎物  河蟹的美餐  莫尔格日勒河,风改变着  缱绻奔涌的节奏。九曲盘旋  是神賦予的使命,是自然  赏析的深邃及质感  黄昏的夕光散尽后,留给 
今天到访罗亭,  橘红色花,已静静挂满丹桂枝头。  绿叶,也悄悄萌出了红意。  已是初秋,尚未离去的闷热,  让到访的诗人忽略了秋的到来。  于是,这簇簇张开的红唇,  吻去了来访者胸中的郁悶。  这摇曳柔嫩的手指,  拂去了采风诗人眼前的昏尘。  已入初秋的罗亭,呈现为一个倒影。  一行赞美诗开始倾斜,  犹如一种人生观,被翻过来审视,  行走于黄金的弧形天穹。  洪老墨,本名刘晓彬。江西南昌人
格尔木的秋天(外一首)  孙万江  天空高远,帝王不在。  昆仑山是一块玉石,卡在人间与佛的路上。  盐湖如白糖,照耀上苍。  湖边没有树,也无花香,夕阳的红唇和山色相吻。  雁阵剪辑青藏的辉煌。  和谐号子弹头列车像一柄出鞘的宝剑。  拉着秋天,闪闪发光。  阿克塞女人  高山林立,沙丘飞舞。  牛羊安静,白云的骏马奔腾在蓝天。  哈萨克族人在党河南山下放牧。  把牛羊赶到了天山,把白云撵到了哈
张雄文,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湖南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株洲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民族文学》《北京文学》《湖南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百余万字,出版有《无冕元帅》《名将粟裕珍闻录》《雪峰山的黎明》等10部书。作品入选多个年度选本,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北方十三省市文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