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建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效率 培养
  自主性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索学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创设后,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来进行自主独立地去解决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或探索,这种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1]。
  1.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主张学生课前预习,但我认为,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因为,很多东西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果学生提前预习,没有一个探究的环境,学生直接就获得书上的结论,那么上课的时候,即使教师创设了探究的环境,但预习过的学生因为已经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直接给出结论,这样不但自己失却探究的过程,也使得其他同学丧失信心和兴趣。因此,对需要探究的课题,我主张可以不要学生预习,让学生在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里进行探索知识和方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兴趣调动到高潮,而且“双基”也得到落实,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做的”,“谈谈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高中数学概念,不但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从中体验到高中数学发现的乐趣。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知识传授大多数是动作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片、音像等形式进行传授,但大多是静态的形式,且多以刺激学生的单一感官为主,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可以使學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使学生较易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好,便于学生的认识、记忆、理解。打破了课堂的死板结构,有效地节约数学课的时间,减少了多次重复讲解而导致学生动作的出错的现象,增加了练习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2]。
  2.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改变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的去探索高中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进入角色。在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断地参照之前设置的学习目标,来逐渐地落实知识性目标。
  2.1培养学生教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主动性。有一位教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兴趣十分重要。我对新课,采取课堂趣味教学,即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生产、生活中有趣的问题引出新课,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供有利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的信息,创设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条件,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参与的信心和勇气。对学生采取手段“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则,善于发现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失败了,积极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并挖掘失败中存在的成功因素,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
  2.2开放联想,使学生的探索得以飞跃。课标中提到:人人掌握高中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高中数学,适当增加一些联想与开放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多联想,多思维,多创造,教师的观念应该是开放的,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教师的课堂应该足开放的,鼓励学生上讲台,教师作观众,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足开放的,答案可以不唯一,过程可以不唯一,方法可以不唯一,思路也可以不唯一,把这几个开放引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有利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也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多方位的联想中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便于学生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眼光更加开远,解决问题的思维更加发散,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探究和探索活动时思维更加活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只有通过开放的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有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去自主探索。
  2.3激发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高中数学应用现象和高中数学家的奇闻趣事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借助本身具有信息量大、活泼直观、多感官刺激等优点的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在课堂上不会只有一个知识点,而是有很多知识点串联而成的,因此激发学习动机不能只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期进行,而是应该穿插于所教授的每个知识点之间,让学生对每个教学知识点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由于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的不同,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有两种形式,首先是对于自主学习程度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试着让学生自学;其次是对于自主学习程度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从努力和能力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他们自主学习效果,并进行表扬,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练国铮.论学习意志及其培养[J]
  [2]范春林.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
  [3]顾志平.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J]
  [4]刘建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教材内容编排设计[J]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学科只致力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而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关键词:创新 思维 鼓励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  1、创设宽松的教學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爱因斯坦曾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
【摘 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直接给数学课程的进步学习埋下了障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学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内容,也应该是每位数学老师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计算能力 提高 兴趣 主动性 习惯  数学计算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审视今天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受传统数学教学的束缚
摘要:本文从数学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特点、功能、原则及应重视的问题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在实施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一名初
摘要: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时代要求的具体体现。主体参与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表现。基于此,文章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主体参与的直接动力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提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主体参与 策略  数学学习主体参与性是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它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数学、对
数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记忆、模仿与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小学阶段主要是以记忆、模仿为主,辅助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高中阶段由于数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多采用学生合作,共同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的教学与学习。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根据数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对学生合作学习有一些特别的要求,也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数学反思性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反思自己所经历过的数学学习活动,和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法、涉及的数学知识等,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更加清楚自己的思维习惯、改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活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 反思意识  一、引言  高中数学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