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本质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民族主义自产生以来发展演变过程的归纳和梳理,分析民族主义在西方和非西方两种不同背景下的发生和表现,认为应该透过纷繁的表象直视其本质属性,即民族主义就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这是我们认识和评价民族主义的核心。
其他文献
对于堪察加半岛伊捷尔明人的调查研究,俄国始于17世纪末,西方国家则始自18世纪下半叶;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俄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必须要具备的才能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此,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在此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让大家了解具备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
摘要:传统类父母的、无条件的,类神的博爱式教育爱的框定分割了人性。长期以来,教育爱施予主体的教师的人性两面性在研究时被加以规避。把教育爱进行奉献和给予的单向划分是有缺陷的。教育爱的框定应该是多维的。在教育爱的内在构成上,一直存在着利己和利他的双重品性。教育实践领域的诸多问题正是因为教育爱的内部失衡,在于教育爱双重性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和。  关键词:教育爱 人性 双重性 调和  DOI:  10.16
摘 要:养成教育保证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保障。目前,学校、教师、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视不够。三者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养成教育;现状;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231-02  DOI: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