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工作在资困助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作为高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在资困助学工作中可以发挥很多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班主任工作机制往往忽视了这一工作队伍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在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困助学
  Abstract: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 as the most grass-roots management can play man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tudent aid work, but the existing mechanism of the teacherin charge of a class tend to be ignored the importance by the whole work team.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erin charge of a class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work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udent aid work. Try to fi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erin charge of a class.
  Key words: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impoverished students of universities student aid works
  【中图分类号】G645.1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然而在高校实际的学生工作中,班主任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1]实际上,在学生工作中,特别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一角色常常被忽视。
  一、概念界定
  班主任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介于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和一般教师之问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力量,它有效架起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桥梁,对高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意义突出。[2]笔者认为,班主任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高校最基层的学生管理队伍,也是学生和高校之间最基础的纽带。
  二、高校班主任在资困助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1.心理意义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年龄跨度基本在17-22岁之间,从生理上已基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和生理功能,但在心理发展上是正处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因此,他们一方面寻求心理上的独立,另一方面他们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仍然依赖专业、权威人士的指导。
  此外,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高中阶段由于“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始终发挥影响,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往往和学生之间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包括平时学习督促、报考学校(专业)选择,甚至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对于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往往有很强的心理认同,,班主任成为高中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源之一。然而,这种联系随着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基本停止了。高校里虽然设置了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但功能较高中阶段已有极大的不同,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大学里不再能找到和班主任之间的联结感和归属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里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学习、生活以及家庭方面,而他们能够获取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就更需要有人能够及时地关注及疏导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其顺利成长。
  2.资助信息的准确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是目前困扰资助工作的难题之一。虽然各高校在认定过程中采设立了各种专门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现存的工作体制中,事实上往往忽视了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班主任无论是直接的搜集信息,还是调动班干部搜集信息,都最能近距离通过学生消费水平清晰、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3.提高工作效率
  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班主任最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活、家庭中突发性的重大事件,或者遇到的临时性困难,由班主任帮助申报资助减少了学生在校期间按一般程序逐步申请校内资助的中间环节,提高了资助工作效率,让有需要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帮助。
  三、高校班主任在资困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的多元化来源导致管理困难
  目前,很多高校的班主任来源广泛,覆盖专业课老师、行政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多个方面。的确,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这样做有利于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共同参与学生教育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对班主任这支工作队伍本身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的矛盾,使得对班主任本身的管理存在漏洞。
  2.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作为高校班主任所需的职业技能相对比较庞杂,一般需要掌握:心理辅导、教学管理、生涯辅导、应激处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对资助工作而言,既要及时掌握各项资助政策,又要经常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沟通,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状况、生活困难等问题。而目前高校班主任受自身工作背景限制往往擅长于其中个别领域,对学生工作全局的把握有限。在缺乏相应的培养、培训机制条件下使其不断提升相应的工作能力,造成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下。
  3.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
  许多高校由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划分不清,造成工作上有很多重复。[3]在资困助学工作中,这种交叉,一方面容易导致资助工作资源的浪费、效率低,使有些学生重复获得资助;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些工作上的“盲点”,使得一些应获得资助的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资助。   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相应的机制调动起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将班主任工作和职称的评定、职务晋升、津贴等挂钩的机制。而这项工作要求的责任心、覆盖面、工作量又相对较大,从“推拉理论”的角度讲,这从根本上使得班主任工作被视为“鸡肋”,班主任工作队伍难以长期稳定。
  四、对策
  1选拔机制
  高校班主任聘任应该有较为严格的程序,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班主任工作。完善选拔机制可以从源头上保证选拔出具有较高可塑性的班主任。由于资助工作的特殊性,选拔时应考虑班主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有同理心、亲和力好、有爱心等心理特质。同时,班主任本身需要具备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给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为积极、正向的引导。
  2、系统化的培养模式
  为班主任创设更多的成长、交流平台,使得班主任工作更加专业化,提高这一团队的业务工作能力。
  (1)心理辅导技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心世界较其他学生更为敏感,需要敏锐的察觉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基本的诊断及时筛查出需要关注的学生,作一定处理。
  (2)熟悉资助政策,敏感于社会各种变动因素
  对于资助工作而言,班主任不仅需要熟悉掌握各项资助政策,以便于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还要在认定的过程中相对全面地了解社会各经济阶层的状况,包括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低保金额、当地政府的资助政策等。同时,也要敏感于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变化,如自然灾害、金融风暴、重大社会变迁等,以便于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信息准确把握,调整资助额度。
  (3)生涯辅导技能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家庭背景很多时候会限制他们获取就业前景、生涯规划等信息的渠道,也缺乏相应的指导。班主任需要培训这方面知识,尤其是对所带班级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渠道、就业政策有充分的掌握,并且利用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工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辅导。
  (4)提供“工作坊”式的交流平台
  对于高校班主任来说,本身由于长期和学生打交道,会积累很多一手的学生管理、辅导资料,同时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或困难。为他们提供“工作坊”式的交流平台,既提供了一个总结、整理经验,互相交流心得、相互提供支持的机会,又可以使他们有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升工作能力的机会。
  3、清晰工作定位,“点面”结合
  从资助工作的角度来看,如果清晰定位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点面”结合,就不仅可以避免角色划分不清的问题,还可以加强这两者之间的配合、互补,提高工作效率。在笔者看来,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应以“面”为主,负责政策解读、汇总信息、核实情况,有更大的工作覆盖面。而班主任的工作则更强调“点”的工作,做好每个班级的资助认定、评选工作,关心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成长。
  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对于高校缺乏相应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这一现状,需要建立一套高校班主任工作长效激励机制,包括:
  (1)健全的考核制度
  建立可以量化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全面考核班主任的工作过程,并把考核结果与班主任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相结合。 在考核中,设立资助专项工作评议分数,并以适当比例计入总分。
  (2)设立资助专项经费
  设立专项经费,一方面用于鼓励在资助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班主任;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设计、推动一些资助方面的专项课题,引导班主任们在资助方面做一些课题研究。
  (3)广泛宣传
  通过学生网络评议、公开选举等方式评选全校优秀班主任,特别对于资助方面的典型工作者给予大力宣传。很多时候,资助方面的工作都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过程。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在全校形成重视班主任工作、重视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班主任队伍对这一工作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
  总之,高校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工作中,尤其是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影响,但是现有的工作机制需要一些调整,让这种影响力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信息网.大学班主任,想说爱你不容易.http://www.jyb.cn/high/gjsd/200903/t20090313_254857.html.
  [2][3]邵贵文.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4):44.
其他文献
1 发展燃气汽车的意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清洁的汽车燃料,推广应用燃气汽车具有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双重作用,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
介绍了热能表的设计选用经验及主要部件的技术条件.讨论了热计量供热系统的设计、计量收费的改革及管理等问题,评述了非常规采暖方式及特殊热计量表以及热表的远程测录.
根据国内三套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激冷室内的传热计算,对激冷室内的带水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激冷室带水的防范措施。
分析了66-Ⅲ型焦炉长时间封炉后烘炉成功的原因在于烘炉前的充分准备和烘炉期间加强温度、压力和护炉铁件等的测量与管理工作.
介绍了地下燃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基础或相邻管道的水平净距不够时所采取的措施和燃气管穿过道路预留大口径涵洞时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公共建筑用户计量表的设置方案.
论述了两种集中供热、供冷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案1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采用直燃式溴化锂机组实现冬季供热、夏季供冷.方案2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采用热水锅炉实现冬季供热,
摘 要:现阶段的我国职业学校学生主要特点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没有升学压力,素质层次参差不齐,渴望被重视,同时又偏激、消极,有叛逆心理,总体来讲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艰巨而繁杂。面对思想怪异,行为出格的学生,班主任如何才能降住和引领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艺术所在。  关键词:职业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7
高层建筑采暖系统当采用垂直单管形式时,顺流式及倒流式系统都存在一定缺点。研究了一种具备两种系统形式优点的优化倒流式供热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并实现了节能供热。
介绍了以聚乙烯管替代镀锌钢管的进户引入管改造方案、经济比较及实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