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景设计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lei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课文角色,开发学生语言智力,我在语文课堂情景创设坚持了整体原则和形象化原则,充分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导演课本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情景设计是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环节,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上,对情景的教学设计认为不重要, 考试考试的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没有课堂的教学情景,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情感,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激情。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情景设计的课题,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本文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景设计中的做法,供大家参考,旨在进一步深化课堂情景设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从课堂情景设计以及课堂情景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我们还是画月亮说起,我们假如画个月亮,简单画一个圆很难说它是月亮,如果我们在周围画上星星,就可以辨认出这个圆就是月亮,有星星可以判断出,时间是晚上,这个圆不言而喻就是月亮了,月亮要星星来存托,否则可以将这个圆想象成很多的东西,例如太阳、地球、桶盖等等,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可以烘托出语文课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什么是课堂教学情景呢?课堂教学情景就是学新课时,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与课文的内容产生感情的共鸣而设计课文背景材料,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图片、舞蹈、歌声、视频音频资料,全方位把学生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掀起感情波澜,把学生情感、意志、心灵、信仰与价值高度融合在一起,聚焦学生灵魂与感官,课堂情景是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佳途径。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课教学单调,老师一走进课堂就开始讲课,学生觉得十分突然,感觉情绪还没有预热,学生学习知识是被动的、机械的、消极的,对于知识来不及思考,内心动力来不及驱动,思维马达还没有启动,情感没有调动起来,学习进入不了状态,就如我们搞竞技体育运动一样,身体还没有预热,怎么能进入最佳体育竞技状态呢,运动员的体育能力怎么能发挥出来呢,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课堂情景设计尽管是语文课堂的教学的前奏,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
  课堂情景设计的好,激发学生的兴趣,驱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可以最大限度集中学生的心智活动,专注自己的学习目标,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刷新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感官,增强对知识的敏感程度,高效整合、优化课堂信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课堂情景的设计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有利于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这对于语文终身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语文课堂情景设计的原则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情景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情感兴趣来设计,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情景的创设,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驱动学生的动力。高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下几项主要的基本原则:
  1.整体化原则
  我们在课堂情景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立足于整个课堂,我们不能只注意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是吹响整个课堂的进攻的号角,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总动员,让学生这个课堂保持旺盛求知欲,合理分配注意力,打好知识点的突破突围战役,我们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一同并进,不能一轻一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语文的情感价值目标,情感价值目标才是我們学生深层次的理念,它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软件,它可以导航学生语文方向,语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语文的外在表现形式。
  2.形象化原则
  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化的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特点,因此尽管语文课堂的情景设计的方式很多,但是我们要从学生心理出发,优化学生的思维,优化学生语言感知与认知,我们创设情景设计时,用声音、图像、动画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聚焦学生心智活动,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与感官,降低学习难度,以形象化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拓联想力,让语文信息多途径进入学生的大脑。
  三、课堂情景创设的方法
  我们课堂情景创设的方法很多,我介绍两种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
  1.多媒体创设法
  多媒体有着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可以直观、形象、立体化的展示教学内容,驱动学生原动力,给学生一种崭新的视觉、听觉,各种信息多样化植身于学生的内心,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兴趣盎然,例如我在教学《鹅》,我播放了本课课件,一条清澈见底河流,一平如镜,一只雪白鹅游荡在水中,鲜红的脚掌在拨动绿水,伸出长长而弯曲颈项,仰天讴歌,一幅美好画面映入学生眼帘,加之多媒体普通话朗读,抑扬顿挫,富有节律感染力的声音刺激学生的大脑,学生激动不已,有着急于要表达美好的欲望,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是我们教学的最佳时期。
  2.表演课本剧
  表演课本剧就是把课本中不同人物对话通过学生表演渲染课堂气氛,充分展示学生表演天才,弘扬学生的个性,产生与作者的心理共鸣,加深课文的理解,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想象,续展故事情节,我在教学课文《铁罐与陶罐》,学生创造性展示陶罐与铁罐的性格,铁罐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不可一世,陶罐温恭谦让,有个学生表演铁罐,抄起双手,把脚架在桌子上,把铁罐目中无人,高傲自大淋漓至尽的展现出来,课堂看表演充满笑声和掌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总之,课堂情景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立足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活泼、富有激情的课堂情景,升华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的表现.方法对1995-2003年因消化道出血而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有出血病灶,病灶直径5-15mm不等.结论提醒内
当前比较流行的“导学模式”: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指导阅读——猜想、检验——讨论交流——合理评价——知识小结——应用迁移,是“以教师导学为起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问题为知识载体,以师生多层面互动为教学形式,以提升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吸取“导学”中的先进理念,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老师善“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生兴
【摘 要】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它能将模糊、无序的知识点转变为有条理的内容和清晰的图形。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书面表达考察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构建脉络和线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的目的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运用  引言:在多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显性的过程指导这一问题,而这严重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肺结核14年,咳嗽、胸痛、气短半个月于2003年2月8日住院.查体:T36.2℃ P 62次/分,R 16次/分,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情况.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c-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
近年来,65岁以上老年手术患者数量呈稳定增长,其中85岁以上年龄段增长最快.很多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和术前合并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手术时必须面对更大的危险,在成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