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de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公示语的英译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总结和探讨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关键词: 原则 公示语 翻译
  
  1.公示语的定义、应用范围和功能
  公示语是给公众观看或收听、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特殊应用文体,由文字或者与之相关的信息(如图形或声音等)构成,包括“标志语”、“标识语”、“标示语”、“揭示语”、“警示语”及“广告”等概念。作为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广告文体,公示语的目的不是商业性的,而是宣传性和服务性的,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交通设施、旅游景点、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医疗卫生、机构部门、施工现场等。它或用寥寥数词,或用简单明了的图式,亦或用图标与文字结合来表示与受众的生活、生产、声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的文字或图形信息。在陌生的环境,有了公示语的介绍、说明、提示、引导,人们办事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公示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但同时亦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涵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走进中国,与中国人接触,他们希望了解中国。在这种跨国、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成为各国人民沟通的最便捷工具。因此,国内大量的公示语的双语化是大城市国际化进展的必然。公示语的翻译不仅影响了国际友人在华的食、宿、行、游、娱、购,而且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2.公示语汉英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2.1以译语为目的,注重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
  中国和外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中英两种不同的语言代表各自不同的文化,公示语是应用文体,英译须以读者为本,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外国朋友一看就懂,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作用。译者切不可望文生义,不顾译语习惯,自己生译乱译,或片面追求与原文字面上的对等,这样的译文就有可能生涩难懂,甚至闹出笑话。比如把“休息室”译为“Restroom”,这两个词在表层语义结构方面完全对应,“休息(rest) 室(room)”,但含义并不完全相同。“restroom”在美国英语中指的是“a room equipped with toilets,washbasins etc,for the use of employees,clients etc,in a department store or other buildings”(公共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或盥洗间)。实际上,“休息室”在英语里有现成说法,即“staff room”,在一般公共场所里则为“lounge”或“lobby”。
  2.2遵循译语的文本类型和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纽马克(Newmark)(1988)按照布勒(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纽马克指出,不同文本类型要求不同的翻译方法与之相适应。公示语主要是给读者(公众)提供一些信息,“告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2005:22)。由此看来,公示语是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的结合体,并以信息功能为主。公示语的英译是为了达到与原文同样的提供信息或召唤行为的效果。因此,在翻译时应注重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等来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同时,由于公示语通常出现在空间有限的公共场所,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具有临时性。因此公示语的语言必须简洁明了,以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信息。在翻译时,应使用简单直接的句式,通俗规范的语言。
  2.3遵循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
  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任何歧意、误解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公示语都是多年实际使用形成的规范和标准表达,其翻译已有特定的文本形式,其表达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不宜改动。应该按英语的习惯表达来翻译,千万不能字从句比地根据中文字面意义逐词死译。有一个典型例子,“油漆未干!”习惯译作“Wet Paint!”。再例如:双向行使(Two Way)、小心玻璃(Glass)、旅游者服务中心(Visitor Center)、外币兑换(Foreign Exchange)、免税店(Duty Free Shop)等。在翻译公示语时,我们应该尽量套用译语中现有的习惯说法,用译入语读者能接受的惯用表达法来传达原文信息,使读者不至于产生太多的语言陌生感。翻译时尽量采取“拿来主义”,在英语中找到有着相同意义和功能的公示语,直接引用外国的公示语。如:英国的死胡同口上贴着“No Thoroughfare”,美国街上贴着“Not A Through Street”,翻译成汉语就是“此路不通”,同样,把“此路不通”译成英语既可以用英国的说法也可以用美国的说法,虽然有些许的差异,但符合源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也不妨大碍。
  2.4实行言外之意对等。
  在实用翻译中译者所需处理的就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含义,语用含义不是提示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有些话语被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其语用含义比词语本身具备的意义更重要。一些指令性禁止类公示语一般使用含否定意义的词汇,如“禁止、不许、勿、莫”等。但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传达信息的角度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翻译时不能只用英文的“No,Do not,Forbidden”几个词语对应或逐字对译,而是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做到等效,也就是通过语用策略提高人们的可接受度和收“言后之果”,达到内容、语用、文化等方面的等同效果。禁止类公示语汉译英的反说正译(Negation)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请勿接近(Keep Out)、禁止穿鞋(Shoes 0ff)、请勿触摸(Hands 0ff)、游客止步(Staffs Only)、禁止通行(Street Closed)、请勿倒置(Keep Top Side Up)、请勿将头伸出窗外(Keep head inside vehicle)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3.结语
  翻译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方面要求从事外宣工作的人们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文化素质,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慎重对待每一句话,决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中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是不容忽视的翻译原则。这就更要求翻译工作者平时要多注意积累,有机会出国时不妨将所见、所听都记录下来,有需要时拿来就可以了。而且,对那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特殊公示语,如果不是非译不可,可以采取不译。公示语的翻译是一项庞大而琐碎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彻底解决非易事,需要译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21-26.
  [2]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4,(1):38-40,64.
  [3]杨丽波,夏望秋.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3-94.
  [4]曾丽苏.略论指令性“禁止类”公示语及其语用翻译策略[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88-92.
  [5]倪传斌,刘治.标记语的英译原则和实例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1998,(2):18-20.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思想感情,开拓视野,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这既是教师展示自我,也是学生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双向过程,这一双向过程教师发挥着重要
高中数学作为国家义务教育的主要课程,它对高中阶段所占据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教育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锻炼,尤其是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增加素质拓展训练能够使体育教学系统
对于地理学科来讲,其中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与地图密不可分的.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地理识图能力的科学培养,既有助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在指导其绘图、分析与
老师利用投影仪器,借助自习和中午练字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写,写同样的字,老师先解说字的结构、起笔位置和笔画行走特点,老师先写一个,而后和学生一起说着笔画顺序再写一个,接
家校共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协同育人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两者在合作交流中达到一致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