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

来源 :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与病史摘要rn死者,男,46岁,患有泌尿结石10余年(双侧),某年10月5日因“右侧腰部不适10余年、腰痛6 d”再次入院治疗.入院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急性加重、肾性骨营养不良、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酸盐血症、左肾萎缩、右输尿管结石、肾盂及输尿管积水、糖尿病.10月15日,行术前肾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10月16日,在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尿道右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后患者右侧腰部疼痛难忍,给予抗感染、扩容、止痛治疗,监测示血压偏低,留置导尿管通畅,尿液呈淡血色.10月17日,患者右侧腰部疼痛减轻,血压、脉搏稳定,尿液呈淡红色.继续抗感染、补血及对症治疗.10月19日18:00,突发右侧腰腹部间断性绞痛,急查全腹CT,显示右肾周血肿稍有增加,右肾正常形态消失,呈高低混杂密度影,右肾周模糊,见大量渗出性改变,肾周筋膜完整.血常规血红蛋白89 g/L,给予扩容、止痛治疗.10月20日该男06:34出现抽搐,下颌式呼吸,血压7.5/4.8 kPa(56/36 mmHg),心率90次/min,予扩容、升压治疗.随后呼吸、心脏停搏,临床死亡.
其他文献
潜水过程发生死亡的死亡原因调查是法医病理鉴定的内容之一.本文查阅了国外相关文献,总结鉴定潜水过程死亡原因所使用的技术及方法,如事故重建、潜水监控数据、死后CT检查及尸体体内气体分析(位置和数量)等,为此类案件法医学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rn王某,女,32岁,某年6月13日因“停经43 d,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就诊甲医院.行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β-HCG)测定及彩色超声检查后诊断为“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予氨甲蝶呤注射终止妊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欠佳、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予服用叶酸治疗.症状体征加重,且出现颜面红肿、口腔溃疡、皮肤红斑、畏寒发热,血象检查明显异常.转上级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于7月10日死亡
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呈严格的父系遗传,故在同一个父系家族中,其男性个体拥有完全相同的Y染色体单倍型(除突变外).由于父系遗传的特性,在一些特定案例中,如与男性有关的性犯罪、家系排查及父系亲缘关系鉴定实践中,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Y-STR)遗传标记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Y-STR重组率低、对遗传漂变敏感,其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可为法医遗传学研究提供特有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并可用于家族起源、人类进化、迁徙等群体遗传学研究[1-3].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rn丁某,女,28岁,行走时被一侧翻车辆撞倒后昏迷.入医院急诊科,查体: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为3分,脉搏消失,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脑脊液耳漏.颈椎外固定后行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15 min后,体温36.7℃,心率130次/min,血压12.7/6.7 kPa(95/50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7%.入院后3 h再次出现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头颅CT示:脑干周围高密度影(图1A),枕骨大孔前缘至右侧乳突骨
药物中毒在医疗机构的接诊率较高且其后果较为严重,其流行病学特点也直接影响国家法律政策的变更以及地方管理政策的施行.我国对涉药非正常死亡案例的统计一般来源于司法鉴定中心和医疗单位,但由于工作内容及专业的限制导致信息管理形式存在差异,鉴定人员很难针对涉药案例进行专业的系统性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毒物控制中心的年度报告,并结合我国药物暴露特点,重点分析催眠镇静药、阿片类镇痛药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在中毒死亡案例中的暴露模式.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rn某女婴,2019年10月9日出生(其母为孕3产1孕40+4周),诊断为“母体梅毒感染新生儿”.10月10日梅毒检验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滴度1:8)呈阳性.11月13日14:00左右,女婴吃奶后在床上睡觉.约16:00时,家属发现女婴没有力气,面色发青,送医院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rn某男,43岁,2009年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行血液透析及口服药物治疗.2015年5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不久即出现排斥反应,血清肌酐超过300μmol/L(正常参考值62~106μmol/L).经多次复诊并调整抗排异治疗方案,效果欠佳,血清肌酐进行性上升,并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夜间胸痛伴憋气,恶心,呕吐,饮食差,睡眠差,小便量少.2018年3月14日—4月2日于某医院行常规检查示:血尿素氮由58.0 mmol/L逐渐上升至99.3 mmol/L(正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rn刘某,女,11岁,双下肢不等长.8岁时因右腿摔伤于甲医院住院2次治疗,其家属认为甲医院存在过错诊疗行为并导致刘某遗留双下肢不等长的损害后果,故诉至当地人民法院要求赔偿.
1 案 例rn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rn康某,男,34岁,某年5月27日,因“呕吐9 h,呼之不应1 h”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昨日22:00余拳击训练后回家,23:00左右出现头痛不适,伴有呕吐数次,非喷射性呕吐,有浅咖啡色液体,未就诊.次日07:00家人发现康某呼之不应,伴二便失禁,即刻“120”送医院,急查头颅CT示大量脑出血.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同年5月11日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体:血压16.0/9.5 kPa(120/71 mmHg).神志昏迷,压眶反射消失,
1 案 例rn1.1 病史摘录rn牛某,女,29岁,某年12月25日13:00许,不明原因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继而出现疲乏无力、发热、尿量减少、四肢肌力下降、右前臂瘀斑等临床表现.12月26日08:50入住某院,查体:脉搏11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0/8.0 kPa(90/60 mmHg),全身皮肤干燥,脱水貌,口唇、颜面略苍白,全腹轻压痛.既往有乙型肝炎、右肾慢性肾盂肾炎病史.入院当日至12月31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均呈进行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