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需要关注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规律特点,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 灵活参照《指南》目标,提高教师环境育人的意识
《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清晰提出了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建议。这些目标是指导性的参照,犹如名为“发展指南”而不是“发展标准”一样,切不可将其作为“标尺”,而应以灵活的方式加以分析与运用。对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正确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方面的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这样才能使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如“倾听与表达”方面的第一个目标是“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示范,听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表现出很认真,这样才能要求孩子以同样的态度去听别人讲话。关注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每天和孩子们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喜欢的玩具”“我会做什么”“长大了想干什么”等培养幼儿倾听、表达的兴趣、习惯与能力。
二、 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语言学习氛围,提供语言发展的机会
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精心设计语言交流的情境,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交流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故事活动“快乐的我”中,教师首先出示“快乐”字卡,引出谈话内容,“这是什么?什么事情让你很快乐呢?”接着分段欣赏,让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小青蛙、小狗、小树叶的快乐是什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小鸟、小青蛙、小狗很快乐呢?它们的快乐是什么?然后幼儿两个两个说悄悄话,用“我给____,我很快乐!”的句式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快乐。幼儿分组以“快乐传递”的形式说说自己帮助别人做什么而感到快乐,共同分享快乐,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快乐。最后设置情境,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感受别人的快乐,并交流采访结果。活动以“快乐”为主线,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大方得体地和同伴、成人进行交流,懂得礼貌待人。
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阅读和书写。阅读可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在文字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书写可锻炼孩子手眼协调、注意、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快智力的成熟。可见,幼儿“阅读与书写准备”能力的发展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读物,创设无所不在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轻松愉悦的阅读,从而锻炼幼儿在阅读中思考、体会、想象、创造的能力。如湖南省邵阳是蓓蕾幼儿园结合近段开展的课题《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全园整体布局突出课题内容:图文并茂的成语小故事——一言九鼎、孟母三迁、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礼仪规范儿歌——上下楼梯、见人问声好、洗手、自己来、我会刷牙……;三字经、弟子规等吊饰悬挂在走廊上方;区域角创设的乐乐书屋、阅读区提供了许多富有童趣的《幼儿画刊》《智力世界》《娃娃画报》等优秀的少儿报刊和儿童故事图画书、儿童诗歌图画书、儿童科学知识图画书……班级主题墙上——礼仪小明星、经典诵读、礼仪风景处……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与“它们”对话,潜移默化中纠正了自身的不良行为,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育活动
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靠集体活动、学习区语言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等多种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师要重视集体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创造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情景表演法、游戏法、示范法等,激发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兴趣,让幼儿带着轻松愉快的心境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大班阅读活动:黄雨伞,教师首先请幼儿一起看封面,说说看到了什么?感觉这本书会讲关于谁的故事。于是分别播放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引导幼儿阅读第一、二页,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接着,幼儿自由阅读,分享交流: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发现;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孩子们在交流中随音乐自由表现。最后,在整体阅读后,一起讨论: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整个活动,教师充分挖掘了绘本《黄雨伞》的审美元素,通过积极阅读、仔细观察,感受画面和音乐所呈现的优美意境,激发了幼儿主动阅读理解、审美感知与创造性表达。阅读中,运用了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幼儿集体阅读扉页及前两页、幼儿自由阅读、整体阅读、重点感受绘本的特别之处等,一方面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表达,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区域角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语言,是他们非常乐意参加的。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获得学习的快乐。如在大班幼儿熟悉了故事《六个矮儿子》后,在活动区准备一些角色头饰,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幼儿一边听故事录音,一边用角色对应的头饰表演节目。游戏中幼儿大胆地运用角色语言及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懂得了长大后要靠自己的智慧和本领自食其力。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蕴涵着丰富的语言教育契机,教师要加以利用,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以日常语言专题的形式围绕某个话题和幼儿一起交谈,如“我的好朋友”“今天你玩了些什么”“如果你能飞,你想飞到什么地方”等,谈论话题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可不断加深、拓展。比如,谈论当天的天气。小班可让幼儿说说当天的天气是怎样的?(晴天、雨天、阴天、多云)中班说说天气怎么样、用什么符号表示?大班进一步加深,你知道天气是如何区分吗?餐前饭后等生活环节,和幼儿玩一些手指游戏,如“五门开开”“手指兄弟”“鳄鱼来了”“传话游戏”“手指变变”,等等。将语言教育自然融入一日生活中,能极大地促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
创设和利用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利途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指南》,将《指南》精神内化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适时、适宜地开展语言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
一、 灵活参照《指南》目标,提高教师环境育人的意识
《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清晰提出了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建议。这些目标是指导性的参照,犹如名为“发展指南”而不是“发展标准”一样,切不可将其作为“标尺”,而应以灵活的方式加以分析与运用。对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正确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方面的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这样才能使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如“倾听与表达”方面的第一个目标是“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示范,听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表现出很认真,这样才能要求孩子以同样的态度去听别人讲话。关注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每天和孩子们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喜欢的玩具”“我会做什么”“长大了想干什么”等培养幼儿倾听、表达的兴趣、习惯与能力。
二、 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语言学习氛围,提供语言发展的机会
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精心设计语言交流的情境,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交流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故事活动“快乐的我”中,教师首先出示“快乐”字卡,引出谈话内容,“这是什么?什么事情让你很快乐呢?”接着分段欣赏,让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小青蛙、小狗、小树叶的快乐是什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小鸟、小青蛙、小狗很快乐呢?它们的快乐是什么?然后幼儿两个两个说悄悄话,用“我给____,我很快乐!”的句式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快乐。幼儿分组以“快乐传递”的形式说说自己帮助别人做什么而感到快乐,共同分享快乐,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快乐。最后设置情境,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感受别人的快乐,并交流采访结果。活动以“快乐”为主线,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同伴间互帮互助的快乐,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大方得体地和同伴、成人进行交流,懂得礼貌待人。
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阅读和书写。阅读可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在文字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书写可锻炼孩子手眼协调、注意、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快智力的成熟。可见,幼儿“阅读与书写准备”能力的发展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读物,创设无所不在的阅读环境,引导他们轻松愉悦的阅读,从而锻炼幼儿在阅读中思考、体会、想象、创造的能力。如湖南省邵阳是蓓蕾幼儿园结合近段开展的课题《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全园整体布局突出课题内容:图文并茂的成语小故事——一言九鼎、孟母三迁、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礼仪规范儿歌——上下楼梯、见人问声好、洗手、自己来、我会刷牙……;三字经、弟子规等吊饰悬挂在走廊上方;区域角创设的乐乐书屋、阅读区提供了许多富有童趣的《幼儿画刊》《智力世界》《娃娃画报》等优秀的少儿报刊和儿童故事图画书、儿童诗歌图画书、儿童科学知识图画书……班级主题墙上——礼仪小明星、经典诵读、礼仪风景处……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与“它们”对话,潜移默化中纠正了自身的不良行为,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育活动
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靠集体活动、学习区语言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等多种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师要重视集体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创造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情景表演法、游戏法、示范法等,激发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兴趣,让幼儿带着轻松愉快的心境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大班阅读活动:黄雨伞,教师首先请幼儿一起看封面,说说看到了什么?感觉这本书会讲关于谁的故事。于是分别播放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引导幼儿阅读第一、二页,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接着,幼儿自由阅读,分享交流: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有什么发现;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孩子们在交流中随音乐自由表现。最后,在整体阅读后,一起讨论: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整个活动,教师充分挖掘了绘本《黄雨伞》的审美元素,通过积极阅读、仔细观察,感受画面和音乐所呈现的优美意境,激发了幼儿主动阅读理解、审美感知与创造性表达。阅读中,运用了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幼儿集体阅读扉页及前两页、幼儿自由阅读、整体阅读、重点感受绘本的特别之处等,一方面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表达,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区域角中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语言,是他们非常乐意参加的。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获得学习的快乐。如在大班幼儿熟悉了故事《六个矮儿子》后,在活动区准备一些角色头饰,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幼儿一边听故事录音,一边用角色对应的头饰表演节目。游戏中幼儿大胆地运用角色语言及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懂得了长大后要靠自己的智慧和本领自食其力。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蕴涵着丰富的语言教育契机,教师要加以利用,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以日常语言专题的形式围绕某个话题和幼儿一起交谈,如“我的好朋友”“今天你玩了些什么”“如果你能飞,你想飞到什么地方”等,谈论话题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可不断加深、拓展。比如,谈论当天的天气。小班可让幼儿说说当天的天气是怎样的?(晴天、雨天、阴天、多云)中班说说天气怎么样、用什么符号表示?大班进一步加深,你知道天气是如何区分吗?餐前饭后等生活环节,和幼儿玩一些手指游戏,如“五门开开”“手指兄弟”“鳄鱼来了”“传话游戏”“手指变变”,等等。将语言教育自然融入一日生活中,能极大地促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
创设和利用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利途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指南》,将《指南》精神内化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适时、适宜地开展语言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