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和惩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表扬奖励是对子女优良的品行以及长处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通过表扬奖励,激发子女的荣誉感和上进心。批评惩罚是对子女不良品行以否定评价。通过家长警示、批评与惩罚,促使子女不良品行的目的。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本人就此略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奖与惩的适用范围
奖惩不能随意使用,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優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如孩子平时很胆小,当他第一次敢在客人面前讲话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以鼓励他的勇敢行为,克服胆小怕生的弱点。赞扬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使用不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
二、奖惩要有理有据
奖惩要有理有据。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奖惩随意性很大,今天高兴了,就奖励一番;明天不痛快,就批评孩子一顿,这种毫无标准可依的奖惩是无效的。奖惩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家长在实施奖惩时,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奖惩的,哪些是不该奖惩的,才能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家长批评孩子应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允许孩子陈述分辩白,在没把真相搞清之前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讲清楚道理,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批评他,他的错误有什么危害,错误的严重程度如何等等。批评时如果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三、奖惩的使用比例宜为“罚一奖三”
我们在家里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如果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那么,你的表扬或许已不太真诚或者就有点夸大其词的成分;如果低于这一比例,那么,你就可能是过于挑剔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称赞比责骂的功效大。但是过多过度的赞扬会使孩子形成盲目骄傲自大的人格品质。过度的奖励还会减弱活动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同时还会泯灭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父母对孩子奖惩方式使用上分配比例要依“3:1”的原则,要以鼓励为主,三分奖励、一分惩罚。
四、禁施体罚
在家庭教育中惩罚固然重要,但家长们不能对孩子实施体罚,打骂孩子,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心里会藏有怨恨。因为教育的不当,新闻报道里也有孩子杀死亲生母亲的例子。因此,惩罚必须要慎用,不可挖苦讽刺孩子,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绝不要实施体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进行奖励和惩罚,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每位家长应研究孩子的表现情况和心理状态。应该坚持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这样才能把孩子自身的积极性,促使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取得进步。但无论是表扬奖励还是批评惩罚,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会产生负面的、与家长预期相反的效果。
一、明确奖与惩的适用范围
奖惩不能随意使用,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優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如孩子平时很胆小,当他第一次敢在客人面前讲话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以鼓励他的勇敢行为,克服胆小怕生的弱点。赞扬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使用不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
二、奖惩要有理有据
奖惩要有理有据。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奖惩随意性很大,今天高兴了,就奖励一番;明天不痛快,就批评孩子一顿,这种毫无标准可依的奖惩是无效的。奖惩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家长在实施奖惩时,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奖惩的,哪些是不该奖惩的,才能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家长批评孩子应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允许孩子陈述分辩白,在没把真相搞清之前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讲清楚道理,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批评他,他的错误有什么危害,错误的严重程度如何等等。批评时如果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三、奖惩的使用比例宜为“罚一奖三”
我们在家里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如果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那么,你的表扬或许已不太真诚或者就有点夸大其词的成分;如果低于这一比例,那么,你就可能是过于挑剔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称赞比责骂的功效大。但是过多过度的赞扬会使孩子形成盲目骄傲自大的人格品质。过度的奖励还会减弱活动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同时还会泯灭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父母对孩子奖惩方式使用上分配比例要依“3:1”的原则,要以鼓励为主,三分奖励、一分惩罚。
四、禁施体罚
在家庭教育中惩罚固然重要,但家长们不能对孩子实施体罚,打骂孩子,使孩子一时表面服从,心里会藏有怨恨。因为教育的不当,新闻报道里也有孩子杀死亲生母亲的例子。因此,惩罚必须要慎用,不可挖苦讽刺孩子,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绝不要实施体罚。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进行奖励和惩罚,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每位家长应研究孩子的表现情况和心理状态。应该坚持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这样才能把孩子自身的积极性,促使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取得进步。但无论是表扬奖励还是批评惩罚,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会产生负面的、与家长预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