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煤仓下口结构设计改进

来源 :煤炭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延长煤仓使用寿命,减少停产检修时间,通过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参考煤仓中煤流研究成果,对煤仓下口的仓壁结构和收口位置进行了设计改进,既提高了其仓壁的抗冲击性能,也解决了因煤仓下口被击穿而影响装载硐室中设备人员安全的问题.同时,为保证煤仓空气炮正常使用,根据仓内煤流流动特性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煤仓空气炮的布置方式和保护方式进行了设计改进,防止其出口被冲击破坏.通过不断改进完成了若干煤仓设计,经多年使用证实,改进后的煤仓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维修周期延长,对煤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换热器是矿井回风余热回收系统的核心装置,换热器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矿井回风余热的利用效率.文章依托万福矿井回风余热回收系统换热器的选取工作,采用三维离散相气液两相流模型对喷淋式换热器内风流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进行模拟,并基于二维双精度标准k-ε湍流模型分析了热管式换热器内风流速度、 压力及温度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喷淋式和热管式回风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阻力大小.结果表明,喷淋式换热器对回风产生的阻力较小,而热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通过经济性分析可知应用热管式换热器的年均投入仅为喷淋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二.
对鄂尔多斯市某热力公司热力站设备进行测评,给出测评指标与测评方法。根据测评结果,从设备、运行管理、二级管网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通过整改,可提高热力公司对热网的平衡能力,降低热耗、电耗、水耗。
以单级压缩回热循环的低温冷柜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R290/R170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制冷剂质量流量为4.52 kg/h,机组额定制冷量为100 W。采用Aspen Plus V10软件建立系统仿真流程,在冷凝温度为30℃下设置蒸发温度为-65℃,分析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4种质量比例(4∶6、5∶5、6∶4、7∶3)下系统运行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的选取,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制冷量、COP、节流闪蒸率的变化规律,确定较优运行质量比例。结果表明:系统在高冷凝温度下运行,选取R290/R170非共沸混合制冷剂露点、泡
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任免案,免去徐冠华的科技部部长职务,任命万钢为科技部部长。  万钢是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以党外人士身份出掌科技部,意义自然非同一般。它标志着新时期党外人士从政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特殊身份所代表的政治含义以外,就万钢个人经历而言,也是精彩纷呈:海归学者、汽车领域专家、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    科技精英    万钢1952年生于上海,跟同时代的青年一样,不
期刊
全球经济化发展极大程度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我国的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综合性人才的重任,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不仅要重视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要确保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理论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而在不断的进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思想和模式正在不断的完善,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合到社会的发展大环境当中,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该书以创新创业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我国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某市区域A中压管网因用户6用气量突然增大,发生用户1压力骤降现象。为了定量分析压力骤降原因,研究管网的承受能力,采用CAENAE-G仿真计算软件,对该市多气源环网用户1压力骤降的工况进行了还原,仿真校核误差可控制在0.006 MPa,表明该仿真模型可对多气源环网进行高精度仿真分析。基于该异常情况进行了多种预设工况的分析,通过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管网最大供气能力并与高峰小时负荷需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市区域A存在供气不足的风险。设定用户6用气负荷从1840 m3/h降至1400 m
提出锯齿形双层玻璃幕墙,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研究西安地区供冷期分别采用锯齿形双层玻璃幕墙、平面双层玻璃幕墙、单层幕墙的房间的速度、温度分布,分析双层玻璃幕墙风口高度、进风口空气流速对内幕墙温度(为内幕墙内表面平均温度)、室内得热量(为通过单位面积幕墙进入室内的热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间,截面平均空气温度随房间高度的增高而增大。距地面2 m高度内,锯齿形双层玻璃幕墙房间的截面平均空气温度基本没有变化,平面双层玻璃幕墙房间变化比较小,单层幕墙房间变化最大。截面空气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锯齿形双
按操作程序、技术相关、管理相关等3种主要功能,对现行国内外泄漏检测相关标准进行总结分类。综述各种泄漏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点、局限性,分析城镇燃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露天矿的开采程序能否进行优化直接影响着矿山开采的总体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安家岭露天矿过芦子沟背斜开采程序问题,通过对安家岭矿地质条件、 生产现状及排土空间等的分析计算,提出了“现采区工作线直推”、“直推+北部超前”和“L型扇形转向”三种技术可行的开采方案;在对上述方案中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TOP SIS法相结合,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选取的九个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再运用TOP SIS综合评价法对三个方案进行排序计算,最终确定“直推+北部超前”为最优开采方案.
针对综采工作面煤层内含有不稳定分布、 呈现致密坚硬特性的不同厚度的夹矸层,煤层夹矸截割性不良,污染煤质的情况,通过夹矸力学实验分析了夹矸岩石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使用CO2水溶液对夹矸进行预裂更能明显地降低矸石强度.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压裂影响范围与钻孔的直径成正比,并提出小压力、 大流量的合理预裂措施.最后,基于实验及模拟结果,针对不同矸石类型,进一步提出大面积坚硬夹矸分类预裂方法,并在现场生产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研究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煤层高效开采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