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品德的重点课程,作为在学校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世界观念、价值观念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得知,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是整个小学时期极为重要的一门教学课程。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现状,从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不足、缺少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模式、缺少完善课程安排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现状;对策
  一、 前言
  在小学时期,教师一直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为主要目标,德是前提条件,因此可以得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当中德育是极为重要的。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培养小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当下,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由思想与生活和思想与社会两部分组成,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体现于道德、思想及政治素养三个方面。所以,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世界观念、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为学生后续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奠定教育基础。
  二、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现状
  新课程改革标准颁布以来,国家各教育机构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十分关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起到高度重视,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短缺,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 教师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广,教师逐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思想品德学科仍然是学校中不受重点关注的课程。大部分学校只是重视宣传,在面对学生时的德育教學内容极少,过于重视形式而轻视实质内容。许多教师为了岗位和职称,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学生家长也知识关注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要学科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二) 缺少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模式
  针对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应该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的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自身特性。针对学生性格发展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顺利地成长。但目前普遍小学思想品德学科都采取统一化教学,其课程教学模式也是灌输式的,要求学生对理论教学知识点死记硬背,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偏离了教学基本思想,也偏离了思想品德学科的本质。
  (三) 缺少完善课程安排
  根据国家教育机构的相关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应在一周安排三节,但许多学生都没有遵循相关规定执行,部分学校一周两节思想品德课程,部分学生一周一节课程,即使是一周仅有的一两节课时的思想品德学科也不能确保正常教学,在考试临近的时候,经常会被主学科占据,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能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极为有限,因此无法确保学生正常开展德育教育培养。
  三、 解决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问题的对策
  目前,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问题可以算得上是根深蒂固的,想要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则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携手,为学生构建出不一样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一)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应重新认识学生教育的重点,从以往只重视学生考试到关注学生德育素质培养。在转变观念的过程当中,因为家长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家庭的观念转变是极为重要的。另外,家长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有所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的,拥有良好的品德也是人类的一大闪光点。学校方面也应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起到高度重视,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全方面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二) 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深度发掘课程教材内容
  不同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各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针对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应改变以往的统一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提点开展教学,在课程开始前认真备课,以遵循新课程改革标准为基础,积极研讨新型教学模式,针对各年龄段的学生设计出符合该年纪心理特征的教学活动,使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成生动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三) 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机构规定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时间
  每个小学院校的高层领导及教师都应认真阅读教育机构颁布的关于小学生课程安排标准文件。学校在学期初期安排课程教学时间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机构的相关要求执行,不得另行安排或甚至不安排相应的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其他学科授课教师不得以考试为理由占据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课时,一经发现违规等行为,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及通报批评。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关系着学生未来思想素养的发展,因此,提升对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视是极为重要的,不仅需要小学院校对思想品德学科起到重视,还需要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希望能够在学生家长和小学院校的携手努力下,为小学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打造全新面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世坤,李海娜.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以冀教版图书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6(12):53-55.
  [2]滕燕.“玩”中学习 趣味无穷——浅议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14):31.
  [3]沈夫.扣紧“三环”落实“五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结构浅议[J].江西教育,1995(12):27.
  作者简介:
  白桂香,甘肃省兰州市,兰州高新区连搭学区。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加上在职业学校基础课相对于专业课不是太受重视,导致学生对于基础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英语课最让学生感到头疼和厌烦。所以中职英语课堂往往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从学生学习兴趣点出发是最好的突破口。本文将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查找学生对英语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并研究影响课堂活力的因素等
摘 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英语非常陌生,平日生活中又很少接触,没有学习氛围和环境,所以在学习英语上存在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精力不集中,分心,学习效果不理想,接受非常有限。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小学生的情感问题。  关键词:兴趣激发;迁移调控;情感互动  一、 引言  情感因素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处理好情感问题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主动去学习
摘 要:我们知道,精彩的课堂导入对一节课的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导入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它是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的得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还极大地活跃了課堂教学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入;教学;主题;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
摘 要:在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游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挖掘学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避免出现无效的课内游戏,本文以实用性和灵活性为基础,在适当的情境下,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个体性格进行活动设计,以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级阶段;游戏教学;实用性;灵活性;高效课堂  一、 游戏设计原则  (一) 学生主体原则  游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每个学
摘 要:标识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让公众能快速了解各类服务信息并做出相应行动。但是实际生活中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汉语标识语英译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探讨、分析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修正办法。  关键词:标识语;汉语;英译  一、 引言  标识语,又名公示语,它覆盖范围很广,只要是在公共场合张贴或印刷的,用来提供宣传和服务语言的标牌或标语都属于标识语。标识语是说服
摘 要:本文借助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人权白皮书的中英文本为语料,分析白皮书英译文的词汇特征,并和美国发布的报道中国人权白皮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白皮书英译本与美国发布的白皮书功能相等,词汇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白皮书英译本遣词是否符合英语母语者语言习惯。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中国人权白皮书英译本;美国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词汇特征  一、 使用的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就教育事业而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也为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平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就以慕课为导向的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慕课;向导;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移动教学方式也被不断地应用
摘 要:由于英汉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难度加大。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都忽视了语言文化的讲解,学生在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英语翻译,难以翻译出最佳的效果,甚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错误。基于这一现状,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英汉文化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 引言  每一种语言都是当地文化和社会的产物,由于语言文化之间存